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共享 认识共识 愉悦共鸣

2009-06-25李晓红

管理观察 2009年21期
关键词:主持人语言

李晓红

摘要: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在语言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肩负着信息传播的任务,还肩负着语言的传播与示范任务,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作用。他们每天都要和广大受众进行交流,其语言质量如何,势必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整体语言水平。而语言素质的提高,会带动思维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应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语言功力,如此才能出色地行使职业赋予的“话语权力”。

关键词:规范内涵个性

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到今天,它所具备的传播样式已经越来越丰富,主持形态也是千变万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主持人节目的出现,不但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也为广播电视语言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下降、语音不标准、语言不文明、方言泛滥、文理不通、逻辑混乱、用语不规范等等。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的节目主持人,都是以有声语言为传播手段的,因而有声语言在传播信息中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正如张颂老师所说,“有声语言起着三个层面的作用:对不对——信息能否共享?准不准——认识能否共识?美不美——愉悦能否共鸣?”①可以看出,语言不仅是工具,它还是文化,它也是艺术,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尤其对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不容无视、忽视、漠视、轻视。而语言传播要想达到信息共享、认识共识、愉悦共鸣,笔者认为主持人语言的艺术修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

一、主持人语言的规范化

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文字应该做到规范化,应对全社会起积极的示范作用。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起语言规范的意识,苦练语言基本功,做到语言规范、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决定》文件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应达到一级水平,并且要逐步实现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广播电视节目不能失去语言规范化这一基本要求。“说话”要说普通话,是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的一条基本准则。不讲普通话或普通话不标准的主持人,即使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也不能算优秀主持人。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有些主持人会在节目中出现浓重的方言、娇柔的港台腔以及时不时夹杂着几句不必要的外语。神聊乱侃、含混不清、语无伦次。让观众不知所以然!因此,国家广电总局于2005年9月正式下发了《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对主持人的用语作了明确要求,《公约》直指主持人风格低俗化并且学习港台味道浓的倾向。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模仿港台腔及其表达方式。”而且,主持人随意夹带外语、用方言播报的现象也在明令禁止的范畴之内,“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口音、语调、粗俗语言、俚语、行话,不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语。”

节目主持人要进行信息传播是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运用的。主持人的语言是工作语言,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既然是工作语言,就要比生活中的语言更标准、更规范、更简练、更准确、更健康。

主持人的语言是来源于大众,来源于生活的,但决不是生活语言的照搬和翻版。它是一种经过严格锤炼而纯化了的艺术语言。作为节目主持人要避免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毛病带到节目里来。要做到起码的语音音调的标准。有资料记载主持人的误读字音若干例:

“大男人模(mó)样”的“模”应读“mú”。(一套《半边天》,李晓萌。)

“这是即(jì)兴的”中的“即”应读“jí”。(一套《东方之子》,白岩松。)

“音乐界的佼佼(jiāo)者”的“佼”,应读“jiǎo”(《音乐盛典》颁奖大会,女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不是用文字而是用有声语言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因此,有声语言的质量如何,关系到传播效果。而在传播中做到清楚明白是最基本的要求。试想受众在收听收看节目时,还要猜测说的是“不幸”还是“不信”、说的是“明星”还是“民心”,这就不得不说是语言传播的悲哀了。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语言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反复性,为语言传播、为有声语言的驾驭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障碍。要想熟练而准确地掌握有声语言,一定要有“非下苦功不可”的锤炼过程。语言规范,首先,应该正确地解决“读音”“词汇”问题,还要重视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体式和样态。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使用规范口语。规范口语既有书面语言的规范准确、逻辑性强、简洁精练、庄重文雅的特点,又要符合口语的通俗易懂、生动、亲切自然、声韵和谐、顺口入耳的要求。社会要求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成为本民族语言的典范。

二、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内涵

随着传播形态的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是多种多样。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都可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广播电视节目要在众多媒体当中脱颖而出,除去节目本身的质量外,节目主持人的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素养,是决定节目好坏,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而主持人语言作为职业的文化语言,更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应能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有声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它由语符、语义、语言的文化内涵三个层次构成。语符是以声音为依托、具有某种信息含量的音义结合体,人们通过对语符的发送、接收、解码、破译来完成传播,就像文字在书面语中的作用一样,语符是有声语言物质外壳,构成了有声语言的表层。语义是有声语言传播过程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它隐藏于语言代码的背后,反映了人们传播的意旨和目的,是有声语言的实质。语言的文化内涵是能够将语言作为一种刺激物,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引起审美想象,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美的享受③,也就是“愉悦共鸣”。这就需要节目主持人不断加强语言功力和艺术魅力,从“说什么”真正转入“怎么说”,推动传播语言的鲜活度和精密度,从而加强有声语言的生命活力。

首先,语词的选择以及语句的编排体现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内涵,并且使这种语词的选择以及语句的编排更应和节目内容、形式以及所对应的受众紧密结合。如上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在《诗与画》节目中讲解清朝画家虚谷的《松鼠图》时是这样说的:

在葡萄架下,一只清新自如、惹人喜爱的小松鼠正跳跃其间,机敏的双目,灵巧的四足以及毛茸茸的身体,虚谷那支神奇的笔将小松鼠轻盈灵巧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配上周围葡萄叶的滋润,愈发显出松鼠的活泼可爱。

这段话把画纸上的小松鼠描绘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充分展示了主持人的艺术修养,同时也和节目定位互相辉映,达到完美统一的效果!

还比如,白岩松在解说奥运会女足比赛时,在当女足队未能如愿挂金时,他是这样说的:“此时此刻,让我们不要有任何抱怨和责骂的语言,对中国女足队中的很多姑娘来说,这是她们的告别演出,我们应该用笑容为她们送行,感谢她们在过去几年中,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欢乐;对于中国女足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再来。”白岩松这种“你失利,我既痛心又送温暖”的话语中凝聚着一位主持人对中国女足的充分理解和关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持人在发现美的同时,也展示了白岩松对语言应用的得心应手,以及自身的内涵修养,这可以说是语言艺术以及人格魅力美的艺术升华。

其次,知识储备与文化积淀决定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内涵。节目主持人要努力拓宽知识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多了解一点,在某些领域还可以深钻下去,使自己成为专家、行家。如先前提到的曹可凡,因主持《画与诗》而著有与品画有关的学术随笔,硬是通过对有关知识的接受,使自己跻身于语言学家、鉴赏家的行列。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节目主持人,像音乐、美术、戏剧、科技、体育等等节目,就更应具备这样的知识积累,它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表现力。如音乐节目,它综合了娱乐、时尚和信息,主持人的音乐鉴赏能力将会影响节目中对时尚的捕捉、对信息的传递,主持人的音乐知识和社会知识、文化知识的储备将会影响节目的信息含量及节目与观众的双向交流。新闻记者型节目主持人不光要字正腔圆,也要在现场报道中了解甚至把握报道对象的政治、政策、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从多角度把握报道对象的本质以及意义。体育节目主持人,既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也要对国内和国外的各种项目的选手及实力、战术等有所认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医学以及相关锻炼项目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当今频道和栏目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节目的特色化,势必要对节目主持人的显在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社会文化的一般知识,而且更需要节目主持人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项目以及相关的背景材料,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客观、准确、深入的进行主持,从而真正长时间的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

个性化的有声语言是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提升而融合而成的,呈现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它由语言的外壳和内涵构成,“一个独有的语言外壳部分(即语言的表层)是其语言的自然属性,内涵部分(即话语的深层)是其语言的社会属性。……然而,每一个人语言的社会属性才是他语言个性的本质存在。”正如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时所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固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④

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包括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明确有效和清晰生动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修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应,主持人的语言,特别是即兴口语,可以说是洞察主持人心智的最好窗口。在电视节目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节目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表情达意,优美动听那么简单了。主持人的语言还必须要有个性,有吸引力。

在遵循语言艺术共同要求基础上形成的主持人语言的艺术个性是更高一层的语言修养。语言艺术风格独具一格,乃是一位语言艺术家成熟的标志。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也就是指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体现。个性化语言受节目个性制约和自身修养的影响,各具特色、魅力。当今一批现代艺术家和节目主持人,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语言艺术风格。像中央电视台赵忠祥自然、亲切、庄重、平实的风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方明潇洒、自如、真挚、流畅的风格,都赢得了海内外受众的普遍好评。还有白岩松的犀利,王志的尖锐,敬一丹的朴实,王小丫的亲和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彰显了“言为心声”之美的独特魅力。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节目主持人的知识结构都因所学专业与治学的范围不同而有所侧重;每一个节目主持人的性格也有所不同,或外露、或内向、或活泼、或沉稳、或直爽、或爱清静、或爱热闹;每一个节目主持人的声音也不一样,或纤细甜美、或明亮醇厚;每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语调也会不一样,或偏快、或偏慢。而各个节目由于内容、形式、目的等因素,它的种类也很多,因此要想建立自己的语言风格,不仅要做到知己,而且要知彼。因此,在准备主持节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吃准节目的类型,然后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容和方式尽可能与节目协调一致,以适合自己的主持风格。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最终创立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在从事记者、主持人工作之初,曾经为自己立下过一条规矩:不说“请问你有什么感想?”她说:“不问这一句话,也许就逼出了10句更精彩、更有针对性、更有个性色彩的问话。”⑤正是这种勤于思索的精神,使敬一丹在主持节目时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里去,形成了她独有的语言艺术风格。当然,语言的创造并不是自己闭门造车,硬造出只有自己能懂的一套语言,而是用普通的话,经过千锤百炼,使语言得到新的生命,产生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新光芒。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的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任,所以应该把人类文明的精华、历史发展的足迹、国际风云的变幻、社会进步的风貌,具体地、明晰地传播给广大受众,达到“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使广播电视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主持人们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丰富知识结构,强化语言功力,提高宏阔精微的观察力、融会贯通的理解力、条分缕析的鉴赏力、应付裕如的回馈力,而这一切,都最终表现为精妙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如此,才能使广播电视从“生存空间”提升到“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

[参考文献]:

[1]鲁景超.真话实说——名主持人访谈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5~6.

[2]毛泽东.反对党八股[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14~216.

[4]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63.

[5]敬一丹.重在交流感[J].语言文字应用,1997(4).

猜你喜欢

主持人语言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语言是刀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