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疑的孩子

2009-07-01莫小米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钩子司马光竹竿

莫小米

大家庭,除夕宴。孩子给老人拜寿,成人给孩子发压岁钱,其乐融融之时,忽然出现让众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有个5岁的孩子,当场拆开一个红包,抽出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对着灯光看。孩子的母亲尴尬地训斥道:这孩子,钱有什么好玩儿的?孩子理直气壮:我看看是不是假钞。

5岁就开始了怀疑,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升级。我一个朋友说,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十分满足中游水平,毫无上进心,完全不像他自己。朋友小时读书样样要争取最好,德智体美劳,奖状一大堆,都被他母亲细心收着。奶奶为了激励孙子,捧出那一大摞奖状。孙子一张一张看得非常仔细。奶奶很高兴,心想这招见效了。万没想到孙子不屑地冒出一句:奶奶,你看这些奖状连个图章都没盖,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假的?

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折射,孩子多疑,不是孩子的错,是因为成人世界太多疑。

杭州萧山出了个小小“司马光”,备受赞誉。

两个才4岁多点的孩子在井边玩儿,那井在村中间的小竹林旁,有4米深,井沿很低,只40厘米。一个孩子掉了下去。

另一个孩子看见井边有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一端有个铁钩子,是大人挂水桶用的,他立即将竹竿伸到井中,用钩子钩住了玩伴的衣服领子。一边扯开嗓子大喊“救命”。

成人赶来了,落井孩子得救了。可就是这样机智又勇敢的小小“司马光”,也有人质疑。竟然有人问:是不是你把他推到井里去的?

孩子瞪大眼睛,使劲摇头。

成人多疑,甚至怀疑孩子。孩子多疑,成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孩子聪明,可以少吃亏,将来少上当受骗。

可是孩子很不幸,他就这样丢失了最珍贵的东西——童真童趣。

(选自《今日文摘》)

猜你喜欢

钩子司马光竹竿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淮海战役,一根刻满地名的竹竿
司马光砸缸之谜
爬竹竿
一根竹竿
司马光砸缸
谁和谁好
幸福的一家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之“钩子困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