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改革开放的文化效应

2009-06-29

理论导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产业改革开放

颜 旭

摘要:30年的改革开放既给我国带来了经济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巨大发展:促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使我国的文化发展融入了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话语环境,唤醒了人价值理性的回归,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文化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3-0050-03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给我国带来了经济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促进了文化的深刻发展。认真剖析改革开放的文化意义,对于促进改革开放的健康进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从我国国情、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进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人们的价值追求、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和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政治、法律、道德等集中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逐渐形成,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成为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过程中,面对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文化的需求,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们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领导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调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创造性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首要的基本问题,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始终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构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发展要求;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目标。从而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新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拓展到更广的领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智力保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了空前广泛的影响,使人民摆脱了那些陈旧过时的思想禁锢。产生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在文化心理空间的拓展上。人们开始彻底摆脱那种把社会主义文化看成人类唯一进步的文明,把中国的生活方式看成唯一正确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心理,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世界的多样性,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了愈来愈强烈的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心理。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人们逐渐变得辩证和科学,逐渐学会把外来文化中那些具有全人类共享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先进文明成果与外来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加以区分,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排斥,从而为外来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也受到了有力的冲击和荡涤,一些诸如自主、竞争、公平、效率、民主法制和开拓创新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不断被人们所认可。与之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精华也获得了创造性的转换并显示出生机和活力,不断融入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精神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之中。

二、融入了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话语环境

对于文化全球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做了清晰的预言。他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广泛开发利用为标志的高新科技革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推进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和广度。全球文化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媒体。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吸收。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框架与宏观机制。但对于中国来说,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我们选择的是批判和排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的是主动面对、积极参与。中国积极参与的文化全球化实践,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在新的历史阶段仍然保持自身的吸引力、引导力与说服力,就必须融入新的国际话语环境,对文化全球化作出积极的回应。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对文化全球化作出了科学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地位的提升,以往由西方国家占有绝对话语权的文化全球化浪潮逐渐突破西方中心论而进入到多元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全球化在本质上肯定了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承认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合理性。这无疑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新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一个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新的文化创造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构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有两重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转变由采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所积淀形成的价值信念;二是批判20世纪以来统治中国人的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模式。更新中国人的价值信念,批判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启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植入现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之中。其效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丰富了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植入现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之中,则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与当今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提高到了时代的高度,构成了中国新文化创造的基础和核心。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图式。各种文化的命运将由其开放、兼容和更新能力的强弱决定。“文化的开放兼容是全球化时代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水平,实现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发展的普遍形式和规律。”我国的文化发展,需要遵守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开放兼容规律。把文化发展同文化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互动联系起来。面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积极回应:“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趋势、发展规律和总体要求。“三个属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本质。无论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整合的结果。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彰显了文化奎球化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趋势。文化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共同参与世界竞争。贯串两大社会制度较量核心的是意识形态的较量。“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和斗争,大量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在两大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西方发达国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凭借其发达的信息技术占据主动地位。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以及盛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正在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我们党始终强调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掌握文化全球化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能够以坚定的政治导向为策略,保证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唤醒了人价值理性的重新回归

恩格斯认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和生存境界。人是文化的根本,人是文化的主题。离开人的历史和文化都将是空洞的字眼,这是人类理性发展至今为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在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文化的政治功能。弱化文化的人文内涵,其最终结果是人在文化发展中终极价值地位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应时代要求的旨在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建设方针。

坚持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为人民服务指导方针的深刻内涵。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此认识,为人民服务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但我们必须看到,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个文化范式,还是一个利益范式。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即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其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利益。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我们经常将为人民服务理解为一种道德追求,而忽视了其中的利益要求,空喊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只讲精神追求,不讲物质利益,使精神追求和物质利益处于游离状态。明知不能而为之,结果只能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和人民群众建设积极性的严重挫伤。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在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上,也由过去的抽象化转向具体化,由精神满足向精神和物质并行满足转变。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把人民及其利益作为观察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一再告诫全党,要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得更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衡量一切是非得失的标准。江泽民也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鲜明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高度出发,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党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把人当作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来研究,反对抽象的、非历史的人学观。他强调:“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江泽民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出发,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全面发展与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即外在发展与内在丰富的高度统一。他认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尽快

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进一步深化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具有终极意义,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政治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文化发展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到了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存在方式去抽象地讨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只有通过并借助文化产业这样的媒介系统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存在和有效传播。在文化产业的所有形态的运动中,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是通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于人的精神消费需求,影响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改变人的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可以说,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化的意义载体像文化产业那样迅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推动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文化产业使得时间和空间作为阻隔文化传播的自然力量失去意义,而且使得零时空跨越成为现代文化传播重要的战略资源力量。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般地满足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而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是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的主导权的争夺。

我国的文化产业始于改革开放之时,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发展道路的结果。在长期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我国的文化建设及其产业形态走的是一条福利性的国家文化事业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融入现代世界体系,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大。文化无论是其存在方式、存在形态,还是文化的传播手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深刻感受到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这种深刻的文化变革,感受到这种文化变革力量的存在对现存文化观念、文化制度和文化秩序的冲击与威胁。因此,适时地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把它写进党的政治决议,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把广播、电视行业列入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2000年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党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12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5%。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其成为我国文化发展和实践的重要阵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的重要媒介载体,成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所涵盖的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领域,无一不是文化生产的范畴,是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它所生产的报纸、杂志、影视作品、网络等物质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它所指向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应对文化全球化冲击,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当今社会,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主动性、大众化的要求就无从落实和体现。

责任编辑:秦玉珍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文化产业改革开放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文化产业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