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另类现象审视国内新闻传播之走向
2009-06-28李雯
李 雯
[摘 要]本文从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新闻从业者三方面概括了目前新闻实践中的种种另类现象,指出它们的出现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背离,并由此判断国内新闻传播的娱乐化、商业化发展将进一步深入,而广为业界看好的民生新闻也将发生分化。
[关键词]另类新闻传播 娱乐化 民生新闻 商业化
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浙江省传播学会立项课题,项目编号:ZJ08Y13
近年来,随着受众口味的频繁变化,以及各种传播媒介在新闻领域内竞争的白热化,创新性的新闻活动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量反传统、反主流的另类新闻现象开始活跃起来,尤其在一些地方性媒体上,已然呈迅速蔓延之势。笔者认为,此类尝试不仅是对以往传统新闻观念的突破,由此更可以对国内新闻传播未来发展的趋势窥豹一斑。
一、对另类新闻现象的界定
所谓另类,在2001年版的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笔者所陈述之另类新闻现象是指与传统、主流、常规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背离的新闻现象。必须指出的是,“另类”可以意味着创新或超越,但有时,另类只是主流之外的不和谐音,是边缘行为、反叛行为为争夺眼球而进行的尝试。因此,另类并不等于“新”和“好”,另类新闻现象应引起业界和学界的警惕。
国内大众新闻媒体几十年来的新闻实践基本基于以下几种对于新闻及新闻活动的认识:第一,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1];第二,社会主义新闻媒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奉行的是一种“新闻有益论”的新闻价值观;第三,新闻要让事实说话,真实、全面、客观、准确是它与其他体裁最重要的区别;第四,在新闻媒体的各种功能中,提供信息是首要功能,除此之外,舆论监督和政治宣传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而娱乐功能通常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并且绝大部分由非新闻类栏目来承担;第五,新闻工作者是一批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道德水平的职业工作者。既然“另类”是非主流、反常规、颠覆传统的事物,那么另类新闻现象必然对以上观念形成一定的挑战。以下,笔者将从新闻内容、形式以及新闻从业者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另类新闻实践目前的具体表现。
二、新闻传播之另类实践
另类的新闻实践最直接的反映在新闻内容的边缘化。近几年,新闻报道中另类题材的增长非常明显。用百度新闻搜索引擎,输入“另类”二字,立刻可以找出近期的六十多万条内容含有“另类”的新闻。更有一些网站开辟出专门的“另类新闻”版块,其中多是这样的新闻:《4名南非美女轮奸22岁帅哥,并称欢迎来艾滋世界》、《英国新款烫衣板面市,一旦受热即见裸体美女》、《女作家坐台激起风波》……到年底的时候,一些网站甚至推出各种各样的“另类新闻大盘点”、“十大另类新闻”等栏目。如果说,新媒体的包容性、开放性使得其间铺天盖地的另类内容理直气壮,那么,在传统新闻媒体中另类新闻的蔓延恐怕要令一些人瞠目了。尤其是在某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一条记者送醉汉回家之类的缺乏新闻价值的内容竟可以播上两三分钟。还有一些新闻节目经常选择为群众帮忙类的选题。比如,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专门为那些向节目寻求帮助的观众服务。一个观众火车票不慎撕破,帮忙记者立刻帮他向火车站咨询能否上车。虽说为人民群众服务体现了新闻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新闻节目过量充斥此类内容时俨然将自己的角色变为了私人服务机构。
也有一些新闻擅长从常规的题材中开掘另类的角度。比如浙江某处接连有几处楼房的玻璃被人打碎,肇事者未被拘捕,电视新闻就请专家来分析并演示,究竟什么样的工具、离多远的距离才能把那些玻璃打碎。在分析过程中,把世面上找得到的“凶器”一一展示,并详细的讲解哪里能买到,怎么样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等等。这些另类的报道角度不仅宽慰了新闻媒体创造“独家新闻”的迫切之情,也造就了一批麻木、庸俗的悲哀受众。
另类的内容当然要配以另类的形式才更具表现力。传统新闻节目追求的是给观众一种理智、客观、权威的印象。而另类的新闻节目则努力消解这种印象。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用方言rap说唱的形式配上FLASH 动画作为片尾曲;湖南电视台的《新闻故事会》、四川电视台的《新闻连连看》栏目实现了新闻的彻底故事化;杭州电视台《我和你说》、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节目的主持人则穿着唐装,操着浓重的乡音,在屏幕前摇头摆手,带着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讲述新闻。当有人质疑新闻节目的客观性时,《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是这样解释的:“我想提供一个另类的,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规规矩矩的传递方式,讲到不高兴,就拍桌子啊,那又怎么样呢?那就拍吧。我那种率真装不出来,有点江湖味,有点匪气,有时候真的替大陆着急,有时候看到这事就特烦特愤怒。没办法,你不能让我客观,让我一点表情也没有,我做不到!”[2]这些新奇的元素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甚至不少受众将这些“噱头”视为新闻的“营养”,给予高度的评价。
另类内容和另类形式的出现催生了另类的、非职业化的新闻从业者。从16世纪意大利出现手抄新闻从业者至今,新闻事业一直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近年来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定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职业与“非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模特、笑星、演员担起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大任。而平民百姓则以“新闻线人”、“社区播报员”等身份扩充了新闻大军。“职业新闻线人”是21世纪的新词。它的出现主要是媒体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现状导致的。而都市类媒体的激烈竞争还在日益扩大着“职业新闻线人”的队伍。他们有的将提供新闻线索作为自己的主业,有的只作为副业。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的主要都市类报纸的热线新闻有80%左右来自线人“报料”。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报料奖已达到10000元。这些新闻线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也许对新闻业务有一定的了解,更容易深入群众,但是,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都无从考证。
三、新闻传播之去向展望
“另类”往往意味着一种背叛或者超越,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值得人们去关注。新闻传播业的种种另类表现绝对不容忽视,这些另类的元素经过模仿、沿袭、评价、改革,将会演变成新闻传播业的未来走势。
(一)新闻娱乐化向纵深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媒体产业逐步显现出娱乐化趋势。首先是娱乐节目娱乐内容悄然增多,然后是娱乐因素向其他各个领域进行渗透,而新闻娱乐化就是这股潮流不断扩张渗透的必然结果。前文所述的种种另类表现其实也是新闻娱乐化的直接体现。虽然已经有大量学者对过度的新闻娱乐化提出批评,但是,一般新闻受众对新闻娱乐化的宽容度却很高,媒体在收视率的刺激下,依然对娱乐化的操作手法趋之若鹜。由此观之,新闻娱乐化还将继续向纵深发展,它的结果将表现在至少四个方面:一,新闻形式感上的随意性提高,消解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崇拜,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代表的“严肃新闻”在受众需求的压力下将继续作出变革;二,新闻文化将进一步被轻松感腐蚀,新闻媒体的“快感革命”加速着去“沉重”的新闻改革进程,关注生命存在、思索人类境遇、维护正义、探索科学和真理的主流文化在大量的“新闻垃圾”中沉默失语,受众在“快乐文化”、“轻松文化”的熏陶下逐渐丧失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更倾向于享受新闻谈资;三,新闻的实用性、重要性弱化,欣赏性的新闻将从一般新闻中逐渐分离出来,走故事化路线,但可能偏于琐碎化,新闻价值取向则偏向于猎奇、煽情,甚至淡化传统的真实、客观等标准;四,“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新闻报道理念可能被歪曲,新闻信息传播和评论之间的体裁界限模糊,传播者以“宣扬个性”、“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使节目更加精彩、更有深度”为借口,增加传播者的主观介入程度,把意见在不知不觉中强加给受众。
(二)民生新闻栏目将出现分化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本理念,以平民视角和通俗的叙事方式来反映“民生、民情、民意”的新闻样式。近几年,民生新闻一词已经从电视新闻领域延伸至其他媒体。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开播了众多民生新闻栏目,南京、杭州等地甚至形成了五六个民生新闻栏目同分一杯羹的景象。然而,即便面临这样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些民生新闻栏目仍然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收视率。《南京零距离》广告收入曾达到一亿多元,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年广告创收也有三千万之多。
由于民生新闻在中国起步晚,其强烈的亲民性与传统新闻理念和样式之间又具有较大的反差,因此,民生新闻是另类新闻现象集中滋生的重点领域。但也正因如此,国内学者们针对民生新闻的批评之声也日益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下一步发生分化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一部分有远见的领导者和从业者必将吸取批评意见,从“离经叛道”的轨道上回归。目前已经有个别民生新闻节目开始尝试转型。2005年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打出“公共新闻”牌,力图拓宽民生新闻的视野。2007 年宁波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栏目《看看看》重新定位,提出重新确立节目的核心价值观,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2009年《南京零距离》正式改版,栏目名称改为《零距离》,这次改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体现公信力和权威性,坚持内容为王,避免低俗化、琐碎化倾向。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副总监张建民指出:“民生新闻必须从目前游离主流肆意奔突的‘黑马状态中走出来,主动向主流媒体的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审视社会趋势,在权威性上做出大模样,从公信力中寻求大突破。”[3]
(三)新闻商业性日益突出
1992年9月新闻出版署召开的全国报纸管理工作会议提出报刊除了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外,还具有商品属性。而在提出新闻改革以来的30年时间里,商业利益和经济力量也的确成为推动新闻业进取的强大动力。虽然国家管理部门一直强调新闻事业高度的社会性、公益性,但随着媒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本主义媒介研究的介入,部分新闻媒体难免将受众仅仅作为消费者来顶礼膜拜。对于某些传播者来说,他们的工作与其说是在传送信息,不如说是在经营受众。新闻产品在这种商业化大潮的强劲冲击下必将延续“消费者至上”的商业逻辑。由于是“消费者至上”,媒体在消费者有需求的时候往往不加以区分,高尚与否、正当与否不是衡量的标准,投入以后有多少“收视率”的回报才是考虑的重点。这种“投入-产出”比的计算必然导致“社会有益论”等传统新闻理念被抛弃,“教育、引导”受众自然没有迎合受众、诱惑受众回报高。于是,受众喜欢看美女,媒体就竞相推出美女主持人、美女记者;受众要放松心情,新闻就不管多么重大的题材都拿来幽默;受众要看故事,新闻就把几十秒可以说清楚的事情花上几分钟来表演而经过商业化“包装”的新闻栏目更是用最少的成本赚取了最多的眼球,主持人新颖的造型,闪烁着思维火花的小片头,创新性的演播室设计,这些看起来另类的形式比提高记者的观察力、分析力、写作能力和勤奋程度要容易的多。
既然是商业化运作,媒体的经济实力在新闻竞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媒体想出了以经济利益换取经济利益的的手段。很多媒体纷纷开辟了互动栏目,只要受众在看新闻的同时参与这些互动栏目,就有机会获取奖品。前文提到的为新闻线人准备的高额奖金也是其中一种手段。收买受众忠诚的办法也许奏效,但传播者也要警惕,节目质量的竞争会不会沦为金钱的竞争?
综上所述,另类的新闻实践正从各个角度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着冲击和颠覆。由于它们发生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多元化时代,我们不能笼统的说,它们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也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是,从它们的发展势头中,我们可以预见,新闻传播又面临着一次蜕变。其实,传统的观念不是窠臼,而是经过人类几百年的积累总结出来宝贵经验。另类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及时认清这些另类现象的性质。新闻传播的确需要革新,但更需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7页
[2]余姝:《独家专访杨锦麟:如履薄冰读报 堂堂正正做人》,
http://www.ycwb.com.cn/gb/content/2006-01/31/content_1063934.htm,2006年1月31日
[3]张建民:融入主流是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代电视》,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