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
2009-06-28郑双丽
郑双丽
摘要课堂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对演示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演示方式,以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课堂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然而,当前很多学校的物理演示实验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重视不够。高中物理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有的甚至认为演示实验纯属多余,学生只要会动笔实验就行,由而“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等论调大行其道,贻害无穷。其二,方法不当。部分老师在演示实验时包办一切,漠视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学生完全得不到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还有的老师过分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操作。上述做法都无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本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现状,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对演示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演示方式,以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1 物理演示实验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探讨
在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和巩固新课的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探讨和建立以演示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那些地方让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想方设法开设一些直观、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很好的发挥作用。
2 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进一步完善以演示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
利用常规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而物理课本中许多课堂实验无法用常规仪器、教具进行演示的。
3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演示实验,使以演示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与现代高中教育相适应
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高中教育的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有大量的验证性实验,虽然这些验证性实验能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得不到锻炼,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知识能力还有限,还不能自行探究物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演示实验,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渗透理想思想,启迪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物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方法。
4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注意事项
4.1不能以课堂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分组实验,要将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只有将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多角度、全方位地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2课前准备要充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
有的教师轻视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犯了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4.3操作要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4.4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5学生要参与和配合
新课程提倡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式或开放式教学,因此,在演示实验中,教师除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外,还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操作,既使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又使未参与的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4.6演示实验现象清楚
演示实验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以上论述表明,如果运用得法,演示实验教学的确能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转变刻板、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能动作用,以便更高效了解和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