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教学的课堂引领策略
2009-07-02陈灵芝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是对教育过程生成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教育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示了课堂的真实性。
一.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策略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实现了由教育本位向学习本位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他们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流变的状态之中。他们实现着来自教师、学生、教材等多渠道的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与此相适应,应用教材与资源的策略也应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其策略有:
1.关注学生 遴选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性等情况有明确的评估,使课程资源有更大的效益。这里的学生不仅是指有共同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的学生,而是知识背景、生活背景、个性特征各不相同的学生。不仅要考虑他们已学过的内容,还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根据语文学科和学生的特征,对资源进行梳理归类与整合。
以《丑小鸭》为例:2005年,“韩流”成为屈指可数的文化现象。学生中有不少“哈韩”族,我就在课堂开篇先说大长今、银珠、智恩这些学生喜欢的韩剧人物形象。这种“丑小鸭情节”, 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对它尤其青睐,很容易将丑小鸭与灰姑娘归为同类,稍加拓展讨论,就能明确前者具有更深刻的启迪励志意义。这样的选择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是帮助学生建构起一套联系生活理解艺术、利用艺术反观人生的思维体系。
2.多元解读 生成资源
新课标明确提出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文本为例子,利用文本后的阅读研讨题、学生质疑题和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开放性、可以促进多元解读的问题,激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生成更多的文本资源和学生信息资源。
以《伟大的悲剧》为例,教学本文,先让学生通览全文,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小组自主质疑。学生的质疑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捕捉住多元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生命力也就愈加旺盛。
3.穿插引进 巧用资源
所谓穿插引进,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或靠近教学主线,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有机地切入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穿插引进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运筹的高手。他能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输入大量的信息。他的学生,正是在这种多方位的穿插引进之中,透国课本,看到了更深刻更广阔的世界。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我在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思想世界后,插入这样一段话:“张岱的确是一位痴人,中国历史上还有无数这样的痴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陶渊明的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李白的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轼的痴。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寄寓的是政治失意,那张岱的痴则有着失国之痛,同时还表现为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雅情雅趣与天人合一。痴得可爱,痴得洒脱!”这段话深化了课堂,引领学生在更深远的时空之上进行思索,这也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二.教学氛围的导引调控策略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自主、民主,要改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质疑、互动、参与,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限度得到的张扬。由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语文教学更具生机。
1.运用艺术的语言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真正的能够动听清晰的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就要用生动形象丰富的语言,真正地深入挖掘每一堂课的内在魅力,再将这种魅力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感染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自觉的进入自己的角色,不知不觉与老师教材融为一体。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之火,溅起了学生的心灵港湾的思维之波。
以《春》为例,我是这样开头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同学们还记得吗?”这段开场白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自然的将学习的课文有机的联系起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为下面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建设平等的环境
在课堂中平等对话即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或对对话课堂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语文课要怎么上,怎样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这就要和学生多商量。教师应该从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用彼此的信任打破师生间的壁垒,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对话意识,课堂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
以《荷塘月色》为例:上课之前,我征求学生的意见时,有学生说:《荷塘月色》总的来说是作者借宁静的夜景来抒发他不宁静的心境,这说明他的痛苦、郁闷是何等的深沉。但我们在预习中,看到有些教参说这篇文章透露了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可我们总是读不出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带着这个从学生中生成的难点,我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鉴赏荷塘内部的月色以及相关的写独处感受的文章。仔细玩味作者对那素淡朦胧美景的描写,反复体验作者抒写内心独白的文字,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切身感受到了安逸的景色,带给作者难得的片刻的逍遥和淡淡的喜悦。
3.引导问题的深入
我们的学生可能对所学的内容没有深入的理解,有时学生感悟、讨论、交流会流于浅表,失于粗疏。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是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引导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参与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教学内容的交流讨论中来。但是,教师的发言,要更具有启发性、深刻性、独创性,这样,才能实现调控课堂,引向深入。
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找出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在学生发言之时,我觉察到学生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的面对。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逃避,我们可以选择脆弱,我们可以选择镇定,我们可以选择坚强。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请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由此被引向更高的境界,更加理性的看待成长。
三.教学契机捕捉生成策略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契机无处不在,而又稍纵即逝。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的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判断、回应、选择、引导,进而发掘蕴涵在其中的教学生长点,不失时机的为教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创造课堂中的风景。
1.捕捉学生的发言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讲、老师听”的单项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以在《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在课堂讨论中,有学生说,作者写烈日和暴雨是为了烘托祥子的苦难生活。别的学生对此也没有异议。这时,我捕捉了其中有价值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写烈日和暴雨才能反应祥子的苦难生活呢?把祥子放在春天或者秋天行吗?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也由此掀起,学生的思维也由此走向更高的层次。
2.捕捉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就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学生因为他的知识经验的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偏差。动态生成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我纠错。这一重新审视,发现错误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深入。
以《信客》为例:用“穷愁潦倒”来形容老信客的生活时,就有学生指出:穷愁潦倒是形容新信客当信客以前的生活,不是指老信客的生活。显然,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清楚了“穷愁潦倒”这个词的意义。但是在转换情境之后,却出现了认识偏差,这表明学生对文章内容认识比较片面。我抓住这个契机,请学生说说能否用这个词来形容老信客的生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文章的理解,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产生了争论。结果,学生们不仅对信客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进一步弄清了这个词的使用情况,课堂达成了目标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3.捕捉学生的问题
构建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就要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批判等多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这段距离。当学生意识到这段距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语文课堂就会出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这就需要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善待学生的提问,从中发现教学深入的契机,从而推动新知识的生成。
以《小石潭记》为例:在翻译完全文后,我问:这一篇课文,你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好在哪里?这时,有一同学问:“平时我们都说是一条鱼或一尾鱼,这里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头的用法好象欠妥。”我抓住学生的这一问,继续追问:“这里是否属于量词物用呢?”马上有学生说:“头本是形容猪、牛等较大的动物,用在这里,可见这里的鱼很大。”我又启发说:“这里的鱼在哪里游?”马上又有学生说:“用头其实突出了潭的小。”在这个片段中,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陈灵芝,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