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理解·想象
2009-06-25马家骐
马家骐
【技法点拨】
图画作文的“图”,主要包括图表、图画和漫画三种,其中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图画作文具体的写作顺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其中关键是仔细观察画面并准确理解画“意”。所以作文时,应先抓好读题和析图这两个步骤,然后再构思成文。
一、读题。读图画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从而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二、联系题目析图。写图画作文要学会读图。当一幅图映入你的眼帘时,你应该马上就有这样的意识: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之后,你才可以像写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一样构思成文。
在图画作文中,析图是犹为重要的,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环节一样。因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适用于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性漫画。
2.看事物变化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
3.看人物对比适用于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
4.看背景映衬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烘托、反衬作用。
5.看比喻手法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类的漫画。
6.看整体意念适用于含蓄且令人体味深刻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手法表现主题。
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可以运用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析图方法。考生应尽可能多地总结掌握这些方法。
中考图画作文,在看懂题目所给图画之后,第二个环节便是构思、写作。就写作的过程讲,图画作文与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画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文章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图画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考生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的开头,就往往可以从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
【佳作展示一】
迷人的秋天
张鑫燚
几场秋雨送来了迷人的秋天。
看,天空是那么的蓝,云朵是那么的白,宛如一朵朵可爱的棉花糖点缀在那碧蓝的天幕上,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往南飞。
秋天,是放风筝的最佳时间。广场上,各式各样的风筝乘着秋风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翱翔着!
田野里,到处是丰收的景象。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就像是许许多多运动员举着火炬奔跑着。黄澄澄的玉米像一个个胖娃娃,瞧啊!它们都穿着用金色珍珠串成的衣服呢。一阵阵秋风吹过来,金色的波浪一起一伏,沉甸甸的谷穗不住地向我们点头鞠躬,好像在说:“农民伯伯怎么还不来收割我们呢?”小麦最可爱了!每根麦秸都擎起了丰满的麦穗儿,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而麦穗儿,就是那跳动的音符,奏出醉人的音乐。
树上的绿叶已没有夏天的那么鲜了,慢慢地由绿变黄,随着沙沙作响的秋风,一片片从树上飘下来,似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后,便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最有意思的就是扫落叶。带上编织袋,三三两两结伴去树林。在劳动的同时,几个人互相打落叶仗,你砸,我扔,伴随着满天纷飞的落叶,其乐融融。扫累了,玩累了,就仰面朝天躺在厚厚的落叶堆上歇着,惬意得很呢。
秋天,你像一位邮递员,送来了天儿渐凉的电报;秋天,你像一位魔术师,将整个大地装点得五彩缤纷。
秋天,你实在太迷人!我要把你画下来。大家瞧,这就是我画的《迷人的秋天》!
点评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天空到田野,再到树林而写的,条理清晰。作者在文中展开了合理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即借助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构思,让画面“活”起来,“动”起来。如把红红的高粱比作火把,把成熟的谷穗拟作人,把麦穗儿比作跳动的音符。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不是在“拍照片”,而是根据高粱、谷穗等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生动,形象,有趣。
【佳作展示二】
“假文盲”认错
王露茜
一个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个不停,天冷极了。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一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急匆匆地向车站走去。
车站里十分嘈杂,每个站口都排着一条长龙,“母子上车处”也被一群男人抢占了。婴儿在母亲的怀里不停地哭闹着,中年妇女焦急万分。无奈,她只得上前与排在“母子上车处”第一位的中年男子商量:“大哥,行行好,可不可以让我先上车?您瞧我这孩子,吵得大家都不得安宁。”“我好不容易排在这儿,凭什么让给你呀。先来后到,懂吗?”那人振振有词地吼道。“就是,就是,那么多人都守秩序,就你抱了个孩子就来插队!”戴口罩的“笔杆子”不服气地帮腔道。
这时,从对面走来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他来到“母子上车处”的牌子前,对那些还在絮叨的男人说:“这牌子上写的什么啊?”
“你自己不会看吗?”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说道。
“对不起,我是文盲,不识字。”老大爷故意答道。
“母子上车处!”那几个男人异口同声地说。
“那‘母子上车处是啥意思?”老大爷紧紧追问。
“真是笨!‘母子上车处就是母亲与小孩上车的地方!”穿毛领大衣的男人解释道。
“那你们既不是妇女,又不是小孩,排在这儿干吗?”
“老家伙,我们高兴站哪就站哪,关你屁事!”带口罩的男子不屑一顾。
“谁说这是‘母子上车处,这明明是‘男子上车处嘛!”头带鸭舌帽的人油腔滑调地戏谑道。
正在这时,穿制服的站长路过这里,看到这样的场面,问清原因后他十分生气,指着那几个中年男人说道:“你们作为公民,应该讲公共道德,尊老爱幼,怎能当假文盲呢!”那些男人一听,个个无地自容,低着头,脸红得像柿子一样。
“怎么?还不让?其实,我不是文盲,问你们字是让你们自己认识错误!”老大爷说。那几个男人一听,更加羞愧,只得让到一边。
车进站了,那对母子顺利地上了车。原来,这位老大爷是车站义务值勤的“文明监督协管员”。
点评
这篇看图作文,作者熟练地运用人物对话展现了漫画中所反映的生活现象,巧妙地揭露了漫画中讽刺、批评的社会上某些不讲社会公德的人。以虚设的老大爷形象来告诉大家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合理丰富,文章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结尾以明示老大爷的真实身份巧妙点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升华了主题。
【佳作展示三】
追鸡摸蛋
赵 玉
星期天的中午,我正准备到同学家去复习功课,刚走出家门,就看见王大娘在追鸡。她一边追一边说:“真气死我了,这母鸡成天丢蛋。”我急忙问:“大娘,您家的鸡下蛋吗?”大娘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这些日子,明明早晨摸着鸡屁股里有蛋,可一到中午,就不知它跑哪儿去了。回来再摸就没蛋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听了大娘的话,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条妙计,便告诉大娘:“大娘,咱甭追了,在后边悄悄地跟着它,看它这次到哪儿下蛋,说不定以前丢的蛋都下在那儿。”大娘听了高兴地说:“嗯,好主意!好一个聪明的孩子。”听着大娘对我的夸奖,我心里很高兴。
于是,我和大娘悄悄地跟在那只鸡后边。只见它踱着四方步,慢腾腾地走着,两只眼睛机灵地四下里张望,可能是在看有没有人注意它,它可真机灵。我忙拉住大娘蹲下,躲到草堆后边,偷偷地观察着。这时母鸡“咕咕”“咕咕”地叫着,走到大草堆边突然停下来,伸长了脖子,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望着草堆顶,闷声闷气地叫了起来。我向草堆上一望,“噢,怪不得它盯着上面呢,原来上面有一只大花猫和一只大黑猫在打架呢!咳,真能捣乱!”我自言自语地说,“有了,把它们打跑得了。”于是,我就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向两只猫扔去,猫被吓跑了,母鸡也安静下来了。只见它向四周巡视一遍,纵身跳上了草堆的最低层,然后一步一滑地向上登,当它爬到草堆中间时停了下来。我伸长脖子仔细一看,噢,原来那里有个小黑洞,洞口放着许多玉米叶。不用问,母鸡就在这洞里下蛋。果然母鸡进了窝,在里面转了不知几个圈就蹲下了。我不禁再次赞叹:“好一个机灵鬼啊!竟能安一个这样隐蔽的窝。”
当看到母鸡进窝下蛋了,我便告诉大娘好好看着,自己跑回家搬了一条凳子来,大娘问:“你这是干什么?”我说:“您看,那太高了,我好踩着去摸蛋啊!”大娘满意地笑了,过了一会儿,母鸡探出头来望了望,然后跳出了洞外,“咯嗒、咯嗒”叫了几声就踱向大娘家了。我急忙跑过去,踩着凳子去摸鸡蛋。一摸,我惊喜地喊了起来:“啊!这么多!这么多!还有个热乎的呢。”我把鸡蛋一个个摸出来,给了大娘,大娘用袄襟兜着鸡蛋,数了数一共11个呢。大娘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不知该说啥是好。
看到大娘笑得那样甜,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点评
这篇文章是根据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的四幅组图写成的记叙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记叙“我”帮助王大娘追鸡摸蛋的经过。作者在认真看图、析图的基础上,经过合理想象,然后运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通过人物对话、母鸡的动作描写及“我”的心理描写对图中的内容有重点地加以细致描绘,使之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趣。结尾表达了“我”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纯真、热情,使得文章结尾自然,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