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
2009-06-29高作哲
高作哲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应以学生为主,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作为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唤醒;主动;参与;实践 ;互补
Talk the student's corpus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ce study
Gao Zuo-zhe
【Abstract】The basic point of departure of information technique teaching should regard student as principle, exaltation teaching quality is point, we not only need to make student study knowledge and basic technical 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thinking ability, also want development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 develop a good study habit, this is a teacher should thinking of problem.
【Key words】Awaken;Active;Participate;Practice;With each other repair
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应用所学,在学
习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参与,智力、情感、社交、身体全方位投入。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
1. 创设问题情境,促使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诸如生活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阶段的信息课整体而言不难只是实践性强,如果强迫他们学习一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理论,无异于对牛弹琴,往往容易扼杀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对信息课产生畏惧、反感的心理。倒不如由“趣”入手,利用他们对各种事物均有好奇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让他们在娱乐、游戏、学习中接触信息课,逐渐使其产生好感,发生兴趣,让他们觉得电脑确实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帮手、好老师,自己喜欢与电脑打交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常规教学方法中由浅入深的基本顺序,每章节都精心设计、制作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在教WORD中自选图形时,展示了一组用自选图形绘制的作品,结果一下子产生了“轰动”。真好看,怎么做,于是我将图形分解,原来都是那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学生觉得不神秘了,而表示:“我可以画这”,“我可以画那”……然后大家自主做出各种各样的多彩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急切地想从实例中提炼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点燃求知的欲望,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精心制作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乐学,乐知的主动学习,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使用电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讲究实用,促使主动发展
计算机说到底是一种工具,要鼓励学生把这种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掌握这种工具时可通过多种途径而以玩促学是最符合学生的一种最有效途径。我们在学习某种知识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是学生积极的主动参与,提高效率。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条件,学生一旦对某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某种意义上说,他能够做好这件事情。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科,如果用好的教学方法构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对以后的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能够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觉得,从“玩”入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学生,如果硬生生的告诉他们,计算机怎样怎样重要,同学们要怎样怎样学习,一般不会有什么效果。相反,如果给他们一些有吸引力的事情去做,即使什么也不说,他们仍然会喜欢上这门课。在给学生上课时,我从网上找到一些有趣的动画,一些有趣的图片,利用网络教室给学生们看,告诉他们,学会了使用电脑,就可以自己去找这些东西。然后又下载一些练习打字的游戏如金山打字软件,告诉他们怎样玩,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自己试着用鼠标、用键盘上的方向键等等,他们不仅练习了如何打字,还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他们因兴奋涨红的笑脸,看着他们因新奇发光的眼神,我知道,我以后的应该怎么教了......
3. 指导学生操作,促使主动实践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师要提供机会,指导学生操作,在操作中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并主动的获取知识。
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才能熟悉计算机各项操作,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如同人的身体的成长一样是机体自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但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另一个颠倒和角色错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填鸭”,课堂的“满堂灌”、“一言堂”,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当成了一个个简单的容器,可以任意灌注,任意填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教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而学生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却被白白地闲置和浪费,教师则由于寡不敌众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一堂课下来老师光讲也不行,最终要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就要从练习中来获得。从练习中自己也能看出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完善。教师在这时要起到适当的指导作用,辅助学生来把所学转化自己的本领。运用《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希尔伯曼著)中的理论:
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
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
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
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对于我教过别人的东西,我会掌握。
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帮互助,这样他们会受益匪浅。
4. 组织学生讨论,促进主动探究
课堂讨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讨论能集思广益,思维优点得到互补,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组织讨论;在新旧知识联系处进行讨论;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进行讨论;在发现和概括规律时组织讨论等。
在教学完成后,学生的练习或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同学之间合作讨论交流。倾听别人的不同思路有助于开阔思维,锻炼自己的思维。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如同人的身体的成长一样是机体自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老师给各组安排好任务:每组平均几个题,看看学生不会的题,各组之间是否能解决。能解决的就让会做的组帮助不会的。最后那些不会就由老师来解决。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他们当了一回小先生。老师少讲、精讲了。学生多练了。与以前那种教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而学生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人力资源却被白白地闲置和浪费,教师则由于寡不敌众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之,激活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的学习条件和教学情境,变学习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也将是人们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更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充分体验了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美国 Gary R.MorrisonDeborah L.Lowther 著
[2] 《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希尔伯曼著
收稿日期: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