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的足迹

2009-06-27张望

凤凰周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佛门佛教文化寺庙

张望

我的家乡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境内之天台山为中国佛教最早的教派天台宗的发祥地。自小我们就时常结伴去寺庙游览,每次见到身穿大红衣袍的僧人、金光闪闪的佛像,听着那美妙却难懂的念经声,都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极大的神秘和好奇,寺庙里的一切都使我兴奋和神往,这大概就是通常所称的“缘”吧!

长大后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得以系统了解中外艺术史长河中宗教对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与三大精神渊源,中国佛教文化既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独具东方神韵与魅力。在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激起我进入佛门,研究佛教文化并以视觉艺术形式表现佛教的愿望。

心佛

换灭

初入禅林,我按着以往的摄影经验创作,在这片既与世相连又与世隔绝的神奇世界辛勤耕耘:凌晨4时寺庙里木梆敲响,我背上沉重的摄影器材摸黑与僧侣们相偕前往大殿拍摄他们的早课:而明月如昼万籁俱寂之时,我还在为捕捉古刹月色而忙碌着……然而初期拍出的作品美则美矣,却是一种世俗之美,缺乏佛门特有的禅味。作品的平庸促我反思,为此,在以后的日子,我边拍摄边搜寻阅览佛教及相关哲学、文化、历史的典籍,了解佛教起源与古印度社会的文化现象及中国佛教史等。同时阅读佛教经典,努力去了解佛法教理。并且从诗词、音乐,美术、书法等反映佛教内容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借鉴表现手法,以丰富摄影语言。在佛门的那些日子里,与僧侣们行卧相随,食宿相偕,观察他们的生活与言行以研究拍摄手法。与佛法知识渊博的高僧挑灯论禅,聆听教诲,带作品请教,以求艺术上的“顿悟”。数年寒暑相易,几度花开叶落,天长日久,边学边思,禅门的智慧给予我感悟的机缘,我渐渐肤浅地体悟到佛教独特的人文精神境界,确立了佛门摄影创作追求“空灵、恬淡、虚幻”的努力方向,并为主进行着九年如一日的不懈尝试。

回首佛门摄影的创作历程,有欢欣愉悦也有冥思失意,更多的是感慨:人文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相同又大不同——入门容易,作品若要升华到相当的境界可谓难矣,必然有一段痛苦的经历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想准备。追思九年的禅林足迹,仿佛只是个开端,一切的荣辱悲喜都已成昨。蕴积两手年东方文化遗产宝藏的佛门已在我面前徐徐洞开,而金色的艺术世界还在遥远的天际,我将奋力求索前往。

猜你喜欢

佛门佛教文化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社会版(十)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茶道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