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分析

2009-06-2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创造意境

张 韵

[摘要]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解释,及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了解,认识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和运用方法,从而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意境 创造 内涵 方法

中国造园艺术博大精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景观设计艺术最丰富的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及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之奇观。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具有辉煌的成就。其讲究造园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自然精神为目的,包含多种艺术门类,建筑、雕塑、山水画、书法、文学、植物学等,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气质,从而表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在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记载,周文王营建宫苑,最早为囿,意为圈起的自然风景区。而今的中国古典园林意为种植花草树木流传下来的供人游赏和休息的风景区。这样的定义在很长时期被认为是标准和典范的。中国五千年文化根基所孕育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同中国古典园林画,中国的诗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东晋唐宋年间是园林意境思想的源头,田园山水诗,山水画及山水游记是当时的文化方向,其思想核心是崇尚自然的指导思想。园林在这时期形式也发生转变,由建筑为主体内容转为以山水为主体内容。由夸富尚奇为文化内涵转为以自然山水之情为设计艺术处理。从此便产生了园林的意境问题,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中“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浩无声”已感受到园林艺术的意境了。田园画家诗人王维所创作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感受,明画家沈周用“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去体现其中微妙的意境。陶渊明、王羲之、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等人更是园林的设计者与创作者,后期的计成、李渔、石涛也是道德高深并给予文化修养与一身的大艺术家,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提供了不可磨灭的宝藏。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和运用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出来的意境,是更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其思想内涵是比直观更为深刻的。造园者造园时所运用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自我窥见的最深心灵反映,其中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使人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体化。在园林的表现方面通过景象在空间环境中的影响,暗示更为幽深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从而可以营造出园林空间的形式美和意境美。苏州网师园中有个“月到风来亭”,亭下设美人靠坐凳栏杆,人在亭中倚栏就坐,亦能引出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这种栏杆形象,由于诗的渲染而更走向艺术文化。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中苏东坡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扇窗单座被这样渲染,即刻显现出诗人留连山水、孤芳自赏、希求超脱的感情。这种蕴含在其中的情愫便是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之处。建筑、诗、书画、雕塑、自然环境等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综合要素,这些要素共同称为园林空间的综合艺术效果,并传达给游赏者情谊的信息,唤起心中的情愫,经历的联想。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的意境,情中有景,景中带情,这样的意境更加耐人寻味,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不是每个园林都具备意境,意境也不是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中国古代造园者在园林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完成的工作是相地,运用风水等理论知识,评判分析园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建构基础之上才进行立意构思,确定需要表达的情景、内容和主题,由此生境。再运用古代造园方法,如借景、对景、障景、框景等方法对园林进行规划布置,对空间序列的先后进行调整,进而推敲细节的修饰,例如,造园者要对山体的走向、坡度、形态、虚实变化、凹凸变化、主峰次峰位置,以及水体的形状、大小、排列组合方式、堤、桥的运用,建筑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的路面装饰用材和人流动线,园林植物的种类与造型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设计。中国古代造园者不仅在图纸设计工作非常周密之外,更是花大量的时间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的完整和准确,更利于及时创作。中国传统园林在美学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往往通过竹林、漏窗、门洞、假山等手段保持内在关系,各色的景区又相互贯通,相互借景,在各个游览景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诸景区中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儒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政治家的含义。佳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魅力无穷。

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内涵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绘画、文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自然的空间领域,是在一定的境域中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地形,进一步筑山、叠石、布置园路等创造的自然美环境。其园林的意境托物寓意于自然之物及其关系,借物抒情由超出由之所激发的事物之外,给人以回味及遐想的空间。当主客观有机因素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的境,才可以情中有境,境中有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才产生出园林的意境。

园林是一个自然的真实空间,其所表达的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园林上称时序的变化为季相的变化,朝暮的变化为时相的变化,天气的变化为气象的变化,生命的变化为龄相的变化等,这些变化的条件随之产生不同的意境。而呈现最佳状态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的内涵。最佳状态有时非常短暂,但却又是不朽的,时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林中表达的意境完全是依靠人而存在,意境之精神是人所特有的感情,脱离人精神无从谈起。从这一方面讲,造园的动机和目的从开始到结束意境都贯穿始终,园林给其游者带来感知,然后产生共鸣,这些都是意境所营造的结果。

首先,造园者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世界观、思想状态对建造园林都有着直接影响。不少在江南现存的私家园林中建造者都是有文化、有理想的人。在其抱负得不到发挥的同时寄情感于山水之间、隐退山林、看破红尘。苏州的拙政园之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便是寄情于景的充分表现。

其次,不同的园林景观反映不同的思想感情,怡园的碧梧栖凤馆、金粟亭等都流露造园者出期盼大富大贵的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说明,意境产生在造园之前,也存在于园林景物的创造过程之中,设计着景物的建构。虽然园林是物质范畴,意境是精神范畴,但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构造,是以所要表达的景物意境为主导的。

因此,园林景观的意境体现在景物构造的全过程中,建成之后才是带给游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方法上达到了建筑美、绘画美、自然美和文学艺术有机的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内涵,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意境是其中最具影响的内在魅力,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体会到赋予园林艺术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创造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浅谈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