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教学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9-06-26姚文霞
姚文霞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性决定了中职学校的英语语法教学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语法教学原则的常用种类和各项原则的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有效地运用各项语法教学原则进行中职英语语法教学。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语法是语言的内部规则,揭示了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语法知识能帮助语言学习者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但是语法因其理论性强、内容繁杂,常常显得枯燥有余而生动不足。要想让语法教学生动起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各项英语语法教学原则,并要懂得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常用的英语语法教学原则
当前,在语法教学方面,可以遵循的教学原则不胜枚举,中职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有:
1. 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Arthu Reber认为,隐性学习是通过专注经常出现的线索,对结构进行理解并习得的原始过程。它主张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
2. 交际化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该原则的宗旨是: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语法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就事论事地进行,而应该在交际活动的框架内把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结合起来。同样需要有目的地设计一系列含有语法点的活动,使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中亲身体验知识。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把握知识。
3. 意义先行原则 (Meaning go first)。
美国语法学家玛丽安娜·塞尔斯认为,一门语言主要是由语言的意义(meaning) ,语言的使用(use)和语言的形式(form)组成的。
而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在学习语言时,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form)或语言规则。
4. 淡化原则(Downplay)。
所谓淡化,并非不重视,而是为了优化。教师在课堂上不要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而要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去内化语言规则,从而达到使学生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目的。
5. 简约原则(Economy)。
即讲解语法要简单易懂,适而可止。
二、英语语法教学原则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每项教学原则都有自身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多种教学原则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虽然多媒体是创设情景的良好手段,但若在教学设备简陋的情况下,采用下列方法,同样可使语法课生动起来。
1. 游戏法。
我曾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so that, in order that, so...that, such...that引导的表目的或结果的状语从句这个语法项目:
邀请一位同学站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用善意的目光,根据同学的外表特征,性格特点或行为习惯等,选用上述词组造一个句子,若出现问题,则及时点评。然后接着再逐个请出另外几位学生。学生们便热闹地忙活起来,造出了一些有趣的句子。如:
第一位同学很胖(应引导学生用big,不用fat):
You are so big that you look strong.
第二位同学很滑稽:
You like to make faces in order that you can make people laugh.
第三位同学学习好:
You are such a clever girl that you are always good at math.
……
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实践了所学的语法规则。
2. 图片法。
就是利用图画或照片来设置一个情景,将所要讲的枯燥机械的每个要点冠以故事和情节,使之发生联系,赋予语法知识以感情色彩。教师不必亲自找图片,可以事先将要找何种图片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其寻找或亲手绘制,集思广益,然后教师征用和利用图片即可。
以本人讲解情态动词must, mustn't, need, needn't, should, shouldn't, ought to等的用法为例。
我预先想好题材,并向学生征得一幅三代同堂的全家福以及一幅内有新郎新娘的婚纱照用于教学。找这种图片是因为图中蕴含着责任、义务和习俗等内容,这些都可以用上述情态动词大做文章,引出既充满亲情又将各个语法点串联起来的一系列例句。
如根据全家福彩照,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之间互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并用英语表达出来,便可生成下列句子:
(1)In a family, parents must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2)As children, you mustn't talk to your parents rudely.
(3)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parents?
…
学生在饶有兴趣地听介绍的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语法分析的听讲,避免了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根据婚纱彩照,我则引导学生以民族习俗为题,表达下列句子:
(1)In the past, the bride must have four things for the bridegroom: ear ring, ring, necklace, bracelet.
(2)In some place, the bride mustn't meet her father-in-law on the first day.
(3)The new couple must (ought to) serve their parents and the elder with tea on the wedding.
…
在创设的情景中,学生接触到了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法知识,完成了这几个情态动词在meaning 与use阶段的学习。然后,再上升到form阶段,即用表格的形式归纳这几个情态动词的功能和用法。
当时,整节课较生动、较顺利地完成相关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学习情绪较高,气氛活跃,丝毫没有沉闷之感。
3. 巧用比喻。
有时哪怕只是一个小小比喻,也可以大大冲淡语法课上的严肃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如:
在讲解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10的语法——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时,我通过使用比喻,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化无机为有机,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
当讲到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的关系密不可分时,我说主句与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就如同人的躯干与四肢,把一肢去掉,人体即不完整而致残疾。还配以简图(图一),更增效果,不消几秒,学生视图而笑,耳清目明,其关系跃然心中。
而在讲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的关系时,我说主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则如同一贵夫人与宠物京叭狗(图二)。把京叭狗赶走,贵夫人仍是贵夫人,只是少了宠物——身份地位的一点象征说明。
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更直观地有趣地了解和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语法有较深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对语法的记忆。
当然,在解释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班级的实际,以和善的态度,诙谐的语言,步步为营,启发学生,以自身的兴奋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之配合得顺利默契,让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活跃,收到生动学语法的效果。
简而言之,语法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各项语法教学原则便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重要依据。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勤于研究各种语法教学原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找到生动的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只有找到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才能在职校英语课堂上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系广东省潮州市百花台职业中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玛丽安娜·塞尔斯-穆尔西亚,戴安娜·拉桑-弗里曼.英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Jayne Moon, 2000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Oxford: Macmillan Heinemann[M].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薄冰.中学英语核心词汇用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