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2009-06-25余万芹
余万芹
摘要: 实效性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实效性对于检验教学成果的程度和深度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此,要坚持创新,在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创新
前言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也有着无限的探究空间和发展领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思想政治课如何提高其德育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值得考虑。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充分运用有关的方法来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及其提高的必要性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之间的落差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1.1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实效性”可以理解为两层意义:“实”就是行为立足社会实际,内容实实在在,功能全面而实用,结果清清楚楚;“效”就是行为有效率(较少时间完成任务)、有效果(实现目标)、有时效(及时而持续的效果)。由此可见,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形成了多个维度:一是主体性。教与学两方面是构成实效性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即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是实效性的决定因素,必须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二是全面性。教学行为的目标和内容必须丰富、全面,具有针对性:三是时效性。即教学行为要及时,并具有效率,有良好而持续的效果;四是可操作性。教学行为设计有利于程式化运作,易于受教育者模仿或实施,同时可建立考察和考核等评估反馈机制。
1.2 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如何富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1.2.1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完善。我们必须及时地向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经济、政治、法律、精神文明等方面的教育,以使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进步,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种矛盾与丑恶现象也随之并发,我们要正确估计、科学思考、合理引导,体现国家意志和符合社会要求,教育青少年学生认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用高远的视角、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思维来认识社会与设计人生。
1.2.2 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促进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总体来说,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发展良好,但诸多调查与研究也反映出许多不好的迹象,由于社会保持稳定与生活条件改善、学业压力与就业竞争、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的特殊等,许多青少年不思上进,不关心社会与他人,唯我独尊,缺少科学思维方式,抗挫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等等。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情感、思维、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心理辅导等方法,提高实效性,履行责任感。
2 高职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对于处在青少年世界观和人身观形成重要阶段的高职时期,尤其显得重要,目前高职思想政治课堂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智轻德、知行不一
目前,思想政治课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知与行的脱节。由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忽视道德行为的培养,才导致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在观念上,学生们大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道德认识来支配实践。知与行相脱节也就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信念没有转化为行为实践,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也没有真正形成,就是思想政治课德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
2.2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性
目前,在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中,其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普遍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这与今天的社会对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教育者要传授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不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受教育者就不能很好地将教育者传授的社会道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思想政治课教育也就收不到实效。
2.3 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对高职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影响,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这一影响过程能否起作用,关键是看学生接受这一影响的内因。而目前,思想政治课德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方法单一。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从总体上讲,仍未摆脱硬性灌输为主的传统模式。这种教育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僵化的、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方法。
3 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对策
3.1 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要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讲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科学理论、客观环境、教育对象三个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者有意无意地只讲某一个方面的针对性,都有失片面,也难于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应有作用。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采取以硬性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学生只是记住了教育者所灌输的知识,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因而个体思想道德没有真正形成,是思想政治课德育难以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其实效性,就要改变这种单一的硬性灌输的方法,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3.3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多纲多本,已为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课本是学习的纲要,同时现在的教学载体和教学内容可不断充实与更新,有计划、有指导的社会实践、媒体资料的选择,都是广阔的教学空间。
3.4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诸因素中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严于利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尊师观念淡薄的学生也要做细致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尊师是一种美德,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3.5 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较其他课程有特殊的难度,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师自身观念转变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首先理论要进教师头脑才能进学生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师要对所教的理论“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思政课的理论精髓和核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学术水平。
4 结语
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教育中实践和渗透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学科,作为高职的德育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其德育中存在问题的突显和解决,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因此,只要教师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高放低,由远拉近,由虚变实,就能提高它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瑞芳.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心理相容[J]. 河南农业,2009,(04)
[2] 顾爱军. 对政治课德育功能实效性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07,(10) .
[3] 卫刘华. 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基本原则探析[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