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管理创新实践
2009-06-25杨凤林
杨凤林
摘要: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管理创新实践,着重在:创新理念,把学院的功能定位融于企业的价值链;创新体制,形成服务企业的内在动力;创新机制,增强服务企业前沿的能力。管理创新实践,实现了内涵建设与规模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股份制校企合作管理创新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政府主办的普通高校,2003年由4所学校合并组建。建院以来,学院锐意进取,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短短6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资源整合一地办学的目标,而且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质的飞跃,特别是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特色明显。学院新校区现占地1403亩,固定资产总值1.96亿元,建筑面积227764米2,教学设备总值2942万元,馆藏图书44.7万册,有教学系部8个,专业40个,专任教师352人。2007年学院被评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学校”,并连续6年保持“四川省精神文明单位”、“四川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学院的飞速发展与上级党政正确领导,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密不可分,也是学院上下同心协力,抢机遇,抓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在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下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实践,走质量立校、特色建院之路的结果。学院在管理经营方面始终坚持理念、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主要做法如下。
1 创新理念把学院的功能定位融于企业的价值链
1.1 变“以自我为中心”为“以企业为中心”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院对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功能定位进行了再认识,把满足企业需要作为了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领导每年都要多次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把握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学院在功能定位上与企业产生了责任关联。在新形势下,学院的功能定位是: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三高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高技能的操作人才);为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结构重组过程中的人员提供转岗培训;对企业后备技能型员工进行定向培养;为企业管理能力和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提供科技资讯;为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终身化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功能转变,学院采取以下措施:
1.1.1 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学院坚持市场导向,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开办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如根据印刷包装产业突飞猛进发展,对各类印刷包装人才的需求激增的现实,学院及时与香港利奥纸业集团合作,开办了印刷包装两个专业。
1.1.2 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一是突出实践技能。严格遵照教育部规定,除教师教育类专业外,各专业实践教学比例都超过了50%。教改专业实践教学比例达60%以上。各专业将技能考证训练独立设课,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信息类专业,增加了设备组装、调试、维修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二是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集中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时间均超过半年。
1.1.3 根据工作流程重构课程体系。例如财务会计课程,就是按照会计核算业务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教材组织上按照出纳岗位核算、往来结算岗位核算、存货岗位核算、资产岗位核算、职工薪酬岗位核算、资金岗位核算、财务成果岗位核算和主管会计岗位核算8个项目模块进行。在注重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还注意把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使教材内容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根据项目模块进行分组演练、岗位交叉互换,使教学方法更适应教学内容。
1.1.4 根据企业氛围改革教学方式。一是变“小课堂”为 “大课堂”。鼓励教师与企业深度融合,保证教学任务与实际岗位需求结合,建立新的教学规范,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机制。将重点从传统的、封闭的“小课堂”转移到广阔、开放的“大课堂”。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变“以知识评价为主”为以“能力目标评价为主”。三是质量监控变“校内评价”为“多元主体评价”。学院根据工学结合的架构,不断延伸质量管理链,引进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1.2变“管理”为“经营”
目前,学院管理已经从强调教务管理、总务管理等“事务性”的静态管理,逐渐地转变为强调资源分配、信息管理、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的动态经营。学院更注重教育成本投入产出,注重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注重教育教学的效益。它不仅要考虑学院内部管理,还考虑学院的形象塑造、社会声誉以及与社会的沟通等等。
1.2.1 确立服务学生的经营意识。“顾客是上帝”、“服务第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作为职业教育,学生不仅是管理对象,还是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是经营学院的思想前提。学院着眼于学生发展,努力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坚持学院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1.2.2 确立成本效益的经营意识。学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注重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把学院当作一种“企业”来经营。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产,提高经费投资效益,以求在师资开发、学生质量和资源输出等方面获得最大回报。一是采取定编设岗,倡导人尽其责,人尽其才,减少人力投资,防止人才浪费,人浮于事,节约教育成本。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杜绝资源闲置和浪费。
1.2.3 确立资本运营的经营意识。随着教育市场的开发、开放,学院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看作可增值资本。例如,学院以自己的校名作为无形资产或以智力资本入股与香港利奥集团股份制合作办学;以出售冠名权的方式增加学院资产总量,引进企业资金修建了镇泰楼、利奥楼。
1.2.4 确立特色品牌的经营意识。学院的特色品牌战略包括:注重特色办学,走股份制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注重外塑形象,如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学校等。注重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建院来教职工共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共474篇,编写著作教材23部,完成市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获省人民政府成果奖1项,市人民政府成果奖12项。特色与品牌的创建,增强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也增强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四川日报》、《南充日报》等媒体都多次对学院进行了报道。
1.2.5 确立改革创新的经营意识。学院坚持用发展观点来办学,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而不株守现状、墨守成规。学院创新教学体制,强化“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三大建设,目前已建成《猪生产》、《畜禽繁殖改良》、《初级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宠物疾病诊治》《实用机床夹具技术》等10门院级精品课程,建成院级精品专业3个;创新工作机制,将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与各个系办学经费挂钩,全面调动全院上下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招生就业机制,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密切与香港利奥等知名企业的合作,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改革创新,既增加了办学自主权,提高学院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又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工积极性,使学院拥有了不竭动力。
1.2.6 确立质量至上的经营意识。学院坚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院办学的生命线,常抓不懈。学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抓内涵建设:一是健全制度。学院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测评细则》、《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听课制度》、《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办法》、《教案管理办法》、《教研活动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严”字当头。狠抓教学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注重把好“六关”,即入学关、执行教学计划关、教师聘任关、函授考勤关、命题和考试关、毕业关。三是抓教学督导评价。学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教学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督导条例,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督导评价。
2 创新体制形成服务企业的内在动力
2.1 办学主体多元化,形成办学特色
校企合作股份制办学。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利奥集团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建立了由政府、学院、企业三方人员组成的学院董事会。根据双方签定的股份制合作办学协议和《学院章程》,学院以实物资本、无形资本入股占80%股份,利奥集团以货币资本4500万元人民币入股占20%股份;合作办学后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优先满足该集团用人需要。
2.2 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2.1 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院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由政府、学院和企业人员构成。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学院章程的制定、修改;制定学院年度和长远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经费预决算及赢利分红方案;决定管理机构设置、教职工编制数;决定股权转让;决定办学终止等重大事项。院长在董事会章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
董事会下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由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学院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职责是:对专业所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以此合理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术委员会是学院最高学术审议机构,对学院教学科研重大事务发挥审议、咨询作用。
学术委员会由学院学术专家、教授(或其他高级职称)、专业带头人组成。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审议学院教学、科研重大发展计划与方案,专业的设置与重点专业建设; 审议学院教学、科研重要政策性文件;审议评定学院教学、科研成果等重要学术事项;审议学院学科带头人人选及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就业指导委员会职责: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毕业生参加就业“双向选择”及“供需见面”活动,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组织实施,进行毕业生素质测评,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创新,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系统。
2.2.2 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一是建立“扁平化”结构的内部行政管理组织,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并向系一级放权,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以资产为纽带,深化高职院校后勤和科技产业改革,推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2.2.3 积极推行全员聘任的人事制度。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对全体教职员工实行有限期聘任制。首先,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由资格的评审转向岗位职务的聘任;由论资排辈转向竞争激励;由指标控制转向结构比例制约。
2.2.4建立绩效分配制度。学院将教职工津贴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适当拉开档次,体现公正平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对优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教师骨干与管理骨干实行特殊津贴,使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留得住,引得来。
2.2.5 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学院后勤管理,切实落实工学结合理念,坚持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学院建立社会化的的后勤服务体系,成立了后勤服务总公司,引进了学生食堂、物业管理等优秀社会资源,将师生生活、教学服务尽可能根据实际实现社会化管理。后勤服务实体尝试真正从学院主体管理体系中“剥离”出去,减轻学院管理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办学成本及行政管理费用。
3 创新机制增强服务企业前沿的能力
3.1 基于校企共赢的动力机制
“校企合作”的双方一定是互利性的,这是产学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一方面为学院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为企业带来利益:满足企业批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牌的树立;利用学院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水平;借助于学院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手段;通过学生生产实习,企业可获得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几年来,香港利奥集团根据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的需要,除按合作协议斥资4500元用于新校区建设外,还捐资250万元修建利奥楼,捐赠100万元设施设备建成国内一流水准的印刷包装校内实习基地,还捐资50万元购置了办公用车。镇泰集团捐资为学院修建了镇泰楼。学院共得到企业资助1400多万元,使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学院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院每年也为香港利奥集团培养50名经贸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2003年后增至100名,并增加了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50名学生的培养计划,2008年又增加了印刷包装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现已为香港利奥集团培养输送管理人员300多名。这些学生进人公司管理层以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企业生产规模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攀升,年销售总额2003年已达20亿港币。
3.2 基于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
工学结合管理体制的沟通很重要。深度的沟通应该是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这是保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持续、稳定的“润滑剂”。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的愿景。学院在合作中,一是大胆引进企业文化,多次请企业高层来校作企业文化的演讲,并与企业共同举办嘉年华一类的大型文化活动;二是从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如从利奥引进精益管理模式;三是利用学院优势,帮助企业提升文化内涵,如为企业创作与传播弘扬企业精神的厂歌——《利奥之歌》;四是借鉴企业元素构建学院文化氛围,如确立“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制定“厚德、砺志、求是、创新”的校训,凝炼“和谐、进取、求真”的校风,“敬业、博学、树人”的教风,“勤学、强能、成才”的学风,创作校歌等。
3.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机制
3.3.1 专业建设——校企共商。学院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推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与企业间的联合办学。先后香港利奥集团、大北农饲料集团等数十家单位签订了培训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院的“订单式”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学院与企业签订协议,在每年的招生计划中确定专业和人数,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模式。学生毕业后就进入当初定向单位就业。如学院为利奥集团定向培养商贸英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另一种形式是在学生入学一学期(或一年)后,由企业来学院按照一定程序、一定规则选拔学生组建定向班。2008年香港利奥集团来校选拔印刷包装定向专业,由企业自主完成对学生面试、笔试、品行考核等环节,采用对学生综合考核的方式,学生高考录取成绩占20%,在校平时成绩占20%,企业选拔考试成绩占60%,按分数高低,择优录取学生125人。学生组班后,享受企业准员工待遇,企业承担全部学费,部分生活费,还根据成绩与表现发放奖学金。对入选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专业共建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就业、创业和立业。学生在第三年实习过程中,学院将学生分配到相应企业,把实习期与企业的试用期合二为一,在实习期间实行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实习生既享受实习工资待遇,又是在学院在编学生。这样,既使企业节省了员工培训费用,又为学生减轻了学业负担、经济负担,还弥补了学院实习的不足,三方受益。也使学院与企业衔接更加紧密,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3.3.2 课程体系——校企共创。学院成立了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相结合的课程团队,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分析,以此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和重构课程体系,解决工学结合内涵建设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改革。围绕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载体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序化与教学组织安排。二是教学途径的过程性构建。教学过程历经校内模拟仿真与生产性训练、社会实践锻炼和企业实际工作(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其中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的75%;顶岗实习为6~12个月;假期社会实践锻炼累计不少于12周。三是教学方法的行动化改革。强调行动教学,把有目标的动作行为和心智行动进行整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强化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培养。
3.3.3 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学院要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寻找合作企业,与企业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一批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香港利奥集团共建了印刷包装实习基地,基地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固定的实习地点,为保证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祖代猪场,是四川省外种猪重点纯繁场之一,担负着全省及周边地区优质种猪生产供应工作,在生猪生产及品种改良工作上起着示范推广作用。种猪销售除省内各市州以外,已扩展到广东、贵州、湖北、陕西、江西、云南、甘肃等省。学院也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香港利奥集团、北京协亨集团、北京大北农集团、南充凤垭山农业有限公司、四川兴城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万泰大酒店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97个。基地的建立保证了 “四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实训室与车间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3.4 人才资源——校企共享。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形成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 同时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师资来源多样化,结构多样化,形成职教师资队伍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学院从合作企业和社会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77人作兼职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39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大多数属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和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兼职教师队伍是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3.3.5 技术开发——校企共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走工学结合之路,重心在应用、共享。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中心。做到科研课题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资金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人员校企共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一线服务。目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攻关应用技术项目共26项,如机电工程系与四川九龙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开发》、与四川南部县聚力公司联合开发的《中硅钼耐热球墨铸铁缺陷应对措施》、农业科学技术系与四川宏泰生化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甲醇蛋白的生产工艺技术》、与四川兴华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兽药生产技术》、与四川龙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有机蔬菜植保技术》、《鲜活产品的加工储藏技术》、与四川汇龙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猪血制血红蛋白的生产工艺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管理创新实践,推动了校企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迅猛发展。目前,学院还通过订单培养、资助合作、育人合作等多种形式先后与香港镇泰集团、深圳奇伟、上海协亨、北京迪信通、大北农集团、山木教育集团等8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最显著的成效是推动了学院内涵建设,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效益是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学院2006届毕业生(首届高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2.81%,2007、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08 %。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满意度高,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有三大优势:一是基础扎实后劲足,二是组织协调能力强,三是动手能力强。通过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我院2006届毕业生称职率为90%,2007届毕业生称职率为92%。毕业生质量保证和就业保障,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声誉,推动了学院招生工作。学院招生覆盖面已涉及包括北京、吉林、黑龙江、广东、海南在内的20余个省、市,2008年普通大专新生人数超过3000人,在校生达到万人规模,实现了内涵建设与规模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49—55.
[4]许德宽.试论全面质量管理与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12):26-28.
[5]田汉族.体制创新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35):8—10.
[6]邓志良,宋建军.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7]孙立新,杨静娟,宋建军.解读新时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o7(5).
[8]魏崴.校企结合的复合型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9]董维佳,宋建军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