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译英的段落本位及段落调整问题

2009-06-25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英译汉段落调整

龙 利

[摘要]翻译的基本单位主要有三种提法,句本位,段落本位和篇章本位。本文对这三种观点都做了分析,认为句本位的翻译将影响译文的质量和可读性,篇章本位的提法过于笼统,不具备可行性。段落作为翻译本位,充分考虑了汉、英两种语言句法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忠实性检验,证明以段落为基本单位的调整不会损害译文的忠实性。

[关键词]英译汉;基本单位;段落;调整

翻译的基本单位,即传统译学中的“本位”。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充分理解之后,用译文一次表达过程的文字范围。

英汉翻译中的基本单位,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近二十年来,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见解。其中主要有三种观点:句本位,段本位和篇章本位。二十世纪前叶,国内的译家以林语堂为代表,主张以句为本位,“译者将原文全句意义详细准确的体会出来,吸取心中,然后将此全句依中文语法译出。”(转引自陈福康)。以段落作为英译汉的基本单位,表明译者开始关注英汉句法上的差异。上世纪下叶,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向”之后,篇章成为众多学者的新选择。这一观点超越了传统语言学的范畴,赋予译者更大的权利,在充分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译文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句子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忽视了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因而太过狭隘;篇章作本位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缺乏具体操作手段。用段落为翻译基本单位,则体现了汉、英语言的个性和共性。

一、三种翻译本位提法的比较

我们已经设定了一个前提,就要能帮助英语译文争取更多读者。在这个前提之下,三种本位提法的特点可以一览无余。

1、句本位的不足

以句子作为一次翻译过程的本位,显然忽视了汉、英两种语言句法的差异。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形式上更自由,也缺乏连接手段;英语是形合语言,连接手段丰富。“如果以句为局限,不扩及篇章,势必……影响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刘宓庆:94)

例1: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峻青《海滨仲夏夜》)

这两句话,以圆圈句号为标志,表达了两个完整的意思,是典型的汉语遣句方式。从英语构句的角度来看,两句中则包含了需要连接的信息:“晚霞”和“霞光”。我们来对比一下以句为单位的译文和突破句的限制对两句进行连接的译文。

⑴ After sunset,there still lingered a burning tangerine glow in the western sky.The sea,reddened by the glow,was more splendid than the sky.

⑵ After sunset,there in the west still lingered a burning tangerine glow,which,reddened the sea,and make it more splendid than the sky.

第一种译法中不得不重复的glow和sky使句子显得十分幼稚。读者只会看到没加改进的句子,而不可能从中体味到汉语风味。

2、篇章本位的问题

虽然不少翻译研究者认为语篇是意义的出发点,如司显柱“翻译方法的采纳都必需围绕语篇的交际意思”(司显柱,曾剑平)。但以篇章为汉译英的基本单位,容易陷入两难境地。首先,如果它表示翻译时应当通篇考虑。那么这种提法没有新意,在实践中也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其次,如果它意味着在篇章内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调整的幅度在段落以上,那么译者就要对原文的结构在译文中加以改变。它和段落本位有天壤之别,因为段落本位的立足点是奈达所言“动态的对等”,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忠实。改变段落结构,就是对原文的改写,已经脱离了翻译的范畴。

3、段落本位的特点

段落本位的观点包含了两点,一是适应译文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注意到了表达方式的不同,才需要在翻译时以段落为一次翻译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以段落作为调整译文的上限;二是力求忠实,调整的目的,并非创造出新的作品,而是希望能达到句子内处深层意义上的对等。

以段落作为调整的上限,是因为,在语言层次的基础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止于段落。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有一点虽不是真理,但足以成共识:段落是作者刻意创造的独立空间;无论是汉语作者,还是英语作者,对于段落的理解和运用都是一样的。一个作者将一段文字与其他文字分隔,必定有其目的。

段落超越不同语言的共性在于:

语法标志上的完整性。一个段落的形成,有其独立的开头和结尾的语法标志。一是其构成句子的完整性,段落内所有的句子都是完整的,不会分割到其他段落去。二是段落的构成总是以新起一行为标志。

意义上的完整性。一个段落的意义是完整的。即使有时一个段落只包含一个句子,也不影响其完整性。

意义上的独立性。这就是分段的目的。段落占有独立空间,是因为作者要区别它和其他语言的意义。也就是对于意义独立性的强调。

认识到汉、英语言在段落的共性,我们就不必再在更高层次上调整段落结构。同时,尊重作者使用独立段落的意图,也就是以段落为汉译英基本单位的必然性。

二、以段落为基本单位进行汉译英时涉及的调整及忠实性检验

以段落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而做出的调整包括了两个层次,句内调整和句间调整。由于句内调整已经有太多的相关文章作了清晰的表述,这里不再重复。本文的重点,是强调句间应做出的调整。它涉及到在段落内部原有句序上的连接,以及在对句序的重排。这种变动最富争议的地方在于它是否会影响译文的忠实性。本文认为,以段落为基本单位对译文做出的调整,不但不会损害译文的忠实,而且能使之得以加强。借用乔姆斯基句法(句子内部)“深层结构”的提法,在句子之间也应该有一种“深层结构”来体现其相互关系。汉、英两种语言在表面结构上的形式不同,翻译时,着眼点要放在深层结构之上。

三、在英语译文中增加连接手段

汉语的句子之间极少有连接,这是汉语的特点。在英语译文中,须做出调整。如:

例2:我一个人站在下花厅门口。我引出了他的这许多话,我知道了许多事情。可是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了吗?(巴金《憩园》)

⑴ ①I stood alone at the door of the lower guest room.②I had drawn so much out of him and had learnt so much from him.③But was my curiosity satisfied?(Jock Hoe译)

译文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出现,由于“I”引导两个短句子,使结构显得松散。”stood”和“was”之间插入“had drawn”“had leant”在时态运用上也略为混乱。要让更多的英语读者接爱,则需要加以改进。

⑵ I stood alone at the door of the lower guest room.Having drawn so much out of him and learnt so much from him,was my curiosity satisfied?

这种变化是否有损原意?分析原文我们可以看出,从“深层结构”来说,这三个句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我一个人站在下花厅门口”;第二层是(他想)“可是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了吗?”句②用作时间状语,表示“……之后”。改进后的译文避免了“I”短句型的重复,同时更准确地表达了各句间逻辑上的关系。

对段落内的句子次序进行重排

如果汉语的句子排列没有注重逻辑顺序,译者有责任在译文中进行调整。为了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上文中例子还可以变为:

⑶ I stood alone at the door of the lower guest room.But was my curiosity satisfied after I had drawn so much out of him and had learnt so much from him?

这种调整改变了与原文对应的译文独立句子次序。但没有损害其意义。句③置于句②之前,与句①想邻,那么整个意群为两层结构,句①和句③并列,句②成为句③的时间状语,仍然符合深层的意义分析,而且使之更为明确。

汉译英以段落为基本单位,比句本位和篇章本位的提法更切实际。它能给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提供具体的指导,通过在段落范围内对译文进行调整,译文将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时忠于原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司显柱,曾剑平.语篇:功能类型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7.2.

猜你喜欢

英译汉段落调整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工位大调整
心理小测试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18
中考英语“英译汉”解题思路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