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抓住历史学习核心
2009-06-30王秀枝
王秀枝
摘要历史学科有它的独特性,内容多而且知识零碎,学生学起来感到比较困难,所以作为老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知识体系引言标题目录核心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现在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是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关键是知识体系的构建,没有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就不可能做到历史的融会贯通纵横古今。那么,如何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如下。
1 必须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它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发现历史发生、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从心里真正去感知历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讲究教学艺术,采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得到灵魂的升华,享受到乐趣。
2 在兴趣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时要充分利用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纲要。在利用课本时可分四步。
2.1 利用课本的引言
每一章都有引言,既概括了历史主线,揭示了重点,又是对章节间知识的整体梳理,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比较强,语言简洁,同时又展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世界历史上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引言指出了人类从14、15世纪开始向近代化迈进,世界局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到17、18世纪,逐渐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世界发生巨变的同时,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这样学生首先从宏观上明确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大势,横向比较东西方世界的发展状况,形成了第二章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清晰的整体印象。
2.2 利用每一节的标题和子目录
让学生牢记每一节的标题,思考每节课下的子目录与标题之间、子目录与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个子目录与段之间的联系。比如世界历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首先让学生从标题可以看出这节课要讲述两个内容之间是因果关系。然后分析子目录与段之间的关系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特点、影响就一目了然,子目录的小结构就完成了。学生很容易充实知识结构,进而构建知识体系。
2.3 学生在掌握每节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每章的基本线索,构建每章的知识体系,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比如世界历史下册第二章,每节课的联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深刻的危机,爆发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国采取应对措施,美国采用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的侵略危胁到世界人民的安全,反法西斯斗争开始,法西斯在侵略的过程中逐渐勾结起来,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把握了基本线索,不仅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提示变化的规律的作用,
2.4 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
了解了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就构建了整本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比如世界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方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设,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调整、发展、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战争策源地形成,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二战胜利后,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了两极格局下的世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使散乱知识变得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
3 巩固知识体系
(1)每章节都要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且把每节课都编成顺口溜。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编为:政治经济不平衡,两大集团来形成,萨拉热窝导为线,帝国主义来大战,东西两线拼死活,盟败协胜是结果,一战带来大灾祸,帝国主义初削弱,社会主义出俄国,民族运动新高潮。把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性质都编进去了,很容易就掌握了每节的知识结构。
(2)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系后,还需要落实到实践上,为此,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巩固。
4 达到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知识体系的展示,推动学生加工教材进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氛围热烈,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成绩也提高得很快。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