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本位创新高职教学模式

2009-06-25漆明龙

管理观察 2009年21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实施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体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实施“订单式”培养,推行双证制。

关键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以学分制教学改革为契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资源,挖掘办学历史积淀,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与技能并举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之路,逐步形成了“三本四寻”的办学理念和“以能力为本位,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线,人才培养工作是关键。为此,我们构建了“能力专门化、对象分层化、培养个性化、评价社会化”的 “四化”特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以市场需求为转移,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专业设置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发展的实际要求。我们立足遂宁当地,面四向川,辐射全国,在充分调查研究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坚持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省、校两级教改试点专业和重点(精品)专业为龙头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

学院成立了院长为主任的,包括实践一线专家在内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专业开发管理办法》,引入激励竞争机制和预警制度,实施专业开发和改造,并将新专业开发纳入校立科研项目管理。在面向市场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过程中,广泛吸收用人单位和实践一线专家的意见,逐步形成了以“机、电、信息与管理”为特色,涵盖理、工、文、管、师等多学科的专业结构。

二、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但高职不是本科的简单压缩,也不是传统专科的简单翻板,它应当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因此,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构建模式,树立以能力为中心,根据应职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构建高职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在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1、改革课程计划构建模式

在广泛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技能和能力培养,增强社会适应性,我们按照“以能力为主线,低年级宽基础、高年级专门化分流、能力逐级细化”的思想改革课程计划的构建模式,即以“模块”为单元,按“基础教育段+专业教育段”的两段式结构开发课程计划,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1)基础教育段:将学院所设置的专业按其性质分为若干个大类,每个大类的基础段可派生出若干个专业方向。基础段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训练环节,由思想素质教育、身心与文化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素质教育三大模块组成。基础教育段的时间定为前一年半。学生在基础教育段结束之后,根据市场需求和本人志趣选择专业方向,进入专业段学习。这样学生从确定专业到毕业离校的时间缩短,更利于把握市场需求情况,增强了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同时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宽,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教育段:一个大类专业所派生出的每个专业方向即为一个专业素质教育模块,每个专业素质教育模块则按相应的专业能力要求划分为必修子模块、扩展素质(选修)模块和一个综合实践模块。每个子模块又以某一项或两项能力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模块是在其它子模块学习结束后为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现上岗的“零”过渡而设置的模块,可由综合作业、毕业设计或上岗实习等环节来构成。

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计划开发的基本做法:①每个专业确定1—2项核心能力(称为一级能力)作为该专业的主要能力培养目标。②将一级能力分解为若干二级力能力,个别二级能力还可进一步细化成三级能力。③将所有的二级或三级能力按照能力(技能)培养由低级到高级、从单项到综合的思想分配到全学程的各个学期,每学期突出1—2项重点技能项目进行训练和考核。④最后形成完善的能力结构图,并根据此能力结构图来设置教学模块和填充教学内容。使能力专门化,突破了学科体系的系统与完整性,根据能力培养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2、调整各主要环节的课时比例,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注重“实践”,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三年制大专业总学时2000—2200学时(120—140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占25—30%;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理论教学学时占25—30%;实践教学(含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得低于:工科专业40%,文管类专业35%,师范类专业30%。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型、综合型和研究型的实验。

3、加强课程的整合,突出主干课程,增强课程综合化

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度”,以服务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加以整合,减少课程门数,增强其针对性。比如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综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门课;非制造类工科专业原来的《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课程整合为《机械基基础》一门课程。突出专业主干课程,要求每一能力模块中确定相应的主干(核心)课程,每门主干课程又要明确必要的知识点、技能训练点和能力扩展点。

4、强化3+1”能力培养,实施多证制

“3”是指英语、计算机、普通话三种通适能力,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1”是一组专业能力套餐,即为专业核能力。“3+1”能力的培养以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为主渠道,课内外结合,要求学生获得全国或四川省组织的大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劳动部门颁发的本专业范围内的1-2项中级及以上的技术等级证书方能毕业,以引导学生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按行业标准实施课程置换,贴近市场培养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通过北大青鸟软件认证、ATA教改、澳大利亚北墨尔本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等形式实施课程置换,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也将行业标准和职业技术等级标准纳入课程计划,推行“双证制”。

三、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支粉笔、一本书和三尺讲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强化课堂和现场教学在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1、教学对象分层化

当前,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多样化,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和来自劳动一线的技术工人等,而且同一类型中的生源基础差异也比较大,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从2002级新生开始实施“分层次教学、分组学习”的探索,即学生进校时通过模底(考试、调查),根据成绩分班、分组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层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新生开始行课后,各科任课教师通过第一个学月的教学观察,摸清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加强课内外教学辅导的针对性。比如计算机专业采用“课题”式课外学习方式,给每个小组提出相应的小程序开发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任务以后,教师再提出更高一级要求的课题,这样激励学生不断向着更高要求迈进。

2、教学形式现场化、方式互动化、功能实训化,突出职业技能养成

学院坚持加大教学硬件建设,以保证实验、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养成的需要。学院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建有汽车运用、机械加工、电子电气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等5个校内实训中心、18个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汽车运用实训中心为国家级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积极参与教育部等六部委实施的“职业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填鸭式”的单调形式,拓展课堂的涵义,积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训设施尝试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生产车间、企业工地等为课堂。鼓励教师借助多种媒体实施互动式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情境启发”、“课题探究”、“现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形式和方法。特别是实践操作和技能性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充分突出实用和会做,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积极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双师型队伍,走产学研的路子。与省农科院、绵阳农科所、麒山农业科技公司等联合培养现代农业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与港通公司、二纺机、南骏汽车等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

3、人才培养个性化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要求劳动力既具有专业针对性又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学生对学习应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按学分制的要求,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具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为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迅速适应岗位转换的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1)允许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

从2001年在计算机专业开始试点,2003级全面实施的“低年级宽基础,高年级专门化分流”的改革,学生进校按“大类”分班实施基础教育段教育,夯实基础,打下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段教育段结束时,学生可以相应的专业方向,进行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模式既可以体现学生个人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又缩短了学生确定专业到就业之间的时间,对市场需求情况的把握更准确,增强了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2)实行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个性化的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柔性的成长环境。以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为契机,推行弹性学制和选修制度,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对于期望缩短学习期限(缩短期限不超过1年)的学生,可以在完成本专业本年级课程的同时,自修或选修本专业计划规定的高一年级的有关课程,修习课程通过考试合格,学校予以承认;对于要求延长学习期限(延长期限不超过2年)的学生,可以办理“暂离校手续”。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修读另一个专业,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者,由学院发给辅修专业写实性文凭。同时,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和爱好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促进学科的横向联系。选修课程成绩合格,记载选修学分。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比如,鼓励师范专业的学生选修理工科的课程,增强其操作技能;鼓励理工文管类专业的学生选修《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培养教师素质和教师技能的课程,使他们既可以从事技术工种,又可作为职教师资。

(3)建立成绩、学分互认制度

学生参加高一学历的课程进修、自考或同类院校课程选修成绩合格,以及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或国家级、省级计算机、外语考级等,可以申请免修同类课程或实践环节,也可记为选修学分。

(4)提供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途径

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实验实训室课外开放;学院设有调频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开办教育节目;英语角、文学社和各种科技兴趣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

四、以社会化评价为导向,创新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确定每年四月为“教学质量月”,十一月为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月”,开展教学之星评选活动,促进教师职教理念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探索考试改革,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成绩考核体系,积极推行社会化考核。

1、改革考试方式和成绩构成比例

学生每学期所学课程分为三种类型进行考核,即:理论考试课程、技能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

理论考试课是理论性较强课程,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在考试的内容上,强调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为主,考核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考试的方式上提倡多样化,可以是闭卷或开卷,也可以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还可以是课题研究。

技能考试课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由各系根据本中心的设备条件组织实施。考试内容以实作为主,也可根据需要增加理论知识的测试。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课程的成绩仍分为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

(2)改革成绩评价取向,推进社会化考核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要逐步转变到用社会标准来评价,用毕业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的程度来评价。凡是有社会化考核标准的课程均采用社会化标准进行考核,比如,《电工工艺》、《电气控制设备》、《汽车修理》等专业课程,都可以劳动部门的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要求为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则以国家或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准。对目前还没有社会化考核标准的课程,则采取建立试题库的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由于考试方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通过实施考试改革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重视能力培养,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通过实施考试制度改革,使教学管理的重心从重视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更重视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考核。规范和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师更加重视平时考核与检查;改变了“期末算总账”的成绩评定方式,实行分多项目、多层次、多方面综合评定,增加了成绩评定客观、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尹家明,万碧波.教学理念更新是高职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

[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3]熊琦,孟宪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1).

[4]徐友辉,漆明龙.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5] 杨汉洲.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8(11).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四川省高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研究》(CJF001)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