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2009-07-01李桂兰
李桂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大大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高校要处理好四种关系,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的发展,需要教学和科研两轮驱动。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如果二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发展不协调,进而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只重视科研,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没有高质量的教学,高校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高校的发展史和其在社会中的本质功能来看,高校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优秀人才。所以,高校应以育人为本,任何类型的大学都应当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社会主义大学更应该为社会提供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技能的人才。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为本”是各类高校应遵循的办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同时,科研是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学校层次的体现。因为高校科研要为教学提供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理论,促进教学知识体系更新,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途径。因此,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推动科研,科研和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的协调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必须改革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特别是教师职称评定中只看科研成果不重教学效果的现象,把教学与科研的评价统一起来,实现教学与科研评价的“一体化”。通过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两者的结合上。鼓励教师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师一方面能够掌握丰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并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启发学生去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培养教师善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使广大教师既能教学,又能从事科研。引导教师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求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既具有整体研究能力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呈现出学科交叉趋势,这使得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这些因素是创新的基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
充分认识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专业知识是技能,基础知识是能力。通过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有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技巧,适应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文化基础知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潜在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制订教学计划,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增加选修课比例,扩大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课的自由度,等等。要加强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要重视并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力量,充分发挥基础知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三、教师创新与学生创新的关系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过去我们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影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建构新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其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所谓创新型教师队伍,就是教师自己应该是新知识的原创者,同时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且掌握着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楷模。只有教师自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创造性,才能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在宏观政策上引导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还要对现行的教师队伍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型教学,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因此,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创新性学习的习惯、善于思考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个性鲜明、独特的思维方式等特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一要采取广泛地开放、交流和合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二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研究的前沿动态,研究最新成果,使学生不断增强创新的意识,积累创新的经验,培养创新的精神。三要让学生参加实践,在实践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训练创新能力。四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五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独立钻研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四、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传统的高等教育,由于受管理体制等的影响,人才培养存在模式化的倾向,过分追求统一,致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普遍缺乏个性。这种类似于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无法满足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客观要求。如果仍然维持以往“过多关注共性、忽略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就很难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大批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应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确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用一种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
正确认识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共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性。个性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相对性。个性体现为学生的主体性、不可替代性,如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等。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因为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人才的个性发展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天性,成长为有特色、特长的创新型人才。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造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应将“激活思想、张扬个性”作为基本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分类特色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北京大学在专业教育方面采用了“分流培养”的原则,中国科技大学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清华大学每年都要在学生中选拔优秀生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大学里有不少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应该对他们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创造潜能得以迸发,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扩充教师队伍,推进个性化教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很多,一是可设置灵活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多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或者一些新型学科,对扩充学生知识量、扩展学生知识面具有很大好处。二是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给他们相对自由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张扬个性,使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高。三是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做一些研究,使学生不断获得较前沿的新知,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这些措施都需要有数量充足的教师做保证。但是,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师资匮乏,师生比例失调,不能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因此,必须大量扩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作者系河南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编: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