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性发展的契机

2009-06-28王丽燕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自组织契机自主性

王丽燕

[摘要] 幼儿进入托幼机构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自主性获得重建的过程,入托危机的实质是自主性的自失与重构,而不仅仅是分离焦虑。托幼机构以及家长如何看待入托危机决定了它的教育策略,自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开放和远离平衡态是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而混沌是系统生成新的有序结构的必经阶段。

[关键词] 入托危机 契机 自主性 自组织

入托危机指的是幼儿进入托幼机构后,由于微观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的内在心理冲突,其实质是自主性的自失与重构,是“自我自主性”的解构与“现实自主性”的建构。然而,幼儿在经历这样的过程时,幼儿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情感体验的外显性几乎让家长、幼儿园觉得孩子们没有能力承受这样的压力,以至于部分家长和幼儿园倾向于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减缓孩子体验到的压力或者消除幼儿所面临的困难。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承受压力的过程正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必经阶段,是自主性发展的新的契机。自组织理论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理论视野。如果我们把整个心理结构看作一个大系统的话,个体自主性就是心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同样,该子系统在外力干扰和内部不平衡的作用下,生成一种新的自主性结构时,也会经历一个暂时的混沌状态、不稳定状态。而且要生成新的自组织结构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系统开放”和“远离平衡态”。

一、系统开放——自主性心理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开放系统这个概念首先来源于热力学,指的是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系统。人的心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它通过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与信息的交换,逐渐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思维系统作为心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同外界环境交换的主要是信息。自主性心理系统作为心理系统的另一个子系统,同样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自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指出,系统的开放性是系统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具体到自主性心理系统来讲,虽然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但是如果总是处于相对恒定不变的环境之中,周围环境中再没有什么新鲜的信息以供交换,那么,系统就相当于处在一个封闭环境之中,系统就不会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幼儿在家庭这样的环境中,富有“自我”特色的自主性的发展有充分的信息来源,发展“现实”自主性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如“与他人和规范的协调”的信息却是匮乏的,因此,要想提高自主性本身的有序性,其必要条件是创设一个开放的,信息丰富的外界环境。幼儿进入托幼机构无疑是系统走向开放的途径之一。

二、“远离平衡态”是自主性心理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结构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由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幼儿进入托幼机构为自主性新结构建构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但是只有开放的环境并不意味着系统走向有序。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除了系统的开放之外,还必须使得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相对于平衡态而言的。例如,一杯纯净水,由于杯内各处水的浓度均匀无差异,不存在任何宏观的流动。而“远离平衡态”则是一种非平衡态的特殊情况,即此时的状态与平衡态的距离达到一定的阈值,在该阈值时,系统不同于那些作为平衡态或近平衡态系统的正常的稳定状态,内外部的任何微小波动都可能引导系统进入新的状态。而要使系统进入“远离平衡态”,就要求系统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力达到一定强度,强到足以驱使系统离开平衡态进入远离平衡态。

具体到入托危机的解决上,自主性心理系统走向新的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就要求环境干扰导致的心理冲突达到一定的强度,从而驱使自主性心理系统离开平衡态进入远离平衡态。导致系统自主性心理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的途径有二,一是上文提到的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原有自主性结构的不稳定;一是内部本身存在的大量不稳定因素,如不同自主性“走向”的相互竞争。自主性系统本身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因素,就“自我的自主性”阶段而言,虽然个体对外表现出的是一种自我的自主性,但并不表明自主性系统只包含这样一个子系统。而是说,自我的自主性占据了统治地位,其他形式的自主性被暂时压制住了。

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机制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是创造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边界条件,提供适当强度的刺激和“结构上的干扰性”。微观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自主性结构周围环境的作用力与作用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原有的自主性结构来说有可能构成一种强烈的干扰,正是这种干扰推动着系统走向远离平衡态。也就是说,正是这种微观生态环境的变迁正是系统自组织、走向新的结构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要有所作为的话,应该是“促使不平衡的产生同时限制不平衡——不让它变成不可控制的破坏”,即控制入托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冲突的强度,而不是阻止心理冲突的产生。

三、“混沌”——自主性新结构形成的必然阶段

幼儿进入托幼机构的最初阶段表现出的“混沌”状态是内部心理冲突的表现,而由新异刺激引起的心理冲突是自主性新结构建构的动力。

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自组织过程都必然经历有序——混沌——有序三个阶段。正像皮亚杰平衡——不平衡——再平衡模式中的,不平衡是新的认知结构形成必然要经过的一样,要建立新的自主性结构,混沌阶段是自主性心理系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自主性心理系统进入混沌区以后充满着大量的矛盾,存在着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一种新的自主性结构——“现实自主性”的生成,它整合了原有的自主性结构,该种结构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一是一种新的自主性结构——“他主性”的生成,该结构不能整合原有结构,或者说抛弃了原有结构,但是该结构使主体能够适应当前的生活,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一种是停留在原有的自我的自主性结构,也没有产生心理冲突,不能产生新的自主性结构。现实中向哪一种发展取决于系统自身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同一个主体来讲的话,环境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对幼儿来说,就是家园支持系统决定了他究竟能否形成一种现实的自主性。以上三种情况只是自主性心理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逻辑上的发展可能性。最终走哪一条发展道路,形成怎样一种自主性结构,取决于自主性心理系统与提供它信息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离开家庭进入托幼机构,甚至入托初期的混乱阶段,对孩子自主性质的提升——从自我自主性过渡到现实自主性来讲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要看到它所蕴涵的创造性而不是把他当成“魔鬼”,没有必要过分担心,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和帮助幼儿勇敢地面对。这样入托危机也就不仅仅是危机,而变成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新契机。

参考文献:

[1]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袁维新.认知建构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15.

[3]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44-47.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8.

猜你喜欢

自组织契机自主性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以上率下 强化担当 以文明创建为契机 助力盐改取得新成效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抓住契机全面推进医改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