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考
2009-06-25宋宝庆
宋宝庆
摘要:独立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生力量,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学生科技活动对独立院校的重要性、如何搭建适合独立院校的学生创新工作平台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对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建议。
关键字:独立院校学生科技创新
高校学生科技工作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之一,推进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磨练学生自身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重要作用。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生力量,独立院校如何更好的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借以提升学生走入社会后的个人竞争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独立院校开展学生创新工作的重要性
独立院校大多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为行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为相关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培养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化人才。
就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发展状况来说,无论从设施配备或师资水平,相较普通高校均显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独立院校应根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特点,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各个要素,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平台探索效果佳、见效快、成本低的教育方式。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开放式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恰恰满足上述条件。
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得到了学生最为广泛的关注及参与。其中,科技创新类学生活动以实践性强及与学科知识联系紧密等特点成为每所高校学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因各高校校风差异,所偏重的学生活动重心也略有不同,学生科技创活动并未被所有高校重视。但是,在现今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名校毕业生应聘遭拒的事例比比皆是,在学校知名度普遍处于劣势的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甚一步。通过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应引起独立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 独立院校如何打造优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1、 独立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
学生科技活动涉及学校多个职能部门,如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就业指导处及各专业教学单位等。如何整合多个职能部门力量,集各家之所能,且淡化行政性繁琐规程是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的先决条件。由独立学院在机构人员配备上大多以效率优先,人事编制与普通院校相比较为精简,由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指导机构则是推进这项工作的必要条件。
团委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及学生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起到积极的牵头作用。在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制度建立之初,团委就应根据本校各方面实际情况给出初步意见,并通过学校主管校长的授权,召集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推进学生科技工作的开展。
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处等单位,应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学校条件等方面因素积极给出现阶段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意见,保证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平稳顺利的开展。而专业教学单位应提供相关行业的最新市场信息、本单位对口教师的基本情况等,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力量保障。
2、 建立学生科技创新类社团组织。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归根究底是为学生服务,由学生组成管理执行机构如学生科技协会等,能够有力的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学生内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拓展学生参与广度。同时,学生科技协会成员自身在工作开展中,也能够得到更多锻炼,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科技协会的管理模式应区别于普通学生社团,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指导机构直属管理,日常工作应挂靠学校团委或科技处具体指导,开展符合学生需求且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科技创新类学生活动。
虽然是学生社团组织,但在组织建设方面,学生科技协会应更偏重科技创新的组织目标而设,简化行政事务性部门,如常规的宣传部、办公室、财务部等可统一归为事务部以防止机构臃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需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单独设立部门,如竞赛部、专利部、科技活动部等。
3、 建立完善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由于经费、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主要以科技竞赛为支撑,虽然这种形式能够选拔出学生中的科技创新尖子,取得具有较高水准的科技创新成果,但其覆盖面小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独立院校在科研能力、条件等方面本就薄弱,学生科技创新精英型教育模式不尽适用,仅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或获奖情况来判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略显偏颇。
通过开展全校性普及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紧密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衔接、增强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是独立学院推进学生创新工作的重点。如能形成由学校—院系—班级构成的完整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则可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公平的量化评比,在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的同时,也对开展学生科技工作质量有所反馈。
三、 独立院校推进学生创新工作中的一些建议
1、 建立稳定的专项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区别于其他学生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往往是一个长期过程,稳定的物资支持是学生科技活动开展质量的基本。然而独立学院由于体制所限物资相对紧张,且大部分独立院校投入重点仍在基础建设等方面,对学生活动的物资投入量相对普通高校普遍偏低。这就需要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牵头部门团委更多地发挥自主能动性,拓宽物资渠道。对内,除固有的学生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外,还要积极争取教务处、科技处和学生处等部门的支持,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对外广泛联系相关科技创新型企业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投入经费总量,确保学生创新科技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2、 有选择的开展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型活动
据粗略统计,笔者所在学校每年由全国到地方开展的学生科技相关竞赛活动不下二十余场次,形式大多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初赛,校内优胜者参加省市高一等级复赛等。如每次均举行大规模宣传及开展,对于独立院校来说,在人力物力方面压力较大,对学生来说也容易产生疲劳,大大降低兴趣度。对于这种情况,独立院校可以采取在每年固定开展两次、每学期一次的综合性校内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对优秀作品进行登记备案,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校外开展的各类相关竞赛中直接推荐选送。这样形成的品牌性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在学生中影响较大,能够征集到优秀作品,同时,较长的的竞赛周期也能为学生留出充裕的准备时间,完善竞赛作品,更能在物资运用上做到了高效、节约。
3、 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的指导对于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然而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中具有科技创新工作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相对普通高校较少,如何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加入到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是需要教务处、专业学院共同解决的一项难题。除发动教师自主性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如建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导师奖励机制、优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奖励机制等。如能设立专项资金聘请校外高新技术领域成功企业家担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顾问效果尤佳,因为此类企业家除掌握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知识外,更能为学生提供如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变成产品的必要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生力量,独立学院应吸取普通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优良经验,并根据自身条件及特点深入分析本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加快推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科建, 杜君民, 朱华山 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教育与文化 2004.8
[2] 江云清,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地质教育 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