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思性学校的建立
2009-06-25徐玉珍
徐玉珍
摘 要: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学主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与学主体的反思才能解决。要想取得反思主体反思的实效性就必须建立反思性主体身处其中的反思性学校。反思性学校中不同的反思主体、反思性学校建立的途径与策略、反思性学校建立的意义便成了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反思性学校天人合一自我意识
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教育中的主体不能很好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即不能将过去在教育上一些做法作为批判性地学习对象。二是教育主体对正在进行中的某些教育行为与正在执行中的教育决策不能有效的监督与调控。其三不能根据教育的过去与现状决定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将以上三方面称为教育自我反思的问题。虽然教育的关注者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但由于反思没有成为教育主体的自觉行为及形成一种反思性生态环境,反思远远没有展现出它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方面所应具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反思性学校。
一、反思性学校反思主体的确立
个体进行反思一般目的有三,一是通过反思来改进自身。二是通过反思改变工作对象。三是更好地适应与改变工作环境。如果反思主体要达到以上反思目的仅仅依靠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反思必须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才可能真正地有效。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学生作为学校中的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必然被确立为反思的主体。
(一)学校领导的反思
学校领导能否依据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与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进行反思与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效率。学校领导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反思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或办学口号。良好的办学理念或办学口号就如一个人的座右铭激励学校的师生奋发进取、大胆创新。因此,学校领导应尽可能使办学理念能够警示自己与解放师生教与学的观念。
其次,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激励一个个体、一个群体积极进取的动力。没有了发展目标,个体或群体就会失去发展方向与发展的牵引力。因此,学校领导不仅要为学校整体、各个学科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引导每一个教师制定他们教学中的发展目标。
再次,学校过去与现在的一些决策与做法是否科学。学校领导层面的反思能使学校各层面的工作在良性轨道上运行。
(二)教师的反思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力量,教师能否通过反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决定一个学校的发展命运。
其一、教师对自我及他人教学经验的反思与借鉴。
教师的教学经验如果从教师作为学生时对自己教师教学的观察与模仿算起的话,每个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不仅是为了能够发现过去教学的价值与不足,同时能够使教师寻求自身的在教学中的心路历程。
其二、教师对自身当下教学行为的监控与调节。
很多教师的悲哀在于面对教学中的众多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觉。反思型教师必须具有对教学情景的敏感性。在教学前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能够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自己在教学情景中所突发的灵感对教学进行即时的调节。在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即时反思与总结。
其三、对未来教学合理性的设想与预期。
每个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经历=教学经验就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与现有的判断力,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越来越合理的设想,并敢于将自己的设想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师在为自己的教学提出设想时,要具备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这样才可能在教学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学生的反思
由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所具有自我意识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对学生反思的讨论要有区别的对待。
二、反思性学校建立的途径及采取的策略
(一)建立反思性学校的技术路线
首先,至上而下的技术路线。所谓的至上而下的技术路线就是从校长到教师,最后到学生的技术路线。校长是从学校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校长在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时间、影响力与资源方面的优势,在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地在教学、管理科学化、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提出新的设想。
其次,至下而上的技术路线。所谓的至下而上的技术路线就是教学上一些革新由学生发起,然后通过教师反馈给校长,或直接由学生反馈给校长。我们在教育上经常提出这样的口号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的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如何学习,如何教学,如何对学校进行管理等方面提出看法。
其三,从中间到两边的技术路线。所谓的从中间到两边的技术路线就是一切革新从教师开始,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学习与学校管理上的一些设想与看法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理解,另一方面则向校长反馈,以便能够取得校长的支持,或使自己有价值的设想使其它的教师与学生也从中受益。
(二)反思性学校建立的策略。
首先,文化宣传策略。也就是学校借助于校内的各种宣传手段如学校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对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校园生活方面的一些新的设想或做法进行宣传,在促进校内信息流通的同时,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为了更好搞好校园建设,校长通过开设校长信箱、建议专栏等方式让学生根据内心的需求为校园的建设出谋划策。
其次,校内校外取经策略。
当学生听说校内或其它学校哪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好时,允许学生到该教师所任教的班级进行旁听。同时,号召学有余力的同学帮助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使学习上落后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还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发现学习的价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其三,校长取经传经策略。
相对教师而言,校长比教师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校长要根据各自学科优势,有意识地到本校或其它学校优秀教师那里获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然后与本校教师分享。校长应该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与师生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的反思性氛围才能形成,反思性学校也会逐步的形成。
三、建立反思性学校的意义。
首先,它能使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不走弯路。
反思性学校的建立能够使校长对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些措施与做法进行经常的反思,从而减少自己在学校管理上的失误。教师在教学时经常反思不仅能够更好理解自己和学生,同时能够在反思中不断消除教学中的不合理性。而反思对于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反思不仅能够使学生摆脱大量无效学习的重压与损害,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的发展,获得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次,它能够营造“天人合一”的校园氛围。
“天人合一”是东方思维模式的最高体现,它不仅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强调人内心的和谐。反思性校园建立,能够使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思考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思考他们与校园自然景色的关系,进而使他们重视对校园自然景色保护与美化。
再次,它促进了学校内部各系统的优化。
学校也是一个由众多分支系统构成的一个系统。学校内部的各个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哪一个系统出了问题,其它系统就不能正常的运行。而反思性学校的建立能够使学校内部各个系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从而保证学校这个大系统在和谐中整体推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