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2009-06-28但柳松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积极意义卢梭

但柳松

[摘要] “消极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0~12岁的儿童,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本原则与方法上与自然教育思想完全一致。“消极教育”并不像它表面的意思那样无所作为,在它消极的表面之下饱含着积极的成分。它是在批判当时过于“积极主动”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了不教之教。“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我国教育过于主动、过于注重书本、过于注重口训等错误倾向。

[关键词] 卢梭 “消极教育” 自然教育 积极意义

一、“消极教育”思想概述

1.“消极教育”思想的提出

卢梭在论述0~12岁儿童的教育时,提出:“我在这里可不可以把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大胆地提出来呢?这个法则就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如果你能够采取自己不教也不让别人教的方针,如果你能够把你的学生健壮地带到十二岁,这时候,即使他还分不清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但你一去教他,他的智慧的眼睛就会向着理性睁开的;由于他没有染上什么偏见或习惯,因此,在他身上不会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消你的教育的效果。他在你的手中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最聪明的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与这一段话所表达的类似思想,后来被概括成“消极教育”思想。

2.“消极教育”思想与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最为人们熟悉,其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遵循自然赋予儿童的本性,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听任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论述自然教育思想时,卢梭把人的教育分为五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儿童身心特点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五个阶段及相应的教育内容分别是:婴儿期,0~2岁,重在身体保健;儿童期,2~12岁,进行感官教育;少年期,12~15岁,进行智育;青年期,15~20岁,进行德育、女子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消极教育”思想主要是针对0~12岁的儿童,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本原则与方法上与自然教育思想完全一致。

尽管“消极教育”思想是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在介绍自然教育思想时,往往没有特别强调“消极教育”思想,更没有特别强调“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把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专门作一介绍。

二、“消极教育”思想的实质

“消极教育”并不像它表面的意思那样无所作为,在它消极的表面之下饱含着积极的成分。它是在批判当时过于“积极主动”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了不教之教。

1.“消极教育”批判了当时过于“积极主动”的教育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的洗礼,18世纪欧洲特别是法国的教育,虽然已经从神学的禁锢之下解放出来,较为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但由于对儿童心理认识还不深入,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与年龄特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教育弊病却普遍存在。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发展。

对这些现象,卢梭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象服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招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夺走了。谁知道有多少孩子由于父亲或教师过分地小心照料终于成牺牲品?”“由于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吓他、教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都操之过急,做得不是时候。”

2.“消极教育”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当时的教育之所以过于主动,就在于人们并不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卢梭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正是由于缺乏对儿童身心特点的认识,所以才造成了教育上的错误,“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

卢梭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由于0至12岁的儿童理性还没有开始发展,所以,教育应该顺着自然的旨意锻炼儿童的身体,发达儿童的感觉,而非强迫他们学习他们听不懂的、也不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道德规范。“你必须锻炼他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对从出生到12 岁的儿童进行“消极教育”能让他们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卢梭坚信最初的“消极”奠定着以后的“积极”,在童年时期牺牲一些时间,到长大的时候会加倍地收回来。“要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就必须懂得: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正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

3.“消极教育”强调了不教之教

“消极教育”强调用生活和实践教育儿童,通过个人的感觉经验去认识外界事物,而不是进行口头上的讲道理。“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在任何事情上,你们的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因为孩子们是容易忘记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的,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

“消极教育”要求给儿童自由。“种种手段你都试验过,而没有试验的手段,只有一个,可是能取得成效的,恰恰就是这个未曾试验的手段:有节制的自由。”“年轻的老师,我劝你采取的方法,在你看来是难以实施的,那就是:不按照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我承认,这个办法不适合于你的年龄,而且在开始的时候既不能显示你的才华,也不能提高你在他们父亲的心目中的身价,但这是唯一能够取得成功的方法。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消极教育”还特别重视自然惩罚的方法,即后来人们总结出来的“自然后果法”。“你只需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这些处罚,他是随时都记得的,所以,无须你禁止,也能预防他顽皮捣乱”。“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所以你不要去斥责他们撒谎,绝不要仅仅因为他们撒谎而处罚他们,而要使他们明白,如果撒谎,则谎言的种种不良后果都要落到他们的头上,例如,即使说的是真话,也没有人相信;即使没有做什么事情,也要被别人不由分辩地指责说干了坏事。”

“消极教育”并不是要求成人毫无作为,它需要教师具有更多的责任心和教育耐心,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热情的老师,你要保持纯朴,谨言慎行。”“为了培养他具备这种头等重要的能力(指判断力,笔者注),真正的好办法是:要对他周围的事物加以选择,要十分慎重地使他继续不断地接触他能够理解的东西,而把他不应该知道的事物都藏起来,我们要尽可能用这个办法使他获得各种各样有用于他青年时期的教育和他一生的行为的知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消极教育”其实并不消极,它需要教师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儿童。

三、“消极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实践的积极意义

1.“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克服当前我国教育过于主动的倾向

中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家长中一个极为流行的说法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超前教育、特长教育等许多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纷纷被家长采纳。有人指出,这些做法压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家长反而说,如果现在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是不是会让他失去快乐的成年呢?在学校中,多数教师迫不及待地把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恨不得学生能把这些知识技能全都学会,却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家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完全代替了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因而,必然造成教育效果低下、孩子厌学等问题。

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学习借鉴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切实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做好孩子的参谋与助手,必将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克服当前我国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的倾向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再加上家长和教师素质、特别是教育理论素质整体偏低,导致教育实践中“教材中心”的做法比比皆是。读教材、讲教材、背教材甚至抄教材,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一大负担。这种“教材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中小学的身心发展特点。卢梭的如此批判过于注重书本的教育,“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爱弥儿长到十二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也许有人说:‘至少他应该识识字呀。我同意这种说法;当读书对他有用处的时候,他是应当识字的;不过到现在为止,读书除了使他感到厌烦以外,是没有其他好处的。”

中小学阶段固然不可完全脱离书本,但过于注重书本的实践已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实行“消极教育”,在生活中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既可以克服“教材中心”带来的教育脱离生活、培养出“书呆子”等问题,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3.“消极教育”思想有利于克服当前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口训的倾向

与过去家庭中强调棍棒教育相比,当前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讲道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家长讲的道理常常不被子女接受。这种“说而不服”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也较为普遍地存在。大人有大人的道理,小孩有小孩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往往倾向于以大人的权威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孩子则往往表面服从、内心却不以为然,一有机会必然按自己的道理行事。“由于害怕受到你的惩罚和希望得到你的宽恕,由于你再三再四地强迫,硬要他们答应,所以弄得他们只好你怎样说就怎样承认;你以为是用道理把他们说服了,其实是因为他们被你说得挺厌烦和害怕了。”

有一些家长和教师,在孩子不认同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多次讲道理来证明自己正确、劝说孩子听从自己的教诲,结果却被孩子看成婆婆妈妈的人,引起孩子的强烈不满。其实,家长和教师的道理经常是正确的,也的确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是,家长和教师却忘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家长和教师更没有意识到,那些正确的道理需要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经过挫折去学习,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切知此事须躬身”。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听从卢梭的建议、实行“消极教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道理,就可以少费许多口舌,并且可以赢得孩子的尊重与喜爱。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积极意义卢梭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