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情,内心深处的呼唤

2009-06-2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18期
关键词:柿树山峦美文

程 鸣

【引言】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们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家园?时光荏苒,乡音未改;沧海桑田,故土难离……乡情,它无形无色,隐藏在乡亲们温暖的话语里,渗透在亲人们关切的举动里,弥漫在故乡的空气里。你细细品味,能品尝到关怀的温暖和牵挂的馨香。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家乡的每一束阳光,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个亲人都会永远驻留在你的心底……

【一号美文厅】

亲近泥土

王充闾

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落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秋雨带着深沉的凉意,荒疏的逸趣,但它使我眼中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了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并非来自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重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出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放在烧得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的时候,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儿。

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摔打过来的。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漂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尘埃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特殊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对她作深入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认,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漫漶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式化外观”展现出来,刻在心灵的屏幕之上。

泥土蕴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蒙眬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她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

(选自《诗话人生·智性散文》,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文章第一段“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一句中的“此情此境”指代什么内容?这段里“带着深沉的凉意”中的“凉意”有什么含义?

2.文章是以什么为行文线索的?采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题为“亲近泥土”,联系文章内容,归纳作者提出要“亲近泥土”的理由。

4.联系文章倒数第二段回答: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达到对故乡最大程度的热爱?

【二号美文厅】

家乡情感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是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的公文包,神色庄重。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不多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起伏的山峦,在秋阳的照射下,呈现出一派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同志,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马上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还同他调换了座位。少尉对家乡的情感打动了我的心。因为我也有过同家乡的离别,不过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现在早把那种感受淡忘了。这会儿,经他这么一点,思乡之情忽然浓浓的。

“路过家乡不停停?”我问他。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说:“三年了。”语气中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然后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将身子伏在面前的小桌上,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起起伏伏、重重叠叠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段一段地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苍凉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那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

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无语,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在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

“就这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扭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这时候,我发现他哭了。

“同志,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着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的母亲!”

(选自《小小说》)

思考练习

1.用四字词语填空,概括少尉心理的变化过程。

神色庄重→________欣喜自豪→________→沉默无语→热泪盈眶

2.文章以________为线索,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少尉家乡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并说明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有人说本文标题比较直白,请从下列格式中任选其一,为本文另拟题目。(1)________________远山(2)远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少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结合原文作简单分析。

【三号美文厅】

乡 月

张天福

最明朗、美丽、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第一缕春风首先吹弯的是霞妹的两道娥眉。我窥见霞妹那天晚上偷偷地在窗前对着镜子借着月光画眉,羞涩满面,喜上眉梢。霞妹从此有了自己的秘密。

霞妹戴着月光去田野刈草,禾苗“哗啦”泛绿了;去笋竹林采摘,笋竹憋足劲,一夜之间赶趟儿似的从地面、从山野、从四面八方冒出尖儿;去桃园施肥,花蕾含苞等待着怒放;去山里踏青,山坡上笼盖着一坡绿。

最惬意的是在朦胧的月夜里酿酒、织锦、刺绣、遐思。

是村边池塘里的蛙鸣声把凉月叫爽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

最爽的是夏夜里月亮升起的时候。热气,下去了;凉爽,升了起来,弥漫到夜空里、到村子里、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躺到院子里歇凉。竹凉席、蒜汁调凉粉、井水镇啤酒、泉水洗瓜果。偶尔来一阵风,那凉爽劲儿美极了。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一切都显得率真、袒露和成熟。谷子裸露金黄,枫叶裸露熟红,山岳裸露朗润,溪流裸露清澈。如果经霜抚摩,那月更加金灿厚重,如一块古朴的玉。月光铺下来,铺到田野里、村庄里,万物被月光沐着、拥着、罩着。我和这大千世界沐浴在乳一般的月光里,迷迷蒙蒙。醉了?醒了?梦着?红罗书院依稀听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朗朗书声;鹅鸭池畔,李愬雪夜入蔡州的厮杀声渐渐地化为轻歌曼舞的音响在耳边缭绕徘徊;宿鸭湖边的古桥下,董永与七仙女正踏月相会,真情融融。金月如轮,举一杯月光,碰一下月色,品一盏爽朗月魂。

雪,把冬天唤来,清清的冰月也被唤来。冬天的人们把激情冷冻了起来,储存了起来,喜欢把冰月关在门外、窗外。冰月是人类的朋友,毫无怨言,在门外耐心地等,稍一有缝隙,就挤了进来,坐在椅子上,伏在书桌上,甚而躺在你的床上和你睡在一起。

鸟雀珍惜满地清洁,不忍践踏,躲到树丛中盖着月光做着清洁的冰月梦。冬眠族沉眠于地下,它们的梦呓和鼾声轻轻地抖动着冰清的月光。

月光像偌大的被子将大地覆盖,万物开始沉睡,睡去一年的辛酸与辛劳,酝酿清新激越的思绪与激情。松柏永不睡眠的,劲拔孤傲地立在雪原上,那是月光的卫兵;偶尔几株梅怒放在雪原上,那是月光绽开的花魂。

月光覆盖不住父亲那颗勤劳的心。早晨,他披一片月光去了远方的山林,晚上,踏着浓浓的月光归来,月光帮他卸下一捆山柴和几只山鸡野兔。有一次,我跟了他,在一个很早很早的黎明,去宿鸭湖里捡回十多只冻僵的野鸭和一大片清幽的湖畔月光。

我是踩着故乡的月光长大的。那个月色朦胧的早晨,父亲和乡亲们叮咛的话语包裹在月光里,把我送上出行的路,从此,故乡的月就令我魂系梦绕。

我像一只风筝,不论飞得多高、多远,线的那一端永远是故乡的月。或许有一天,故乡会把我的魂牵去,落在那淡淡的月光里。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思考练习

1.请概括“最明朗、美丽、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2.“我是踩着故乡的月光长大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作者写“禾苗泛绿”“笋竹抽尖”“花蕾怒放”等内容的目的。

4.请分要点概括作者借“故乡的月”所表达的情感。

《乡情,内心深处的呼唤》

一号美文厅:

1.“此情此境”指代游子归来时的冷落清秋时节的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凉意”的含义有:一是指冷落清秋时节感到天气寒冷,二是指游子回乡时一种断肠的心境。2.这篇散文以泥土为线索,托物寄情,从“我”回归故乡的感受写起,回忆了童年与泥土的亲密,述说了长大后离开泥土的失落,表达了作者对泥土的由衷赞颂和崇高敬意。3.从全文来看,作者提出要“亲近泥土”的理由有:(1)泥土是胎里带来的根基,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2)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3)泥土蕴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4.(1)要把泥土珍藏在心灵深处;(2)要经常跟泥土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3)要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模糊的内容;(4)要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

二号美文厅:

1.满脸振奋兴致勃勃2.“我”的见闻使故事更具可信性3.黄色山峦、类似荆条的植物、孤独的老柿树。这些景物说明了土地的贫瘠与荒凉,更加表现出少尉对家乡的深厚感情。4.示例:心中牵挂的远山。远山的呼唤。5.形象:服从命令,热爱家乡,牵挂家人。分析:服从命令:本来上级已经批准回家探亲,但是突然来了命令,要接受新的任务,因此放弃探家的机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调换座位,为了更好地看一看家乡,并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家乡的情况。牵挂家人:看到树下母亲的身影,流下热泪。

三号美文厅:

1.点题,总领全文。2.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在家乡美好月光的陪伴下生活,在故乡美好情怀的孕育下成长,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感激与怀念。3.运用拟人和排比。为了生动形象地表现霞妹陶醉于甜蜜的爱情之中(或表现了月夜收获爱情后的霞妹的高兴与喜悦之情),通过这种美好情感的反映,从而更好地赞扬故乡人民的情感美。4.对温柔多情故乡的赞美,对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的讴歌,对如诗如幻的乡村的热爱,对养育自己的故乡的感激与怀念。

猜你喜欢

柿树山峦美文
山峦叠嶂
柿树的温柔
美文阅读
山峦
桃源的柿树
山峦景观灯具设计
想起那片柿树林(外一首)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