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09-06-25胡杰荣
胡杰荣
摘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未来接班人培养的质量。立足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每一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且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1]《意见》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实践教学的要求,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举措。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理论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传导思想、理论、政治、道德观念等。而实践教学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参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以获得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狭义的实践教学指的是社会实践教学。由于时间、经费、交通、师资、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要想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很难经常做到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应该是立足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讲授以外的以大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如课堂主题活动、专题研讨会、音像资料的播放、模拟情境演练、讨论与演讲等。在这些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校园或社会调查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最常见、最容易操作的形式。校园实践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在校园内开展的由团委、学生会等学校各相关部门组织的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专家讲座、知识竞赛、文化活动和技能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深入社会进行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勤工俭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再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带回课堂研讨,从而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更直观、更亲切、更深刻的体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实践三者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它们共同构成了“ 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
通过座谈会、网络调查的形式,我们发现当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组织学生到农村、企业等实践基地参观、社会调研、观看教学片、撰写论文心得,组织学生举行专题研讨会,辩论赛,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国家观念、公民意识的养成,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有助于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缺乏统一规划,以致实践环节被弱化、虚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划,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管理,课堂实践教学由思想政治教学部门承担;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三下乡”、“四进社会”活动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实践活动分别属团委、学工部门管理;各院系的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负责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教学行政“两张皮”,出现“群龙治水”而难以形成教育合力。而有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实践教学更局限于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被虚化、弱化。实践教学的学时成了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时数的代名词。
2、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出现以点代面、走过场现象。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一是大多数学生实践活动参与面较窄,思想教育实践大多以利用假期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或是在暑期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二是个体实践活动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相应措施。因本身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缺乏严格的各种保障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而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类型单一等问题,无法真正保障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少针对性,因而少实效性。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实践内容比较空泛,缺少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太紧密,以致不能学以致用。三是实践效果流于表面,缺少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4.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的师资不足、经费短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少,教学任务重,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二是有些学校没有把思想教育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三是有些高校没有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和计划安排,因而没有必要的考核手段。而对参与和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工作量上没有体现,得不到专业课实践教学同等程度的重视,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四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单位一怕花钱,二嫌麻烦,不想也不愿接待社会实践的学生。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
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形成“大实践”的合力育人机制。高校第一是应成立由主管党委书记、分管教学的校长任正、副组长,课程教学单位、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实践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对实践教学中所需要的资金、人员、时间、实践基地进行内外协调,落实政策性保障。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务处下达计划组成校级学生实践团队,由“概论”课教师拟定实践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并随队指导,校团委负责挑选学生、安排行程和食宿,校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二是各院系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要求学生将思政课社会实践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个人自主实践的学生,教师围绕主题给学生列出参考选题,要求学生任选一题进行为期1-2周的社会实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方便的原则选择实践题目与实践地点。学生可独自完成实践,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实践,实践结束后填写“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并按要求和统一格式撰写实践报告。由此形成全员参与,合力育人的局面。第二是在管理制度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着眼于部门联动,着力于基本制度建设,诸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规划”、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等,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管理程序、经费安排和相关部门职责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同理论教学一样,研究制订较为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编写教学计划,规定学时,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任课教师。
2、整合资源,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团委等在内的学校所有与学生管理相关的部门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在课堂实践教学资源方面,要及时补充和更新案例资料,视频资料,这些资料要体现新颖性、典型性和专业针对性。二是在校园实践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专业实习实训活动等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在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和专业社会实习、专业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等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场所。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基地,就难以开展实践教学,或者说难以收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典型性、代表性的原则,建立和选择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建立相应考核标准。考核应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考核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计划是否科学、是否得到贯彻实施,教学组织是否到位,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参加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结或体会的写作情况及水平。通过考核,促使教师认真教学,学生认真参加实践,从而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2]
3、抓住就业创业这个根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青年学生最关注、最忧心的问题。学校思想教育实践要高举促进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最根本的是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竞争力方面下工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素质和技能、扶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积极开展各类就业、创业主题教育活动,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大力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鼓励学生多层次就业、创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生社会实践,高校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要专门组织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危机排查、现场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等实践活动,保证毕业生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
4、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培养学生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全面素质。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各类文体活动、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校园文化,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文化育人具有影响广泛、润物无声的效果。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都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动员力,是思想教育实践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阵地。高校可以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各种生动活泼、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有形化。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开展特色鲜明、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变单调的理论政治理论学习为生动的文化活动;以高雅艺术为引领、品牌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广大师生接受了高雅艺术的熏陶,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青年学生的艺术素养;深入开展校园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学术科技作品参加全国、全省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了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的学术科技文化氛围;高校还可以以各种社团为阵地,开辟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天地,以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汪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尝试[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