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发展非物质遗产
2009-06-28张芳芳
[摘 要]东北大秧歌是深受东北人喜爱的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表演艺术,多年来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最近正式被中国非物质遗产委员会认定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的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国家层次的肯定。如何使这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东北大秧歌 地方特色 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张芳芳(1977-),女,汉族,辽宁朝阳人,朝阳县文化馆摄影部主任,从事民间文化的采集与研究工作。
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战胜自然和同类的武器。而艺术则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民族有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同样,不同的地区也会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其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的艺术流传过程中,舞蹈表扬形式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而且在重要的节日中进行表演。东北大秧歌作为中国非物质遗产,它很能将东北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东北人粗狂豪爽的性格表现出来。
东北大秧歌是产生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被称为东北的“土特产”,它的音乐优美明快,舞蹈张扬亲和,表演样式繁多,内容明快诙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支绚丽夺目的奇葩。近年来,在东北地方文化部门的推动下,特别是近期热播的影视剧和国庆晚会的表演上,东北大秧歌无不成为表现人民高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最佳表现形式,这使得东北大秧歌艺术的流传更加广泛,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东北大秧歌艺术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更深入的研究。本人就职于朝阳县艺术馆,长期从事对东北大秧歌艺术研究,在此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以供大家商榷。
一、东北大秧歌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特色
东北大秧歌是东北地域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形象代表,它直接体现了东北人民质朴爽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反映出东北人民的文化观念和美好追求。正是在东北特有的文化滋养下,东北大秧歌艺术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性格。
东北大秧歌是在东北群体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棒子的艺术舞蹈形式。它以群体悟到为表现样式,通过服饰的变换来反映不同的主题。这种基本形式的确定,应该说是东北固有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促就的。东北无霜期短,农事生产以一年一茬收获为主。这使得人们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娱乐活动。通过大家群体的表演不仅可以增进邻里的感情,还可以表达节日或者丰收的喜悦心情。由于东北大秧歌简单易学,在盛夏时节各种广场上都能看见人们尽情舞蹈的盛大场景。
东北大秧歌的音乐主要取自民歌小调,同时也引用和借鉴了其他音乐成分。东北大秧歌音乐之所以多取自唢呐、锣、鼓的节奏形式。东北大秧歌的基本结构是以人物表达扭来扭去,表演热情活泼。它的表演参杂了曲艺,戏曲,歌舞,杂技等多种成分,这使得东北大秧歌的艺术属性模糊不清,难以确定,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人人转具有了不同与一般的艺术表现特征与风格,并由此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东北大秧歌形成了形式活泼,火爆热闹,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表现内容简捷而又丰富,在单位时间内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能够为全国各地大多数观众所接受。这些特征正是东北大秧歌艺术能够经久不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东北流传这这样一俗语,叫“要想节日过得好,秧歌表演少不了”这就充分体现了老百姓对东北大秧歌的喜爱程度。
二、东北大秧歌艺术可以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
(一)形式多样,内容新颖。
只要看过东北大秧歌表演的人都知道东北大秧歌的演员都很注重全面的发展自己的表演才能。比如年龄较大的老人他们通常在节奏舒缓的音乐起群体舞蹈,不紧的能够健身防病,而且还曾进了老人们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再基本秧歌边沿的艺术形式上,还加进了许多绝活。如跑旱船,背歌,顶大帆等等,这可都是杂技里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可以得到大家的喜爱,不断的继承发展。
(二)场面壮观,烘托气氛明显
现代社会,人们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在工作之余去欣赏文艺表演,一方面是为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想放松心情,让自己忙碌一天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得到彻底的放松。东北大秧歌这样的表演方式恰恰符合了大多数人的欣赏口味。由于秧歌表演的舞蹈形式易于上手,只要你参与进去,就会被浓浓的东北风情所感染,在一阵音乐舞蹈之后,人们的压力不仅得到释放,而且还增进了人们的感情。东北大秧歌的舞蹈热烈,通过这一运动大家可以锻炼体魄,活跃身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活动的最佳形式,它不受场地和七彩的限制,而且表演成本很低,是东北地区最常见的文化艺术形式。
三、发展东北大秧歌艺术的几点思考
如上所说,东北大秧歌艺术作为东北地区的最具代表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其他表演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问题所在。东北大秧歌是由农业文明生发出来的艺术形式,在新形势下,东北大秧歌的受众结构也愈加复杂,随着观众的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他们对东北大秧歌艺术的欣赏需求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有原来只是欣赏群体场面的热烈,转向要求在东北大秧歌中如何表达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坚持群体化的艺术风格,正确把握东北大秧歌艺术的发展方向。
东北大秧歌自诞生之初就是群体性表演,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一突出特色必须保持,这一风格能够更好表现出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与此同时作为艺术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大秧歌的文化内涵,不仅要有神话的故事在里面,还要加入抗战题材的内容在里面,这可以更好弘扬这种非物质遗产的独特价值,也能加深其它地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提升东北大秧歌的艺术影响力。
(二)全面提高东北大秧歌艺术从业者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
东北大秧歌目前还只是群众的自发集体参与,为了使这一文化形式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文化管理部门应该让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参与到这一活动之后,这不仅可以是东北大秧歌的艺术形式得以丰富,还可以是我们的艺术工作者更好找到文化的灵感。结合自己的体验,在推进东北大秧歌的发展和创新道路上走的更远。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东北大秧歌会吸收更多的艺术形式,能让更多地区的人了解和熟知东北大秧歌。
总之,发展东北大秧歌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发掘民间艺术特色建设地域文化的需要,只要我们坚持艺术创新,不断促进东北大秧歌艺术的自我完善,努力繁荣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东北大秧歌艺术就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鸿隽。文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2]李书华。文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