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蓝色黎明

2009-07-01

个人电脑 2009年6期
关键词:影碟盘片光盘

平淡的市场

时下的光存储市场情况,正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局面下。DVD刻录机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了,产品技术虽然十分成熟,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比前两年慢了许多。蓝光方面,产品降价速度的确很快,目前的蓝光光驱也好,蓝光刻录机也罢,早已不是刚刚上市时的五六千元。想看蓝光电影的话,1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台性能不错的BD-ROM或是BD-ombo。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市面上的BD产品并不多,可选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厂商的产品。而对于BD产品,用户的热情仍然不高。整体给人的感觉是,BD普及总差那么一点点;而DVD刻录机……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尴尬的局面

DVD技术能否坚持到BD这位“接班人”真正普及起来呢?这就要看看那些正在抢夺本应属于光存储应用模式地盘的新威胁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光驱或者说刻录机,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应用模式。首先,当然是播放影片,无论是DVD还是BD,这一点在发展初期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其次,备份数据,DVD刻录毫无疑问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数据备份方式之一;再来,是数据的共享,我们可以把刻录好的光盘送给朋友使用,或是通过光盘与没有电脑的用户共享我们的音乐、照片、视频。还有一些就是日常的基本应用模式了,比如安装操作系统、安装软件等等。

现在,除了日常应用模式,其他领域光存储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就连光盘的启动方式也在被其他新兴的系统安装方式挑战着,比如通过闪存盘安装操作系统。而目前光存储最为主要的一项功能,正在不断被互联网削弱,那就是作为影片,音乐载体的存在价值。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带宽正在迅猛增长。通过互联网来发行音乐,电影已经逐渐成为趋势,苹果的iTunes Store已经抢走了CD的半壁江山。虽然通过互联网发行电影的规模较小,但一些民间网站却一直在通过BT等点对点下载手段“分享”着大量的影片。同时,随之而来的具有USB接口。能够播放多种数字格式影片的影礤机、电视机大行其道,更不要说专门针对下载影片推出的数字播放机了。而且就算这些东西普及范围较小,HTPC的崛起同样会对传统的碟片电影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要知道HTPC可是集下载、插放,乃至高清支持于一体的终极家庭影院解决方案。

至于说数据的备份、共享,光存储面临的是硬盘、闪存盘等大容量存储介质带来的威胁。结合高带宽的互联网和各种方便的外置接口,现在的外置硬盘、网络存储设备的使用已经相当简单了。再加上硬盘是毋庸置疑的容量价格比之王,而且存取性能要远远高于DVD或是BD刻录机,在数据备份领域取代光存储也并非难事,只不过相对而言,光盘的耐用性、安全性要比硬盘更好,在这方面是硬盘暂时无法企及的。

虽说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光存储的现状有些夸张,但总体来看光存储领域目前的发展的确是不容乐观的。

空缺

正如我们在测试部分所提到的,本次专题中的产品数量很少,并且类型又比较多。因此在产品的可比性方面有些不足之处,评奖就显得比较勉强。而且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DVD刻录机已经非常便宜了,所以只要挑选你喜欢的产品购买就好。至于说BD方面,3款来自不同厂商,并且市场定位也完全不同的产品,实在很难说应该选择哪一款作为编辑选择奖。

不过先锋的BDR-S03XLB的确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产品,它拥有目前最好的BD盘片刻录速度,并且在DVD刻录,读取方面的表现也很出众。但是,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能够提供BD影片播放能力的产品,那么SONY的BD-ROM BDU-XIOS显然更经济一些,尤其是对于那些已有DVD刻录机的用户来说更是如此:而ASUS的BC-08BIST则刚好介于二者之间,新的BC-088IST提高了BD碟片的读取速度,并且兼具DVD刻录功能,新装机且希望欣赏BD影片的用户,不妨考虑一下BC-088IST。

只欠东风

毫无疑问,高清影像是推动BD播放设备、存储设备高速发展的绝对主力因素。也许之前由于高清的“生态圈”不够完善,也就是说与BD播放相配套的设备不够普及(比如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保有量),导致了BD-ROM、BD播放机的普及受阻的话。那么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所有的障碍都已经消失了。液晶电视大为普及;BD播放机价格已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层面,绝大多数显示卡均具备硬解码高清视频的能力,并且支持HDMI;家用音响也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但BD设备仍然有点“曲高和寡”的意思。这就有点让人不解了。

回顾一下DVD时代的崛起,来源于影视碟片的大范围普及,DVD刻录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刻录碟片成本的迅速降低。而现在对于DVD的继任者来说,BD在这几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问题。由于碟片成本较高,再加上BD标准的唯一性(第三方厂商难以获得压盘设备),致使BD影碟的价格常年居高不下。虽说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电影公司的利益不被盗版光碟侵害,但过于高昂的价格让很多用户选择了其他方式来欣赏电影。按照目前均价200元一张的BD影碟价格来看,用户完全可以去效果更好的电影院欣赏一场电影,从而放弃购买BD影碟,这一点对于那些没有太多收藏价值的影片来说尤为明显。而通过互联网下载自然也是不在话下,这种几乎是零成本的观影方式,至少在国内正在逐渐取代DvD影碟的位置,甚至只要肯花时间,也能通过下载这一方式欣赏到BD质量的影片。

也就是说,从整体环境来看,即便是没有BD影碟,大尺寸液晶电视、家庭环绕音响、高性能的播放设备(比如HTPC)仍有用武之地。而反过来看,没有了这些周边设备,BD影碟的表现却比DVD影碟好不了多少。至于说BD刻录,则更为困难一些。首先是刻录碟片的价格,目前最为便宜的BD刻录碟片的价格在50元/张上下浮动。虽说较之一两年前的价格而言,已经是大幅下降了,但仍然偏高。加上BD读取设备的普及性并不高,所以基本上除了数据的备份外,再无其他用武之地。

所以,把所有因素综合起来,推动BD发展就要看BD影片的价格何时能够下降到用户可以接受的层面了。对于这种情况,SONY自己也很清楚。所以才会推出基于AVCHD MPEG4格式的BD-9影碟。这是一种过渡的高清影碟,采用DVD-9盘片作为介质《但普通DVD光驱无法播放),内容则使用AVcHD格式,H.264编码压缩,并且移除多音轨、菜单等不必要的内容,仅保留正片。价格十分低廉,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处于可以接受的价位段了。而且这种特殊的高清解决方案可以很方便的被第三方厂商,甚至个人实现,相信很快可以达到更低的价格,算是BD-25、BD-50影碟降价之前的有效过渡。

一旦影碟的价格达到用户可接受段位。

BD设备得以大范围普及,BD刻录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会一一迎刃而解了。

现阶段买什么

至于现阶段应该购买什么光存储设备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用户来说,DVD刻录机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它们的价格、使用成本、耗材成本都很低廉。而且DVD刻录技术极为成熟,适应范围也更为广泛(设备保有量高,不存在刻录后不能读取的问题)。因此总体来说性价比比较高。

而对于打算观看BD影碟的用户来说,也许PS3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既可以玩到次世代高画质的游戏,又可以用来作为BD播放机使用,并且价格也不算太贵。不过,如果执着于HTPC的话,那么你就要从BD-ROM、BD-Combo、BD-Writer中选择一教产品了。BD-ROM可以提供BD影碟的读取、播放能力;BD-Combo在此基础上,提供DVD刻录功能,但往往达不到DVD刻录机的顶级性能;而BD-Writer则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盘片刻录支持。如何选择,还要看你自己的具体需求。

光存储市场现在可以说是相当的平淡,时下主流的DVD刻录机多为20x或22x的产品,产品利润很低,甚至不少光存储厂商已经放弃DVD刻录机的宣传、推广工作——卖掉1000台DVD刻录机的利润可能还不够在一家媒体上投放一个广告的费用。而BD方面,目前最高速度的BD刻录机是先锋推出的最新产品,BD-R最大刻录速度为8x,价格也不算太高,现在出手未尝不可。

无奈的测试

本次专题中,我们邀请到的产品并不多,4款DVD刻录机,加上3款BD产品,这样的产品阵容不免显得有些寒酸。不过比较让我们欣慰的是,这3救8D产品涵盖了目前BO产品领域里的全部三种类型,即BD-ROM,BD-Combo,BD-Writer。而DVD刻录机方面,则全部是目前主流的20x,22x刻录机产品。总体来说,虽然我们的产品数量不多,但产品种类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这些产品的测试并不容易。对于DVD刻录机而言,由于盘片厂商并未跟进刻录机的速度提升,因此主流的盘片仍然是16x为主;而8D产品方面可以说是相当麻烦,3款产品,分别代表3个不同类型,不同类型问产品的比较意义不大,最终我们只能分别对这3教产品进行测试。

DVD刻录机方面我们按照之前的测试方法,使用威宝的16x DVD+R/-R进行刻录性能测试,并使用BenQ的DW2000作为品质测试平台进行刻录质量测试。而BD方面则遇到了不小的难题。由于我们手头并没有高速的BD-R盘片,这里要感谢威宝为我们免费提供了数张4x BD-R盘片。当然,我们也尝试过去中关村购买BD-R碟片,但当我们得到“蓝光的没有,紫光的很多……”这种答复后,我们放弃了。

市场上对于BD的认知基本就是这样了。好在威宝提供了BD-R盘片,让我们的测试能够顺利进行。BD-Writer方面,我们使用的是威宝4x BD-R盘片进行刻录性能测试,同时还按照DVD刻录机的方式测试了BD-Writer的DVD刻录性能;对于BD-Comho,我们分别测试了BD-Combo在读取BD盘片时的性能表现,以及刻录DVD光盘的性能,品质:而对BD-Rom我们则只测试了其读取BD光盘时的基本性能表现。

在BD正式一统江湖之前,测试也只能如此无奈了。

ASUS DRW-22B 1ST

DRW-2281ST采用短机身设计,并且在上盖上设有导流凹槽,以便控制因光盘高速转动产生的气流和噪音。这款产品采用SATA接口,板载2MB高速缓存。DRW-2281ST可以支持22x刻录DVD+/-R盘片,12x刻录DVD+/-R DL盘片,8x复写DVD+Rw盘片,6x复写DVD-RW盘片,同时它还支持12x复写DVD-RAM。从规格上来看,DRW-2281sT绝对是市场上的顶级产品。

除此之外,DRW-2281sT拥有一些ASUS特有的技术。用于节能的E-Green技术自然不用多说,这将是未来ASUs全线光存储产品都具备的技术。不过这次ASUS随DRW-2281sT提供了一个用于查看节能状态的小软件,安装软件后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到当前DVD刻录机的状态。除了E-Green技术,DRW-2281sT还集成了OTS刻录优化技术。通过该技术,刻录机会根据盘片状态,自动调整最合适的刻录策略,以便适应不同盘片的刻录需求,达到最佳的刻录质量。另外,DRW-2281sT还支持自动减震技术(AVRS),这项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刻录机的震动,并且能够提高读取能力和回放能力。作为ASUs光存储产品线中最新的旗舰级产品,DRW-2281ST拥有相当出色的性能,在刻录质量方面DRW-2281sT可以说是表现也很不错,这是一款综合实力极强的产品。

Pioneer DVR-21 7VXL

作为先锋新一代DVD刻录机旗舰产品,这款DVR-217VXL拥有先锋旗舰的标志性编号“xL”。不过这款产品的最高刻录速度却并不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22x,而是最高支持20x刻录DVD+R/-R盘片。也许先锋是出于稳定性的考虑,才并未在这款产品上提供22x刻录支持。不过话说回来,其实22x也好,20x也罢,刻录速度上的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与先锋历代旗舰级刻录机产品一样。这款DVR-217VXL代表着先锋在DVD刻录机领域中的技术精华。具备“蜂巢”的短机身设计,支持动态液晶补偿,支持激光功率自动调节技术,具备智能刻录策略功能。这些技术让DVR-217VxL工作的更安静,刻录稳定性更有保证。

此外,DVR-217VXL支持LableFlash光雕技术,这是目前两种主流光雕技术中的一种,功能与我们熟悉的LIghtScribe光雕技术相同,即在使用特定盘片的情况下,可以对光盘封面进行刻录,根据需求设置光盘封面,让刻录光盘更加个性化。此外,这款产品还具有Pure-Read(原音再生)和Power-Read(强力畅读)技术,配合PowerDVD 7以上版本使用,可以使得DVR-217VXL在影音播放方面获得更好的纠错能力。

从测试成绩来看,刻录速度方面DVR-217VxL的表现相当不错:但也许是因为这是一台测试样机的缘故,在刻录品质方面,这台DVR-217VXL表现的有失水准。不过以先锋DVD刻录机产品的一贯表现来看,这应该是属于个体现象。

SAMSUNG TS-H622A

三星的TS-H622A TS-H622A采用的是PATA~口,也就是传统的1ED接口,这是一款面向升级用户设计的产品。同时,这也是一款支持22x刻录DVD+R/-R的刻录机产品。而且最为吸引人的是这款产品仅有199元的售价,可以说是非常便宜的一款产品。

不过低价并不等于品质上打折扣。三里的这款TS-H622A在设计和技术方面

的还是颇具实力的。TS-H622A特有的SAT智能速度优化技术和TAc智能倾斜补偿技术可以智能检测盘片类型,读取各类型盘片,提升对不规则盘片的刻录质量;而FI RMWARE智能升级技术则是通过网络升级保证对新型盘片的支持。SpeedPlus(速驰技术),Double-OPC双路激光智导技术可以保证在高速刻录时智能调整刻录速度,大幅提高刻录质量,保证高品质刻录。

从实际的测试情况来看,这款产品在刻录速度,刻录品质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唯一让人觉得有些不适之处,就是这款产品工作时的噪音比较大。当然,这可能和我们的全开放测试环境有关,把TS-HS22A装进机箱,它在噪音方面的表现可能会有所改善。

SONY DRU-860S

SONY的DRU-860系列产品,就是SONY近期推出的22倍速DVD刻录机产品。由于DRU-860提供了两种不同接口的产品,所以在产品型号上存在一些差异。比如DRU-860A使用的就是IDE接口,而DRU-860S使用的则是S-ATA接口。用户在选择产品时需要注意一下,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顶级的刻录规格外,这款DRU-860A同样支持SONY特有的4S+技术,即智能刻(Smart Write),高能读(super Read),静音(silerice),稳定(stable)和智能激光调控技术,可以为用户在刻录过程中提供耩准性和稳定性。从外形上来看,我们拿到的DRU-S60A保持了SONY的一贯设计风格,短机身配黑面板,简洁而不失典雅。按照惯例,SONY会推出带有不同面板配色的产品供用户选择。

从测试成绩来看,DRU-860A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并且这S产品工作时的确是比较安静。至于刻录质置方面,由于我们测试使用了最高读取速度,因此理论上这款产品的刻录质量仍有提升余地。总体来看,这款产品的性能不错,价格也不算太高,IOE接口可以方便使用老主板的用户升级。当然,如果你用的主板比较新,那么我们推荐您购买采用S-ATA接口的DRU—860s。

ASUS BC-08B 1ST

作为Asus的BD-Combo系列产品中的最新S,BC-0881ST具有8x读取BD-RoM,BD-R盘片的能力,在BD读取速度方面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同时,由于这是一款combo产品,因此它还具备全面的DVD刻录功能。BC-0881sT可以支持16x刻录DVD+R/-R盘片。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16x已经足以满足使用需求了。

此外,BC-0881sT还具备高清影像增强技术TTHD(True Theater HD),通过特殊算法,可以将现有的480p DVD影片提高到高清水平。TTHD可以弥补标准分辨率影像的不足,提升DVD影像画质,达到高清影像的效果,让影像的播放更顺畅。而DVO刻录方面,这款产品支持光盘加密,通过设置密码,用户可以选择保护整张光盘或光盘中的部分内容,这项技术对数据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而且作为ASUS光存储产品线中的一员,BC-OSBIsT拥有全部ASUS在光存储领域的特殊技术,比如著名的E-G reen节能技术,OTs刻录优化技术等等。从实际测试的情况来看,这款产品的在DVD刻录方面的性能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加上具备BD读取功能,比较适合打算欣赏BD影片,手头又没有刻录机的用户选购。

Pioneer BDR-SO3XLB

这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速度最快的BD-Writer了,支持8x刻录BD-R已经让先锋的这款BDR-S03XLB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了——要知道目前连4倍速的BD-R盘片都还不多见。那么,你可能会问:连盘片都没有,Bx刻录有什么用?如果你还记得DVD刻录机刚刚兴起时先锋的特色功能的话,你就会明白BDR-S03XLB的8x刻录BD-R绝不是毫无用处的技术指标。

没错,正如DVD刻录机时代先锋的产品一样,这款BDR-S03XLB具备超速刻录功能,如果你用的刻录软件支持数据流模式刻录,比如Nero7,那么只要用一张4x的BD-R盘片,就可以用BDR-S03XLB实现8x刻录。当然,写入模式自然是先锋所擅长的Z-CLV模式。区域恒定线速度模式(Z-CLV),采用的是分区动态调整刻录策略的方式进行数据写入,根据光盘各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当主控芯片判定当前区域可以提升到更高速度时,可以无视光盘标称刻录速度,进行超速刻录。这种刻录方式正是先锋所擅长的领域。

此外,这S产品具有先锋特有的蜂巢式机身设计,以及独特的动态液晶补偿技术。前者用于降噪,而后者则用于保证刻录质量。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这款产品可以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写完一张25GB的BD-R盘片,并且DVD刻录速度和质量都很出色,可以说在品质方面保持了先锋的一贯特点。

SONY BDU-X 10S

这款产品已经推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作为一款BD—RoM驱动器,这款产品相对于本次专题中的其他产品显得简单了一些。并且,这救产品的最高BD—ROM读取速度为2x。不过,对于欣赏BD影片而言,2x已经足够了。像DVD一样,更高的速度仅仅在读取数据盘片时才会得以体现。就观影而言,2x足矣。

作为一款BD—ROM产品,BDu—x10s可以支持各种格式的蓝光盘片,同时它也可以支持DVO、CD格式的光盘。在外形设计上,这款产品保持了SONY一贯的精美设计,它的前面板为复台型设计,半透明磨砂设计让选款产品看上去十分时尚。在读取速度方面。BDU-X10s可以提供2x BD-ROM读取、8x DVD-ROM读取,以及24x cD—ROM读取。2x对于播放蓝光影片而言,已经足够了;而BxDVD—ROM的读取速度也足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对于热衷于各种电影的发烧友而言,这样的性能已经足够了。目前这款产品的售价已经下降到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值得用户考虑。

APC浪涌保护器全方位保障您的系统安全

通常来讲,便宜的浪涌保护器可能无法为您的设备提供足够的保护,一方面,它们无法有效抑制过高的电压;另一方面,它们也无法过滤从数据线传输过来的浪涌;当然更没有高档的浪涌保护器像APC浪涌保护系列产品那样全面有益的功能特点。

很多便宜的浪涌保护器未经相关机构的认证——这实际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危险。因为这些“抑制器”可能并未遵循相关电子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最多也就是一个在尖峰发生时起作用的带保险丝的附加线路而已。由于这些产品并不提供终身保修,一旦损坏,最后给你留下的只是一个无用的废物。终身保修确保产品相关元件的质量,并有效地保障产品在发生故障或因保护浪涌时由生产厂商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更换服务。

最好的浪涌保护应该在提供Ac(交流电)线路保护的同时,整合数据线保护的功能。这也是全面保护您的系统,并对影响你设备及数据的浪涌进行抑制的唯一有效途径。实际上,大部分电子设备损坏是由于来自这些“后门”的浪涌。

在电源保护领域,APC是绝对的市场领导者。几年来,创新的技术,合理的价格已经成为APC浪涌保护产品的典型标志。APC以独特的产品功能,为您的设备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

“保护中”指示灯可在抑制器损坏时为您提供警报。

过载LED在您将太大的负载插入时为您提供警示。

接地失效指示灯可帮您发现危险的线路问题。

猜你喜欢

影碟盘片光盘
光盘行动
基于CFD的迷宫式调节阀内流场分析
一种非完全约束磁悬浮轴承的建模
硬盘上的数据是否有质量?
MAGSUCK强磁吸附正负齿盘片实测
让语文课燃烧起春天的欢乐
光盘小熊
影碟传播——夹缝中生存的电影传播方式
藏在影碟里的魔鬼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