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

2009-07-01杜玲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1期
关键词:校风校园文化校园

杜玲玲

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其内涵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次,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全部学制,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实行“以党管团”“以团带队”的管理体制。因此,少先队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对特殊需要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1、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少先队的环境

教育

校园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由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设施,它们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它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绿色校园为背景,精心设置外部环境设施,充分发挥陶冶育人的作用。学校的整体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教学区、教辅区、办公区、生活区、活动区……每个区域都有其配套的场所及设施:明亮的教室、怡人的班级文化布置、各种康复训练用房、葡萄长廊、围墙、楼内外“每一面会说话的墙壁”等学校每一处景点,都负有教育的使命。这样的环境给少先队员带来良好的内部条件,队员耳濡目染,会自觉去珍爱它,并乐于在这大好时光中努力进取,茁壮成长。

2、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本体——少先队的

“自我”教育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规范化的标本,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健全的管理体系给队员以巨大的约束力,队员的思想品质在这一约束中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一定的“规范”发展。

2.1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严格的“升降国旗”制度,庄严的国旗,庄重的国歌、国旗下的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对社会的了解。郑重的“入队”仪式,严谨而富有朝气的队歌,泛起队员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名副其实的中队长、小队长,威严的气势、巨大的牵制力,使队员在集体的力量中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言行。从这一角度看,科学的“制度文化”可使教育对象由被动变为主动,产生“自我教育”的效应。

2.2发挥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如在每年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中,开展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清明节瞻仰革命烈士;“六一”儿童节组织新队员入对宣誓仪式;“九九”重阳节慰问离退休老教师;“十月一日”“元旦”等重大节日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唱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2.3爱心体验活动,继续深化“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教育学生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注重感恩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家长、学校老师的关心下快乐成长的同时,也懂得回报。

3、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少先队活

动的感化教育

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指人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交流沟通合乎人们期盼的或规定的礼仪规范等。

3.1学生的行为文化建设,学生身患智障、听障、或视障,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赛童谣”“手语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贯穿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内容中,以此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3.2教师的行为文化建设,教师端庄的仪表、文明大方的举止、健康风趣的言谈、严谨的治学态度、崭新的课堂教学艺术等,摄入学生的眼睛,注入他们的耳鼓,汇入他们纯真的心田。其得到的是不断上涨的求知热情。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尽可能地满足教师个体成长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对少先队员意识形成、行为取向的同化作用。

4、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风是学校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共同目标指引下,经过学校全体成员长期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尚,良好的校风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人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工作和学习,共同造就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活泼的生动局面。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而学风又是由教风带出来的。学校“心存感激,快乐工作”的校风体现教师对特殊需要学生的关爱以及敬业精神和育人水平。“不抛弃,不放弃”的教风就是教师在这个注重人本精神的时代,对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关注和期待。“学会生存,适应社会”体现的是学校的学生发展观——学会主动参与,我来做;学会自信负责,我能行;学会敬业吃苦,我不怕;学会合作共处,我来帮。在此精神文化目标的引领下,对教师开展理想、人生观、价值观、革命传统、民主法制、职业思想、师德、教风等多方面的教育,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渲染、强化,形成一种日趋稳定的浓厚的优良校风。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处处严格要求,事事模范带头,通过言传身教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施以积极作用;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塑造的良好形象,为学生树立可以直接效仿的楷模。因此,凝聚、向上已成为学校的精神核心。

综上所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融合后的校园文化所创设所形成的感染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企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磁场,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是对学生有声、无声的教育资源,是引领孩子感悟美好人生,培植健康行为的捷径。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是每个少先队员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少先队员品德修养最好的见证。

猜你喜欢

校风校园文化校园
说 校 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杨贤江校风思想: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梳理
校风校训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路探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