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与翻译中的意义选择
2009-06-29席艳
席 艳
摘要: 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它有助于意义的提取,使翻译中意义的表达更加清楚明白。本文以价值观念、成语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四个方面为例,说明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中词汇意义选择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文化语境翻译意义选择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表达相同的意义时所使用的词汇也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文化对词汇意义有很大的影响。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词汇的意义是由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赋予的。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由于生产、生活、交流信息等的需要给予了词汇不同的意义,而这些词汇的意义通常与他们生活的文化环境相联系,所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2.语境和文化语境
近年来,对语境有着各种不同的界定: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把“语境”划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对“语境”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韩礼德(Halliday)提出了“语域”(register)的概念;我国著名修辞学家王德春教授说:“什么叫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对翻译过程中词汇意义的选择和提取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忽略对语境的考虑就可能会造成对源语所表达意思的理解不充分,使译文不准确。
什么是文化语境?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黄国文(2001:124)给文化语境下了这样的定义:“每个言语社团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
在语言使用研究方面,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境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的概念。Gumperz(1982)指出,“粗略地说,语境线索是语言形式的任何特征,它有助于标示语境预设”(转引自任绍增,2003:251-257)。文化语境包涵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这些文化语境都可以成为文化语境线索影响着翻译过程中意义的选择。
3.翻译和文化语境
当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时,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是文化的一种翻译。不同的译者对翻译有不同的定义,奈达认为“翻译是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际活动,译文的语义最终取决于听者或读者以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为导向而对文本的理解”(Nida,1993)。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张培基,1983)。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创作活动,起着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作用。要想做到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就要求译者不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例如:在中国人心中“猫头鹰”是不吉利、死亡的象征,而西方人则认为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往往被看作福禄的象征,而西方人则把“蝙蝠”和邪恶、黑暗、吸血鬼等联系到一起,相同的词语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文化语境对译者理解源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译者在译语中找寻恰当的意义奠定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紧密联系文化,选择出最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源语意思,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文化语境对于翻译中词汇意义的选择起着限定性的作用,文化语境有利于词义的推断,使翻译中词义提取更加明确。
4.文化语境与意义选择
苏姗·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转引自包惠南等,2004:9)因此,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在翻译中,译者要尽量避免在两种语言中盲目寻找词语表面指称意义相同的、看似对应的词语来互译,这容易造成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译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不一致。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化语境对翻译词汇意义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从价值观念、成语典故、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四方面为例说明文化语境对翻译中意义选择的影响。
4.1价值观念与意义选择
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对文化的一种反映和表现,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与汉语中的“个人主义”从字面的指称意义来看,可以说没有什么差别。而事实上,这两个词语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却相差很大。在中国,人们崇尚集体主义、一心为公的精神,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在西方,人们重视个性的发展,把“个人主义”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形式,因此“个人主义”是“积极进取”的同义语。下面的句子就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直译。
(卢嘉川)“但是,你这些想法和作法,恐怕还是为了你个人吧?”
道静蓦地站了起来:“你说我是个人主义者?”(杨沫:《青春之歌》)
(Lu Jiachuan)“Are you sure your thoughts and wishes arent determined by personal considerations?”he asked.
Daojing sprang to her feet,“Do you mean that Im an individualist?”
如果按照这种译法,西方的读者就会对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根据文化语境,考虑到价值观念对词语意义的影响,把上面的“个人主义”翻译成“egoist”(自私自利者)更为贴切。这种翻译中的词语的选择正是利用了“个人主义”和“individualism”提供的文化语境线索,这一语境线索激活了译者对词汇意义的选择。
由于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西方人们对相同事物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也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而在西方“红色”会让他们想到暴力、流血。正是这些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中结合文化语境,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在译语中选择不但具有相同字面指称意义,而且能够准确表达源语文化内涵的词语。
4.2成语典故与意义选择
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思维、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和共同之处,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成语典故有时也几乎是对应的。
如:“混水摸鱼”译为fish in troubled waters;“一箭双雕”译为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在翻译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时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文化语境对意义没有严格的制约作用。但是,有些成语典故和其产生的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脱离了文化语境,读者根本就不知所云。
汉语中的“画蛇添足”、“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拔苗助长”等很多成语典故如果直译成英语,西方的读者将无法理解。如果将“画蛇添足”译为paint the snake with feet,当西方读者读到这样的句子时,就会觉得一片茫然。为了处理这一矛盾,译者就要灵活处理,以文化语境线索为切入点,找出在文化内涵上与该成语表达意义相一致的意义。在西方人的心中,百合(lily)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假如给百合涂上颜色,那么无疑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所以“画蛇添足”最恰当的译法就是paint the lily。同样,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如:crocodile tears,Gordian Knot,Achilles heel,meet ones Waterloo,如果忽略文化语境,中国读者就不能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为了更好地让译语读者理解源语信息,译者可以利用文化语境,在汉语中找到与其内涵意义相同的成语,如我们可以用“猫哭耗子——假慈悲”来翻译crocodile tears。
利用文化语境来选择意义,不但可以忠实地表达原文意思,而且可以把译语的文化内涵更形象地传达给读者。由此可见,文化语境可以使翻译过程中意义的选择更准确,让译者和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语言要传达的信息。
4.3宗教信仰与意义选择
宗教信仰,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国家。中国的传统宗教文化是佛教,由于人们长期受到宗教文化的耳濡目染,因此,语言中就出现了很多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词语。
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借花献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My God!”、“God bless you!”。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与God有关的表达:“Man proposes,God disposes.”;“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God speed you!”;“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When God would destroy a man he first makes him mad.”。
下面是四位翻译大家对《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第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的不同译文:E·赫德森的译文是“to train for a saint we know is best”;霍克斯的译文是“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王际真译为“We all envy the immortals because they are free.”;杨益宪译的译文是“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白靖宇,2000:113-118)对上面四种不同译文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前两位译者分别把“神仙”译成了“saint”和“salvation”,后两位中国的译者就翻译成了“immortals”。原文中“神仙”本是道教的概念,是对能够长生不老之人的称呼。由于前两位译者是受到基督教传统影响的西方人,这种文化语境线索就为他们翻译中选择“saint”和“salvation”起到了激活作用,所以就将带有道教概念的“神仙”一词转化为带有基督教概念的“saint”和“salvation”。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在翻译《红楼梦》(The Story of the Stone)第六回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译成“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他把道教中的“天”转化翻译成“God”也是同样的道理。
4.4民族心理与意义选择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衍变发展过程中,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包惠南,2001:19-20)。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民族心理,在翻译过程中民族心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翻译中词汇意义的选择。
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向来以谦虚为美德。在语言表达中总是以贬低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赞美别人的目的,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赞扬也经常回答说“哪里,还要继续努力。”“过奖了!”“不,不,没有您说得那么好。”,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自谦的民族心理。
正是这种自谦的民族心理,于是汉语中出现了很多英语中没有的自谦词汇:“敝人”、“小人”、“下官”、“小民”、“草民”、“民妇”、“愚生”、“小的”、“贫道”、“贫生”、“奴家”、“贱内”、“小女”、“犬子”、“寒舍”。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强调自我价值,没有汉语中诸如此类的谦语词。他们对于别人的称赞会欣然接受,往往以“Thank you!”“I am very glad to hear that.”等表示感谢的话来回答。
面对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文化语境线索,寻找适合各自民族心理的词汇在源语和译文之间进行转换。
如:贾珍感谢不尽,说:“侍服满,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曹雪芹《红楼梦》)杨益宪、戴乃迭将此句译为:
Chia Chen thanked him warmly and promised,“When the mourning is over I shall bring my worthless son to your honorable mansion to kowtow his thanks.”And so they parted.
在此处的翻译中,译者就是受到中国这种自谦民族心理线索的暗示,所以在选择词语时用了“worthless son”和“honorable mansion”。然而相同的原文,如果让西方译者来译,按照他们的民族心理特征,他们可能就会将“小犬”和“府”直译为“my son”和“your house”。
5.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和载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而翻译就是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源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然后用译语中的文化信息将源语中的信息重新进行编码(Susan Bassnett,2004:23)。在此过程中,文化语境线索潜移默化地指导着译者对词汇意义的提取和选择,使意义的选择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方利红.文化语境下的英汉习语翻译[J].洛阳大学学报,2007,(1):68-71.
[7]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任绍增.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3,(4):251-257.
[9]王金娟.文化语境与翻译[J].上海翻译,2006,(2):52-54.
[10]吴军赞.从文化语境的角度看英汉习语翻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6-129.
[1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