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2009-07-01杜超
杜 超
通俗而言,文化品位主要是指生命个体基于知识、经验积累内化而成的,反映人格、气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信息和程度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品质,是个体基本素养特别是文学、艺术、审美和科学素养个性化的自然流露。处于高校学生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其文化品位内化而成的魅力无疑是实现其教育和管理活动的重要条件。
文化品位是辅导员“软实力”的主要指标
在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日益加强、文化生产力作用日益增强的今天,文化品位对辅导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事实证明,文化品位就是形象,就是口碑,就是标志性的软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引导行为的实施,更多的不是靠行政命令、威严,而是靠影响,靠内在的、无形无声的品性修养。可以肯定地说,组织力、号召力的发挥,与辅导员自身的文化品位有着内在深刻的联系。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又是政治家诗人,通晓哲学、历史、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他超人的知识、智慧、才华、胆略和气魄。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他总是以政治家、战略家的品格和文化大家特有的睿智,敢于并善于顶住敌人的巨大压力,力挽狂澜。重庆谈判期间,他以超乎常人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感染人、征服人,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在谈判对手蒋介石那里,一首广为流传的《沁园春·雪》的威力,比之全副武装的千军万马更值得重视。
毫无疑问,这就是“软实力”所彰显的“硬道理”。
文化品位的影响力还表现在战略眼光、胆略和魄力上。“知识就是力量”,由丰厚的知识积累和个性气质综合而成的文化品位更是力量。一个人的文化品位越高,其自信心就越强,其预见性、控制力和理性自觉程度就越高,就越会表现出视野开阔、果断睿智、收放自如、不怒自威的效果。当今社会之所以对“儒商”和“学者型领导”更有兴趣,抱有更高期望值,同样源于文化品位的魅力效应。
文化品位之于辅导员的意义,决定了提高辅导员文化品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辅导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教育部先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更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必须德才兼备,热爱学生,品行端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教育规律,具有比较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必须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调查研究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所有这些,都包含着对辅导员队伍文化品位、文化素质的深切关注和期待。
辅导员文化品位构成的基本框架
期待辅导员文化品位的提高,必然要探讨的前提性问题是,现代高等教育实际要求他们应具备怎样的文化品位。
笔者以为,理论涵养以及基于理论涵养的理论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方法是第一位的。有人动辄拿“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句名言为自己的理论功底薄和不愿下工夫开脱。殊不知,这句话本身的思辨性就极强,是原创者基于深厚理论基础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浓缩理论”。
作为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了解党的历史,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书生气”固不足取,“书卷气”断不可无。要立足高等教育的宏观实际和不同高校的微观现状,多读书、读好书,学习和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以理论上的自信和自觉,创造出无愧于心、无愧于职责、无愧于时代的实绩。
辅导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素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是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桥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媒介物,对高校辅导员有着特殊的意义。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把正确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接受并内化在具体行动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体现辅导员清晰的思维,而且也体现着辅导员的精神气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废话连篇、空洞无物的刻板说教,呼唤的是严密的逻辑、确凿的论据、丝丝入扣的推理、推心置腹的交谈、设身处地的循循善诱,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辅导员还要善于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到“向上反映问题,向下宣传发动”,还要能够在公开的场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辅导员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素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规则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辅导员个人的法律素质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清醒地分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促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顺利步入社会。同时,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甚至侵犯学生的权利。在管理学生或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具有维护学生隐私权、财产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的意识,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建议权和申诉权。在法律意识的指导下,辅导员应当使整个管理过程能够遵循正当程序,并向制度化、透明化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机会均等”,保障其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以及“事后救济权”,避免给学生造成随意管理、粗放管理的印象。
必要的管理科学知识和相应的管理协调能力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辅导员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理应懂得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政策科学、科学决策等手段去引导和调整学生的各种活动;理应掌握管理的艺术和提高决策的水平,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取得尽可能大的工作实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指挥员、调度员,辅导员要经常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各种活动,协调各种关系,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而如果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就很难胜任这些工作。
由于高校的特殊背景和特殊氛围,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的内涵就是在工作中坚持科学态度,采取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它包含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自我解剖的批判精神,勇于超越现状的创新精神等。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是一个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变化多端的时代和世界,其中交织着种种矛盾,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切教育和管理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进行严密论证,按照科学的程序去组织实施。与此相联系,辅导员还必须追踪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前沿学科知识甚至是潜科学的动态信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同样也是重要的决策力。
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其思想素质的发挥。作为基层学生工作者,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必须注意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以保持强壮的体魄,杜绝因健康原因而使工作力不从心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辅导员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包括与身份相称的优雅的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同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现代健康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基于学生工作的实际,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一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勇于正视和战胜在事业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二是具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中保持自尊、自信和自重,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意识;三是能积极解决问题,面对矛盾不害怕、不回避,能够利用现实的有利条件和运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妥善对待和解决,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四是具有较强的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能经常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在挫折或压力下保持理性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情感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之人,大学生甚之。作为整体审美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辅导员自身必须具备足以让这个群体认同和欣赏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代表着一个人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巨大的科学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恰恰是因为“美照亮了我的道路”。特殊的身份和使命决定了辅导员必须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由爱美的朴素情感,达到知美的理性自觉,进而实现创造美的自由境界,用魅力强化自己的号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一个爱美、知美、富有审美创造力的辅导员带领的团队和一个缺乏基本审美素养的辅导员所带出来的团队注定是不同的。
提高辅导员文化品位的途径
毫无疑问,加强学习是提高辅导员文化品位最重要的途径。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无论是实施管理、教育还是心理疏导,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胜任工作,很大程度取决于辅导员的理论功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水平。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仅是自我的追求,更是时代赋予辅导员的重要责任,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在学习内容上,辅导员要着眼于工作实际和未来发展,明确重点、难点,核心层知识、外围层知识,政治理论知识和科技知识等,分门别类,博观约取。在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辅导员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认真学习修身养性的知识,不断净化心灵,提高境界;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学习方法上,辅导员首先要学习书本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纯洁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情操,让人远离无聊庸俗。其次要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包括优秀的学生学习。提高辅导员的文化品位,还必须在营造氛围、优化机制、强化“他律”上下足工夫,做好文章。主要措施包括:从“入口”处着眼,通过科学的形式,从较高文化修养的竞聘者中选拔辅导员;增强校园的文化意蕴,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品位;唱响教书育人主旋律,整合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文社科类课程资源,通过制度引导,丰富课堂和讲坛,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日常化、具体化和多元化;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主题活动和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究,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自觉提高文化品位的强大的“磁场”效应;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进修和交流,对不同专业背景、教育背景的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补足他们知识结构上的“短板”等。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