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浅析

2009-06-25

管理观察 2009年21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王 艳

摘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我们开展创业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但是我们在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在操作上还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及时纠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误区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比例明显上升,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应届大学生中,有21.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这一比例位列“政府部门”、“国企”、“外企”三个传统热门单位之上,成为金融危机后第一代大学毕业生们的首选。同样的调查,在一年前2008届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仅占6.3%。创业教育因而成了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教育”的概念是在1989年11月底12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进行从事、创办企业或事业的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二、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

1、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中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普遍教育和技术与职业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这表明,实施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指导已被国际职教界所重视,我们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国际创业教育的潮流。

2、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提高综合国力,就必须提高民族素质。特别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和群体,从而构建整个民族的开创型性格。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亏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低,创新意识差。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中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直接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劳动者,职校的毕业生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素质,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经济是紧密相连的。

3、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适应现代新职业的特点,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由企业转轨改制、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造成的隐性失业问题,使就业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职业院校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去自主创业,使他们不仅是求职者,还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缓解就业压力。

4、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自身问题的现实选择。从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看,教给学生创业的本领,使其摆脱就业分配的依赖比什么都重要。在教育目标上,我们一直十分重视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伦理道德素质,轻视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使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的青少年缺少自我谋职的心理准备和独自谋生的本领,而且也使获得了稳定职业岗位的青少年显得墨守成规,很难表现出事业上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5、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演变。一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者,必定是一位终身追求知识的自觉者。“终身学习是一条有许多支径的旅程,技术和职业教育是这条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创业教育,正是“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让毕业生登上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成为职业生涯的成功者。

三、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二:媒体资讯

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

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途径五:创业实践

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借助学校举办的某些课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拟参与来完成。例如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对知名企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等也属间接学习范畴。

四、当前创业教育主要存在的缺陷:

1、在认识上,对于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缺乏把握,很多地方存在分歧;

2、在教学体系上,目前在国内尚未达成共识,内容还不够完整,不成熟、不系统;

3、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缺少吸引力;

4、没有权威的教材体系;

5、相应的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甚至空缺;

6、考核方式依旧是应试教育类型,教学管理上也与当前体系存在很多矛盾等。

五、走出创业教育误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

一要"软硬兼施",打通实践环节。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难,是因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的创业实践一定要上升到创办企业的高度。实际上实践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锻炼,而不是一定要开办企业。在实践环节的"软实力"建设上,除了创业教育者要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外,师资水平的提高格外重要。应建立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企业、工商、税务等各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经常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更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训的机会。此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尤其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高校除了积极与企业合作,还要学会整合和挖掘校友资源、家长资源,甚至公益团体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优势,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

二要超前考虑,不应"临时抱佛脚"。一些教育专家说,国内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与国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直到本科、研究生的正规教育。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了"金融扫盲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中美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悬殊也正源于这些因素。就业、考研依然是中国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自主创业的意识淡薄。

三要注重观念先导,在多元认知中促进创业教育价值认同。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同时具有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高校有必要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引导学生从把握眼前细小机会做起,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果敢的性格。

四要注重创业教育自身的学科建设。

1)建立一个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资源管理。要想办法从我们的教师当中、从我们的企业当中、从社会各方面当中发现和培育、培训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教师、专家队伍和实际工作者,形成我们教师的平台。

2)想办法在国家的支持下,研发我们本土化的创业教学教材。

参考文献:

[1] 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8)

[2] 徐玲玲,高雪佳.创业教育与高职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6)

[3] 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的主题———圆桌会议报告[J].张秀琴,译.王一兵,校.教育研究,1990(7)

[4] 魏青.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8)

[5] 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6] 刘素婷.论高职生的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