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道德关怀 促进灾区儿童精神重建

2009-06-30华京生

中国特殊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灾区关怀道德

华京生

摘要:本文在对道德关怀和精神重建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关怀是帮助灾区儿童实现精神重建的有效策略;平等、理解和对话是道德关怀的实施基础和重要原则;全面和谐发展是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灾区儿童道德关怀精神重建

分类号:B849

在汶川大地震一年后的今天,在我们重建灾区教育时,不能忽视灾区儿童精神重建的重要意义。

1灾区儿童需要道德关怀

1.1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的必要性

灾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具有和一般儿童相同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外,由于其特殊的生活境遇,还体现出不同于一般儿童的多方面特点。自然灾害,比如这次汶川大地震,使数万孩子的家园损毁、校舍坍塌,平时十分熟悉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学习环境顷刻间荡然无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物质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打击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的破碎、丧亲之痛以及突如其来的灾害对其心灵所造成的冲击则是更加严重的。这些九十年代甚至新世纪出生的孩子生活在相对富足的时代和环境里,条件相对优越,可以说从未经历过苦难、饥饿和生命的威胁。灾害发生后,很多孩子出现了持续的恐惧、沉默、孤僻、自闭焦虑、排斥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创伤心理学认为,灾难一般都会使个体因心理失衡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家园、校舍和自然环境的重建在人力、财力调配得力的基础上只是个时间问题,而灾区儿童的心灵康复和精神重建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容易解决的问题,亟待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许多心理专业的学者和学生亲赴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参与援助的孩子的真实情感得到了流露和宣泄。情绪也暂时得以改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重大灾害即使对成人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心灵的康复和精神状态的彻底恢复对于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更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这就需要一个长效的精神援助机制和德育策略,笔者认为,道德关怀不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2道德关怀的界定

所谓道德关怀,“是指政府以及社会有关组织和个人对被关怀者在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上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让他们感受心灵的关怀、情感的抚慰、社会的温暖,改善精神状态的能力,激发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激起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指导他们的行动,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其自身的精神状态,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促进群体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道德关怀首先是一种关怀行为,是一种实践活动。关怀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感,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以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而转移,只会由于关怀能力和关怀着眼点的相异而使关怀的层面和程度产生不同。“关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察赋。”如同关怀是人的基本情感一样,关怀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关心、关怀他人的能力和义务,也有接受他人关心、关怀的权利和需要。

本文所指的道德关怀特定地指向灾区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通过德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帮助,引导灾区儿童战胜灾害带来的精神失衡和心理危机,克服自卑、脆弱、敏感的心理,建立自信,恢复这一年龄阶段孩子应有的特征,培养他们接受关怀和关怀他人的信念,增强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应对各种人生境遇的能力,完成精神的重建,进而促进他们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1.3对精神重建的界定

当前对于很多灾区儿童来说,完成精神的重建是非常迫切的,这是他们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精神的重建应是包括信仰、道德、伦理以及为未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立基础的初步的公益精神和公民精神等多方面的重建。需要指出的是,灾区儿童的精神重建并不是仅仅恢复到灾前的精神水平层面,这些孩子在灾难中获得了与其它同龄孩子不同的体验,在互助友爱中对情感、伦理和道德产生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的精神重建应是以此为契机,获得一定程度提升的精神重建。但是,精神重建不是灾区儿童个体自行能够完成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在此,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关怀实践活动,与灾区儿童的实际需要是深深契合的,道德关怀理应成为精神重建的一个有效途径,前者是方法和手段,后者是目的。因此,灾区儿童迫切需要道德关怀。

2“平等对话”是实施道德关怀,完成灾区儿童精神重建的基础

2.1平等是实施道德关怀的首要原则

“平等”应该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想见,人们在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和沟通,是无法保持自信和自如的状态的。尤其在情感、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对话和互动中,平等显得更为重要,否则沟通就会失却其真正意义。我们在以往的灾区援助中,更多地会把被援助对象看作弱势群体,更多地强调从经济帮助、物质救济等层面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双方简单化为一种俯视性的援助与被援助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形成平等对话的,援助和关爱也没有真正抵达心灵。在巨大的标签效应下,援助演变为一种慈善活动,被援助者在无形中被边缘化。因此,在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时,“平等”应当作为首要的理念和策略原则,“关怀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的,它要求双方的相遇,要求他们在社会情境中沟通与交往,构成心灵唤醒体系。”“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信任、尊重、对话的平等关系。”关怀者应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走进灾区孩子的心灵世界,不应把他们看作弱者和被援助的客体,而应把他们视为勇敢走过灾害的强者,是拥有巨大能动性的主体。

2.2理解和对话是道德关怀的重要原则

除“平等”外,“理解”是另一个重要原则,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心灵对话的过程,对话则是理解的更高层次。在哲学解释学中,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心灵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著名学者多尔认为,在一个真正的对话中,最关键的是“通过转变自己成为另一个自己而达成理解”,对话中既要“学会表达”,又要“学会倾听”。因此在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时,双方应充分交流沟通,相互包容和尊重。实施道德关怀的一方应换位思考,和他们达到“融合”。关怀双方不是简单的“主体一客体”关系,不是叙述和倾听的单向线性关系,而是能动的交互的“主体一主体”关系,应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袒露精神自我、道德自我,与关怀者进行互动,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怀者应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历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结合孩子们在灾害这一特殊境遇里获得的体验,激发他们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价值感,了解到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以及他们各自的精神困境,帮助和引导他们完成精神和道德的构建,让双方都在真实情感的流露和彼此的

感动中完成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生成与提升。

3灾区儿童道德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首先,道德关怀必须着眼于灾区儿童的生命个体,关注他们的主体需要。对灾区儿童实施道德关怀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灾区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理解和尊重他们,探询他们真正的精神危机之所在,有的放矢地实施帮助。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人有多种需要,分为五个等级,人在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还有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侧重于在物质方面提供的救助是必要的,它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但它却是外在的,无法从心理、道德、精神的层面实施长效的帮助,忽略了灾区群众,特别是灾区儿童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而灾后儿童在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等方面显然存在缺失。儿童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个性、人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形成的过程中,而自然灾害这一特殊的人生境遇给这一发展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极易使这些发展中的个体在个人尊严、生命和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诸多方面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道德关怀必须从灾区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以安全感、归属感,维护他们的自尊,增进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决心,让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都在帮助他们,他们并不孤单。

其次,道德关怀应当面向灾区儿童全体,兼顾个体差异。灾区儿童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对道德关怀的主观需要是道德关怀面向全体的基础,道德关怀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灾区的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关心与呵护,不因年龄、家庭、个性等的不同而不同。同时,每个灾区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也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等彼此不同;他们的个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意志乃至自我意识也存在差异;而且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认知水平亦不同。因而道德关怀必须富于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照顾到个体间的差异。在灾区儿童群体中,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忘记灾害带来的创伤,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而年龄大些的孩子则相对难得多。性格坚强、乐观,生活经验相对丰富、抗压与应变能力较好的儿童在灾害后乐于接受关怀,善于配合与合作,这样的孩子相对容易走出困境。比如此次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抗震小英雄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而性格懦弱、悲观,生活经验和各方面能力较弱的儿童,较难应对突发灾难带来的压力和困境,这样的孩子往往自暴自弃,更加封闭自己,无疑增加了道德关怀的难度,延长了精神重建的周期。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实施道德关怀。要尊重他们,耐心引导,对于秉性坚强、乐观向上、能力较好并乐于助人的儿童,应肯定他们的优点,表彰他们的行为,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对于性格懦弱悲观、能力较弱的儿童,应首先耐心疏导,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宣泄情感,坚定他们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使他们乐于接受关怀和呵护,进而学会关怀他人、帮助他人。

再次,道德关怀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促进灾区儿童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将体现在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上。康德曾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道德关怀的目的在于人的本身。灾区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道德关怀应以其特有的伦理和人文视角,关注和引导灾区儿童健康个性的生成,致力于灾区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这是灾区儿童健康、全面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灾害给这些孩子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这群孩子从灾害这一特殊的人生境遇中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互助中学会了合作与感恩,他们的生命感和道德感由此不同于同龄的其他孩子,这无疑将成为我们德育工作和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每个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危机的环境更能激发其意志,坚定其信念。如果能有效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激发出自身的潜能,他们可能比那些未曾经历过灾难的儿童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因此,道德关怀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在关怀与呵护的基础上,引发他们的生命思考,懂得敬畏生命、爱惜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应对人生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变化以及对抗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本领和技能。并且,道德关怀应使这些灾区的儿童在受到关怀的同时学会关怀他人,培养起良好的关怀能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关怀不是单向的灌输行为,不是让灾区儿童被动地接受关怀,而是让他们在关怀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积淀未来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能力。

(责任编校周耿)

猜你喜欢

灾区关怀道德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灾区笑脸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
何为“纯粹的知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