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也要有自己的“拳路”

2009-07-02曾昭葵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柔术武林高手咏春拳

曾昭葵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形象地再现了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武术大师。他用硬邦邦的拳头,灵活机动的拳术,多次打败了美、日、韩等国顶尖级的武林高手。

李小龙为中国人扬眉吐气,靠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靠的是过硬的武术本领。他最初学的是咏春拳,为了创新拳术,他主动挑战,积极应战,有时宁可挨打,也要找武林高手较量,从中吸取精华,消化后变成适合自己的“拳路”。他还把自己的“绝招”,毫无保留地传给对手,和日本的空手道、美国的柔术、菲律宾的双截棍等各种武术流派交流切磋。他的一片坦诚之心,换来了百家之长,最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超级水平的截拳道。

李小龙追求自己有个性拳路的故事,启发我们中学生要怎样创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有人说,学习的革命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可见每个人挖掘大脑的潜能是何等重要。每个班都有几十名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攀登科学高峰的“拳路”。例如,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每个人记忆课文、单词、概念和定律的方法,以及理解、推导一些难题的思路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像李小龙那样,经常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把别人的长处“拿来”,经过加工整理,打上自己的思维烙印,学习的“拳路”岂不是又多了一招?

不仅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要创新学法,即使功课拔尖的高才生,也有集思广益的空间。请把爱因斯坦的公式作为座右铭,贴在课桌上并勉励实践之: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那么,新学法的“拳路”,就会在春种秋收中日渐形成,李小龙式的习武方法就会为我所用,到那时,读书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编辑 文 墨)

猜你喜欢

柔术武林高手咏春拳
服了!烧脑的巴西柔术
重庆的巴西柔术迷 格斗也可以玩得“很温柔”
我家的“武林高手”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民生·创业让咏春拳接地气
巴西柔术研究
日本柔术的现代传承与传播
——德国学校日本“柔术”技艺
咏春拳真的是女人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