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

2009-06-25梁玉娟

新校园·上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榜样德育

梁玉娟

新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是具有最重要作用。”因此。英语学科应从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一、挖掘英语学科的“内在”德育因素

1,爱国主义教育。只有通过学习外语,才能了解国际形势,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建设祖国,使之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可用事实说明我国综合国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树立危机感,增强使命感。不断树立学生学习外语的紧迫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外语,利用全人类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财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学习要求“听、说、读、写”,四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英语作为我国的外语,学习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因此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交际功能。

二、掌握“渗透”原则

1,要有“情”。也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首先是教师的热情,以教师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来感染学生,以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来熏陶学生美好的心灵。其次,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情趣的情境教学,如BOOKⅡUnit15的电话用语学习。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貌语言,当拿起话筒时不是问“谁”?而是先说“你好”。在对话时多用些“对不起”、“谢谢”等。对现在进行时的教学,多用些简笔画、图片或自制卡片作生动描述,尽可能多地用一些有益于教育的例子。这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对课文的深层认识,也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2,要有“意”。也就是说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渗透德育。教师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在于育人。在英语教材里,有很多富有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等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使之成为学习的榜样。学习外国历史、风俗文化时,引导学生中西对比,以“一分为二”的眼光来分析事物,从而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BOOKⅡUnit14圣诞节与春节、感恩节与中秋节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3,要有“机”。也就是说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因为教材内容不少都具有教育性。因此从备课到授课,只要精心研究,就可挖掘文中思想内涵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题材,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如BOOKⅡUnit 23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以及按顺序排队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并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周围的人。

4,要有“度”。也就是说要适可而止。能放又能收地渗透德育。因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影响教学,要能“屈”能“伸”,灵活处理,同时,也要保留一定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其次,注意渗透的梯度。由初一到初三逐渐深入,由具体到抽象。如初一年级学生可用文中内容与身边事情比较,诱导其思考,如BOOK I Unit 15关于时间的概念。到了初三年级,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如BOOKⅡUnit11关于爱迪生的故事,特别是中西方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与资产阶级的人生观的差异,逐步培养学生的明辨是非与概括能力。

5,要有“伸”。也就是45分钟之外的德育渗透。初中生在自主认识过程中。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德育的亲身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渗透德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观看一些适用性英语录像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境下接受教育与熏陶。

三、运用“榜样”教育

榜样即所谓为人师表,进行思想教育,言教不如身教。初中生可塑性较强,思想活跃,生性好动。而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会比其他学科强一些,英语口形、口音乃至单词、句子甚至是动作,学生都在模仿,逐渐地连教师的品格、人格也会受到模仿。作为育人在先的工作者,教师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所以由表及里,为学生作表率,树立仿效榜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信”和对教师的“爱”。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榜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论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启蒙教育中的意义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