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让孩子喜欢阅读
2009-06-29瞿荣影
瞿荣影
【摘要】在早期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方法。家长应当积极配合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让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持续,习惯得以巩固,方法得以运用。家园共育,真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引导幼儿运用一定的阅读能力在生活中阅读,阅读丰富多彩的生活,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关键词】 阅读;能力;发展
The homeland altogether nurtures lets the child like reading
Zai Rong-ying
【Abstract】 In the early reading education process, the teacher must display the leading role fully, effectively stimulates and raises baby's reading interest, raises the good reading custom and the basic reading method.The guardian must coordinate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work positively, lets baby's reading interest obtain continues, the custom can consolidate, the method can utilize.The homeland altogether nurtures, raises baby's reading ability truly, guides the baby to utilize certain reading ability to read in the life, reads the richly colorful life, has a richly colorful life.
【Key words】Reading ability development
早期阅读就是早期的文学作品或儿歌教育,是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阅读是以书面语言为对象的,但幼儿尚未具备阅读文字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图画故事进行的。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画面之间前后有联系,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图画故事的意义。从幼儿的思维特点来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早期文学作品或儿歌的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艳,活泼有趣,深受幼儿喜爱,很容易被幼儿接受。
如果说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和教育者接受,而阅读能力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婴幼儿的特点不能独立阅读,怎样保持轻松愉快的让孩子接受阅读,家长怎样参与,幼儿园怎样配合呢?我有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借鉴一下:
1. 幼儿园中阅读兴趣的培养
早期阅读能力特指学前期儿童所具有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正确的阅读习惯、初步的阅读方法和粗浅的感悟能力以及在阅读过程产生识字的兴趣。
1.1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也明确提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在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善于唤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发展阅读活动。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如:大小不同、内容不同的图书,自制的布图书,自编的画报,师幼共同搜集整理的剪报本等。另外,还可以放置一些小纸偶、头饰、各种不同的道具。在阅读区的周围墙壁上张贴一些图片、提示安静的标志来创设一个丰富、适宜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新书前,教师应向幼儿介绍新书的内容,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了解书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发展经过等情节,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2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只有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懂得书籍是自己的好朋友,才会爱惜图书,教师应该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如:看书时坐姿端正,距离适当,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触摸书、不在阳光下看书,不用唾液湿润手指去翻书;看完书主动放回原处;专心读书,保持安静,善于倾听。教师还要带领幼儿经常检查图书,发现破损的应及时指导幼儿修补图书,逐步培养起幼儿爱书、珍惜书的情感。只要将这些渗透于平时的早期阅读活动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与实践,会给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阅读书籍,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1.3 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技能。
早期阅读教学中,以那些图多字少的图画读物为主,必须让幼儿明白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翻,在一个个阅读教学中,让孩子亲自感受“图画书就是这样由一页一页的图组成的,故事就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的连接形成的,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中有一个主人公,通常这个主人公是画面上画的最大的,基本上每一页都会出现这个主人公,整个故事的发生都跟主人公有关。”
帮助幼儿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会看画面,画和字对应起来,把字和图片连起来理解故事情节。在帮助幼儿掌握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的经验,孩子们用口语跟着老师读出故事中的字,知道是在讲故事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不想再看了。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讲过的书,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2. 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
早期阅读的培养不仅需要幼儿园的努力,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早期阅读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方能取得明显成效。
2.1 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在一个读书报告会上说,“不要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只有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快乐地成长。”
教师要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向他们宣传早期阅读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育儿的水平;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开展家访,指导家长为幼儿选购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资料,为幼儿创造温馨的早期阅读家庭环境。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在内容的选择上,小班幼儿要以情感、认知教育为主;大班科幻、想象的成分就相应多些。小班幼儿喜欢故事情节单一,有一定重复内容的书籍;大班故事情节要较为复杂,能使幼儿产生种种思考,作出推测,提出质疑等。小班的文字要句型短小,语意清楚,避免一句话中出现多个意思;大班的句型就可以适当加长,在一个句子中可以出现转折、递进等不同的语法表现形式,丰富幼儿对书面语言的阅读经验,培养其对语法的敏感性。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我们才能使早期阅读教育落到实处。好的阅读材料才能得到孩子的喜爱,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发掘阅读材料文学价值之外的教育意义,真正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阅读能力。
2.2 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形式。
材料选定之后,亲子间可以开始阅读,共读只是一种形式,如果孩子太小无法阅读时,可以由大人用说的、用念的替代,父母应选一些情节单纯、故事短的故事书或是图画书给他,并且在旁陪他一起看书,讲解书里的内容给他听,使孩子在无形中潜移默化。
孩子到了四、五岁时不再完全依赖图画,文字、情节、人物均可增多,故事要更活泼、有趣,而一些他不完全熟悉的事物也会给他带来新鲜感,父母在陪读时不必照本宣科讲述,而未讲之前可以让他自己(看图说故事), 或讲完让他重述一次,或问几个相关的问题,训练他们说话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鼓励孩子将他熟悉的故事大意讲给大人听,这样做,一则能看出孩子的吸收力,再则亦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孩子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康金超《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意识、习惯和能力》教育部
[3] 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江苏教育出版社
[4] 周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5]《浅谈对早期阅读教学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儿童教育网
收稿日期:20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