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
2009-06-29赵强社
赵强社
摘要:职业农民是指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职业农民的根本标志。培育职业农民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农民;现代农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3-0056-0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关键在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培育职业农民是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一、职业农民的内涵
所谓职业农民,是指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与职业农民相对的则是传统农民。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以维持生计为主要追求,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两者的最大差别是: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它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秩序;而职业农民则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它是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笔者认为,职业农民是指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农田管理者和经营者,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其独立性表现为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共享所创造成果的权利;其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其开放性表现为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其创造性表现为在追求财富和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实现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培育职业农民的现实必要性
1、培育职业农民是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实现农业社会化的大生产。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人才,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就是职业农民。从身份性农民向职业型农业者的过渡是农村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只有拿到一定农业学历或职业证书,才有资格去继承或者经营农场。他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都很高,农民是一种很富有的职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的现代化过程其实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马克思研究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时发现,农业的商品化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个新的经营农业的“农业企业家阶级”,这些农业企业家把农业变成为工业来办,采取企业化的方式加以经营管理,促进了农业的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如同现代工业的生产主体是产业工人一样,走上社会化大生产道路的现代农业,亟需一大批职业农民。
2、培育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农民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败。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业面临发展战略转型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过程既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型、产业组织的转型,也涵盖农民生产技术的转型和发展观念的转型。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经验型农业,而现代农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其就业能力的形成则要依赖于对农业知识技能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服务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相适应,实现职业化。可以说,没有职业农民就没有现代农业。因此,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特别是培养一大批合格的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之计。
3、培育职业农民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职业农民的产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户职能分工的起点,职能专业化所产生的分工经济又将进一步推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分工—转移”不断循环累进,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加大,一些头脑灵活、素质较高的农民以新型农机具为主要工具,以代耕、代播、代收、代经营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为分散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农户提供耕作服务,从而获取与从事非农领域工作相近或更高的收入,成为职业农民。另外,随着农业科技的大量推广运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一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步离开土地、农业,转变为工厂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而继续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领域的分工分业更趋细化,实现岗位职业化、职能专业化,渐渐成为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产生,昭示着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预言的“传统农民的终结”时代来临。
三、影响培育职业农民的障碍因素
1、农民素质低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基础因素。评价农民的素质,现在通行的做法包括三方面的评价:一是身体素质,一是文化素质。还有一个是科技素质。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民素质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是反映我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职业农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由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转变为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与城市相差近3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与发达国家相比,文化程度差距很大,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约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5%,初中毕业的占19.4%。文化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农民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职业农民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匮乏,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
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农民的技能素质低。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科技能够带来农业生产的巨大飞跃。我国农民生产技能素质也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掌握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农民整体技能素质仍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很少,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4人。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的农民不足三分之一,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3%,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5%。而荷兰8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
2、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体制障碍。“重城轻乡、重工轻农”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它不仅体现于公共政策、经济利益层面,更已渗透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舆论之中。直接表现为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业产品的高价格和农产品的低价销售,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和农业生产力的落后,从而导致农民的低收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筑起一道“壁垒”,把城乡居民分割成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极不平等的社会集团。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2%,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用工制度松动,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已逐步降低,但目前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仍高达65%,农村人口比重大、基数高,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等种种因素的制约,使绝大多数的务工农民在职业分化上深陷僵局,只是如“候鸟”一般频繁迁徙于城乡之间,像“浮萍”一样飘零游弋于工农边缘。职业定位上“亦工亦农”的摇摆正显现出职业分化上“非工非农”的徘徊,长此以往。不仅阻滞务工农民向城市市民、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等社会角色的分化过渡,更会对农村社会的彻底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水平提升带来重重牵绊。只有可以自由迁徙、自由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产权明晰的土地,才能与资本结合,进行生产活动。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村居民束缚在集体土地上,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使农村大量土地、劳动力处于市场之外,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也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教育与从业衔接的必经环节,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职业农民的根本途径。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如荷兰只有27万农民,却有120所初级以上的各类农业职业技术学校,90%以上的农民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正因为如此,荷兰仅有201万公顷土地,每年出口农产品约250亿美元。而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发展滞后、体系不全、长期低迷。一是教育目标偏离农村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以满足城市需求为标准,在教育机构的设置和教育目标的确定上缺乏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思考。往往以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为蓝本,机电维修、电器设备、电焊等几乎成为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必备专业,缺乏农业类的专业设置,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断为城市建设输送人才,而满足不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对技术的需求。二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单一。目前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采取全日制课堂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缺乏现场的职业技术培训。三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费用过高。英国成人教育费用的70%由政府提供;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费用达600亿美元;而我国财政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不超过教育总经费的5%,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就更少,不超过2%。因而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成为创收机构,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掏钱的教育。四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一般不设在农村,增加了农民求学的难度。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主要有职业中学、成人教育中心、农技推广站,职业中学和成人教育中心一般设在县城,只有农技推广站设在乡镇。这样,由于农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加上交通、通讯不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集中接受教育和培训存在很大的困难,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功能的发挥。
四、培育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
1、观念先行,为职业农民产生提供思想保障。农民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的职业农民,思想观念必须现代化,塑造农民现代的精神品质。没有农民从心理、思想、态度、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型,任何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制度安排都将发挥不出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职业农民的根本标志。首先,职业农民要树立自主意识。职业农民需要把主体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被动地寻求生存,更要追求自我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引导农民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方式,从思想观念上适应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要引导农民转变其缺乏主体意识的思维定式,改变传统的顺从人格,培养自信、创新、进取、开放、独立的精神,追求自主与自强。二要树立市场意识。经营能力是职业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生产经营要依靠准确的市场信息科学决策,适应市场变化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最大利润。职业农民要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学习市场经济理论、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懂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均利润率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自觉按照市场的需求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从种什么到怎么种、怎么销,都要围着市场转。三要树立科技意识。以知识观念取代轻知观念,从“不需要文化照样可以种田”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重视技术技能,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产品品质和经济价值。四要树立发展意识。处理好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在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适度改善家庭生活的同时,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突出职教,为职业农民产生提供教育保障。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为适应这种新趋势,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新的职业农民。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农业生产者,还要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经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成为人才培训的有效方式,还应成为新技术、新品种研发的基础保障,成为职业农民发家致富的智力支持,成为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科技武装。农村职业教育要“突出一个目标,突破三个局限”。突出一个目标,即:突出培养职业农民这一目标。突破三个局限,即:突破产业局限,全方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破空间局限,既为农村服务,又为城市服务;突破时间局限,既为当前建设服务,又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储备。要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打破区域、部门、城乡、学校界限,学制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以
适应农村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要加大投入力度。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农民培养的摇篮。是繁荣地方经济的技术主力。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要给予免税等政策性照顾。另一方面,要加大财力投入,特别是软件的投入和多媒体硬件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互享。要拓宽专业设置,不仅要办好直接为农、林、牧、渔业服务的专业,还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发展适合县域企业、县域经济以及第三产业需要的各类专业,使专业设置由农业产业向非农产业延伸。要完善教学内容。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紧密相连,突破国家统编教材的束缚,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要突出实践环节。如把示范园、龙头企业作为教学现场,采用实地考查、现场讲授、问答授课等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与乡镇企业联合培养农业实用性人才,形成校内学习、校外实习、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学校——企业——农户”的新型办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季节和当地实际适时向职业农民讲授相关作物的种植技术要求,以培训基地(示范园、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教学和指导农民观察、实地操作,使职业农民掌握各种技术。
3、创新机制,为职业农民产生提供制度保障。要想使职业农民成为农村的主流职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职业农民产生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一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职业农民的形成,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减少农民。只有农民不断非农化,相当比例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乡村才会有多余的耕地用以扩大种养规模,实现规模经营,保持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平衡。农民走向职业农民的第一步是可以自由流动自主择业,这就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户口定终身、只有迁徙没有转移(即离乡不离土)的户籍制度,建立起可以自由流动、城乡统一、迁徙自由、有利发展、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现行土地制度是职业农民形成的一大障碍。过去城乡相分离,城里人走不进农村,农民难以进入城市,根源在土地。因此,要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土地有效集中、高效运转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土地置换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解除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推动土地经营向集约化发展。三要创新投入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要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一条城乡统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
4、示范带动,为职业农民产生提供经验保障。培养职业农民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法、德、英、美、日等国都分别根据本国实际,通过出台法律法规与奖励政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投入足够经费,以核心农户为重点开展农民创业培植等措施,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从80万农户中筛选出15万个核心农户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并使之成为“新村运动”和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日本政府1999年制定的新农业法中明确提出。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的核心是培育有活力的专业户,并在农村推行了一整套职业训练制度,建立全国性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实验网络。法国有925所农业院校,在校学生17.4万人,每年还有10多万农民接受职业培训。其农业教育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三个部分。农业教育所包含的学历和资格证书主要有: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农业职业学习证书、农业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农业技术高中会考证书、农业技术员证书、高级农业技术员证书、工程师文凭、学士文凭和博士文凭等层次。我们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民职业化之路。一要重点培养能人大户。应大力突破以往“普惠型”的农民科技培训做法,有重点地选择农村种养大户、专业户、打工返乡户、经济能人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科技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农民群体作为培植对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要用法律、政策促进职业农民的培养。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对他们接受农业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作用。将职业农民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如美国的《摩雷尔法》(1862年)、《职业教育法》(1963年),英国的《技术教育法》(1889年)、《职业教育法》(1947年)和《农业教育法》(1967年)。三要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培养职业农民。注重培养农民创业的各种技能和经营管理的能力,注重经营方式由个体型向产业型转化,使农民具有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