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梧桐影

2009-07-0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教人渔家情意

吕 岩

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选自《全唐诗·附词》)

诗词包

张籍是中唐元和体的开创者,“为古风最善,自李杜之后,风雅道丧,继其美者,惟公一人”(《全唐文》)。其乐府诗作切近现实,即事成篇,语近自然,委婉深挚,为白居易等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他的五言律诗“平淡可爱”(宋刘颁《中山诗话》),《夜到渔家》一首(一作《宿渔家》)自然流畅,不假雕饰,读来直觉语浅意真,韵味悠长。

全诗撷取漂泊羁旅中的一个小片段,写旅人远行投宿之忐忑急迫心情,写渔家日常行止之艰苦自在情状,二者互相呼应,互为表里;同时将情、景、事都寄托在平静的诗的语言表述中,含蓄蕴藉,形成一种言简义丰的美感。最有意思的就是诗人对旅人心情的描写,可谓跌宕起伏,摇曳多姿。我们来想象一下:天色渐晚,经过长途跋涉的旅人已经十分疲惫,一路疾走,四处张望,惟恐当晚无着无落而流落荒野;正焦躁间,忽然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在静静奔流的大江之畔,有一所寂寥的渔家草屋静静地矗立,旅人内心涌动着惊喜和释然,急促沉重的步伐顿时轻快了;望着向晚的潮汐激荡亲吻着渔家简朴的柴扉,旅人迤逦走近,高声地询问却未有期待中热情的应答,惟有自言自语的自我宽慰,主人可能很快就要回来了,但掩饰不住的是内心的怅惘;在平和又无奈的等待中,旅人打量着渔家四围岑寂的景致,内心却作着激烈的小小挣扎,是继续往前赶路呢,还是耐心地再等一会呢?往前走吧,曲折的村路消失在一片幽深茂密的竹林中,不知还要走多远才有人家呢,还是不走吧,月亮都升起来了,苍茫的暮色中浩渺的江面越发显得寥落,白天穿梭来往的渔舟大都已经归去,这家主人也该回来了吧,但是为什么还不回来呢?忽然,远处那片浅浅的沙滩前,有一艘晚归的渔舟向岸边靠过来了,主人稳健地立在船头,两手撑篙让小舟渐渐稳定下来,继而牵着锚绳轻盈地跃下船来,呵,这家主人终于回来了,你看,可爱的风吹动了他褐色的蓑衣飘飘,似有仙风道骨。这样的漂泊经历和情绪挣扎似已远离了我们目前的时代,双足走天下固然有其不足为外人道的艰难,但是贴近自然,贴近底层,贴近作为人的本真状态,贴近虽艰苦但自在的自足劳动者的生活,这是永远让人神往的,也是阅读古诗给予我们的精神慰藉。从微观来看,此诗有两个字特别值得玩味。一是“潮水入柴扉”的“入”字,暗示了近晚的时间,描摹了潮水一浪接一浪奔涌回落漫延的情态,同时含蓄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渔猎精神。二是“春风动草衣”的“春”字,虽可与首联的潮水形成呼应,但是关于春意,全诗倒是始终含而不露,甚至可以断定不在诗人构思和表现的范畴之内;因此我倒认为这确是诗人情绪的自然流露,是他经历心灵煎熬之后喷薄而出的喜悦和快慰的真诚表达,简单说,此时此刻,即使不是春风也是春风了。这也恰是此诗率真可爱之处。

吕岩就是吕洞宾,其人其事因为传说与历史的相互混淆而呈现混沌神秘的面貌,关于他生活的时代也因其“得道成仙,永远不老”而或唐或宋,莫衷一是。但是,这首《梧桐影》却是尚未脱尽烟火味的诚挚动人的经典好词。小令篇幅已然短小,而单调更是词中至简者,《梧桐影》寥寥二十字,其词境可说受尽限制,但是有限制就必定有反限制,所谓“刹那即是永恒”,词人在这有限的空间渲染出了绵邈不尽的景象和情意,激发了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杳渺的遐思。此词写约会。开头两句,短短六字,勾勒约会的特定环境:月华如水,秋风送寒。而“斜”字蕴蓄着动态的美感,且与末句形成呼应,暗示等待已经很长时间;“冷”字一方面点染秋夜的冷寂,另一方面又流露思念的凄清孤单。表面的平和淡定背后是浓郁丰富的情意。而后两句,平中见奇,在简单的变化中创造了无限广阔的词境。“今夜故人来不来”语出白话,语气逼真,不假雕饰,一片天籁;而“教人立尽梧桐影”则以月影婆娑、秋风飒飒的背景下痴痴等待的人物形象归结全篇,教人在怜惜等待者惟有缺月和梧桐相伴的孤单寂寥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和等待着一起埋怨被等待者久久不来,又自然生发无限联想和想象——被等待者爽约的种种可能,约会双方之间深浓的情意和种种难忘的往事。总之全词让人读来兴味盎然,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陈 鹏

猜你喜欢

教人渔家情意
山高路远情意长
渔家网事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渔家妹子打鱼回
渔家灯火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林子:“我的事业是教人说话”
惠东渔家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