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与写作并轨
2009-07-02魏晓斌吴学笃
魏晓斌 吴学笃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部分,而这两部分是紧密相联,互为映照。但在教学实践上,我们总是无意识地把阅读与写作分割开来教学,这是严重错误和不科学的。
阅读和写作,从来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从信息论上说,读是接受信息,写是发出信息。读是写的基础和先导,写是读的动力和深化。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笔生花,多写读入里。”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实行“阅读写作并轨”,以收一箭双雕之效。
陆机在《文赋》开篇就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只有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吸收其语言精华,模仿其体式布局,博览广贮,才能厚积薄发。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的积累上,首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包括这些词语的精确含义、细微差别、感情色彩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等;其次应掌握作品中体现的一些修辞技巧,包括选词炼字,语句的组合构成,句式的选择搭配,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免为“无米之炊”。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或资料卡片,格言警句,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名人轶事,历史掌故,兼收并蓄,一并拿来,为“我”所用。三是通过阅读可以揣摩写作技法,提高构思水平。通过阅读,可以借鉴他人在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诸如抑扬、烘托、反衬、伏笔、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文章表现技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思水平。可见,多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真正把“以读促写”落到实处,决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不断地咀嚼、品味、消化、吸收和运用,将阅读作品中的精华变为“我”的。
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读书笔记、制作资料卡片、写读后感、写文评等,都是促进写作的有效形式。对于那些极富特色的“美文”,教师则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仿写(实际上,仿写是读写之间的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或仿其内容,或仿其语言,或仿其结构,或仿其技法,或仿其语句,或仿其文段,或仿其全篇,不拘一格,务求实效。
写作可以促进阅读,反过来又可以带动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亦可借助写作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就文章写法而言,记叙文的要素、线索、人称、顺序及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等,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的语言等,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般结构形式及论证方法等;就文学角度而言,散文的神韵,诗歌的意境,小说的人物形象,戏剧的矛盾冲突等;所有这一切,在阅读和写作中都是相通的。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已经具备了这些文体写作知识,无疑可以用来指导他们的阅读实践。
阅读与写作教学,当然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但仅仅依靠课堂远远不能适应强化基础、发展能力、提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实行课内课外衔接,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会,在课外更要注意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主要是开展课外读写活动,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列出古今中外优秀书目供学生选读,读书时要建立读书笔记,要写读后感,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列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背诵诗词散文和名言警句,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活动,可以不定期举行背诵比赛;发动学生剪贴、摘抄,把自己认为精彩而又实用的片段或文章抄在本子上,还可以动员全班同学互相转抄;制作阅读分类卡片,经常组织学生交换卡片,定期举行优秀阅读分类卡片评选活动;开办“时文欣赏”或“古诗文欣赏”讲座,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开展课外练笔活动;成立班级日报编委会、散文写作协会、诗歌爱好者协会、班级板报编委会等,大力开展课外写作活动;成立文学社,开展课外写作辅导课,聘请名家名师讲学、谈心,定期编印社刊社报;组织作文竞赛,刊印优秀作文;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广播电台投稿;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等,开展影评、剧评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或班级读书笔记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写活动,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有效解决学生知识单一.见识狭窄、读写兴趣不浓的问题。开展课外读写活动,必须加强引导,精心组织,同时要建立监督制度,力避盲目性、无序性和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课外读写和课堂教学并不是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课外读写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技能;可让学生运用课堂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去实践,去创造。课外阅读写作活动的开展,能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快速高效。
最后要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在教学中与课堂外,我们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使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实践证明,读写结合可操作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魏晓斌,吴学笃,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