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地区新高中资讯课程评介

2009-06-25陈晓慧刘向永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资讯科技概论学分

陈晓慧 刘向永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于2008年1月24日公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并计划从2009年8月1日起由高中一年级开始逐年实施。高中资讯科课程在此次修订中有了很重要的变化。完整的台湾地区资讯科课程纲要文件请参阅http://lkc.ed.ncku.edu.tw/98course/07/index.htm。本文主要对台湾地区新的高中资讯科课程做简要的介绍,并介绍此次新资讯科课程纲要修订的情况。我们希望台湾地区的高中资讯科课程能够对大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建设与课程实施有所启发。

● 台湾地区新高中资讯课程介绍

台湾地区此次修订最重要的改变是资讯科由一直以来的选修改为了必修。根据台湾地区新修订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总纲”,必修“生活领域”包括家政、生活科技、资讯科技概论、健康与护理等四科,合计10学分,每一科目至少修习2学分。因此“资讯科技概论”在生活领域中至少必修2学分,至多4学分。此外,在选修科目时数方面,总纲规定的非升学考试科目每学期至少需要开课2学分,所以资讯科在这里也有若干学分的开课空间。总体而言,台湾地区新的高中课程纲要给予资讯科课程应有的重视。

台湾地区新修订的资讯科课程纲要包括必修“资讯科技概论”与选修“信息科学”两个科目。“资讯科技概论”属于必修“生活领域”,分为2学分与4学分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主要在培养学生资讯科学基础知识,并重视学生逻辑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学习主题包括资讯科学导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解决问题,以及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六大核心知识。选修“资讯科学”则看各校的需求而考虑是否开课,可选授的内容包括“基础程序设计”1~2学分、“进阶程序设计”2学分及“资讯科学与应用专题”1~4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在提供学生深入探索资讯科学相关领域的机会,以及培养学生统合运用资讯科技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师资、设备以及办学特色等选择适当的开课计划,以提供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台湾的新修订课程纲要特别强调“资讯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及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台湾的新课程纲要仍然重视资讯科技的应用,但更重视资讯科技应用背后的资讯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台湾地区的九年一贯阶段资讯课程希望学生能将资讯科技运用于生活与学习,强调资讯科技的“应用”面向;高中资讯课程则着重由应用导入学理层面,强调资讯科技的“科学”内涵。台湾地区新修订课程纲要希望学生从资讯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培养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

台湾地区新修订课程纲要的主要特色是在“实施要点”特别增列了“教学重点”一节,使教师及教材作者对教材纲要内容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学重点中除针对各学习主题进一步说明教学主旨外,并提供教学方法及教学工具运用的建议,使教师及教科书作者更能精确掌握课程纲要的精神,从而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

此次台湾资讯科课程纲要修订时间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0月,历时约一年四个月,其间召开十六次项目小组会议,以及三次邀请各界人士的讨论会,最后经过三次的课程小组审议会议才确定。然而,课程纲要即使再完备,其落实也仍然需要依靠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规划在未来三年,通过各学科中心承办新课程纲要的培训,从而推动台湾新资讯课程的实施。

● 新课程纲要修订的理念

2006年,台湾地区曾经颁布过一份高中资讯课程纲要,被称为暂时纲要。2008年颁布的新修订课程纲要与原课程纲要相比,在理念、课程目标、教材纲要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改变。本次课程纲要的修订主要遵循下列四个理念。

1.重视资讯科学基础知识。修订后的课程纲要仍然重视“资讯科技”及其应用,但更重视资讯科技应用背后的“资讯科学”基础知识学习。九年一贯阶段的资讯课程主要强调“应用”取向,希望学生能将资讯科技应用于生活与学习;高中阶段资讯课程则着重由应用导入学理层面,强调资讯科技的“科学”内涵,使学生不仅熟练使用与操作软硬件,更能了解软硬件所具有的资讯科学原理,以奠定在日新月异的资讯社会中,不断学习新资讯科技的能力。

2.强调思维及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台湾地区此次课程纲要修订希望能帮助学生学习资讯科技概念及技能,从而培养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资讯科学强调运用算法解决问题,而算法的规划及构思则属逻辑思维的范畴,资讯科学的学习有助于逻辑思维的训练,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此次课程纲要修订所确定的必修、选修科目学习内容,逻辑思维训练及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均是学习的主轴。

3.由日常生活导入学习。修订的课程纲要希望能由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导入学习,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学以致用。因此,“资讯科技概论”学习主题的规划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切入,接着进入互联网,然后是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最后再思考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相关主题无一不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施要点中也一再强调与生活相关的实践学习活动。选修科目也强调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重要性,例如“资讯科学与应用专题”就特别强调生活中的应用专题。

4.提供选修的弹性。由于“资讯科技概论”在生活领域中必修至少2学分,至多4学分;在选修科目方面,也有若干学分的开设空间。因此,本次的修订除将所有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整合为2学分与4学分的学习内容外;并另外规划了“资讯科学”选修科目,包括“基础程序设计”、“进阶程序设计”及“资讯科学与应用专题”等科目,使各校能够针对师资、设备状况及办学特色做适当的搭配,提供适合学生的教材内容。

● 台湾地区《资讯科技概论》课程的教材纲要

此次台湾地区的高中资讯课程纲要修订,重新修订了教材纲要,特别是《资讯科技概论》课程的教材纲要对大陆地区非常有借鉴意义。台湾地区的高中《资讯科技概论》,主要包括导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解题、计算机与人类社会等部分。

● 台湾地区新高中资讯课程的启示

台湾地区新的高中资讯课程,包含了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强调信息科学原理,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对大陆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都特别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1.科学与应用之争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都有科学与应用之争,是强调信息技术的科学性,还是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在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中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强调信息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于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而服务。而台湾地区此次颁布的高中资讯课程中,则强调了信息技术的“科学”内涵,这其实也提醒我们有必要审视我们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在科学与应用之争中到底偏向何方。

2.生活化: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共同命题

一直以来,信息技术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无限便利以及其在生活的中广泛应用,才使其融入学校课程成为必然和要求。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生活化命题则是两岸的共识。台湾地区的本次资讯课程修订就明确提出了由日常生活导入学习,大陆也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可见,生活化乃是两岸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共同命题。

猜你喜欢

资讯科技概论学分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及其他语种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