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
2009-06-25王玥雅
王玥雅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84-01
摘要: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meaning)两种。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所反映是非曲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生存),all at sea(全然不知)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2、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翟秋自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Nidar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
1、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进行意译;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2、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一鸣惊人本来是指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如果按原文直译过去则非常难以概括原文的意义,也很难在目标语受众中引起共鸣。可以按西方的习惯翻译为“make a splash”。
3、一篇原文的翻译,必然产生与之相伴随的语码,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个层面作一系列的调整。例如,“to get a real lemon”在汉语中可翻译为“实在是个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