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法探讨
2009-06-25刘岩李海泉
刘 岩 李海泉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模块教学。本文分析了学科特点对模块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揭示了模块教学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运用等实际问题。
关键词: 模块教学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分制评价体系 实施条件
模块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的推动作用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新的课程改革为体育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模块教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亮点,如何根据自身和学校的条件、特点进行合理的结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
一、模块与模块教学概述
1.模块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模块”的描述是:“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如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
2.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块的划分与模块教学计划
1.教学模块的划分
教学模块的划分不能简单地把我们已有的课程内容划分为田径模块、球类模块等,这种划分不能体现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认为应以“重基础突专项”为原则进行划分,即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自身专业特点、学生的兴趣趋向来划分教学模块。
2.模块教学计划
模块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内容可进行适当的调整。模块教学计划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技能学习的系统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某一运动技能的水平。模块教学计划要突出“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虽然比义务教育阶段更偏重于一些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但在制定模块教学计划时,仍应将学习内容置于学习目标管理之下。
三、模块教学效果的学分制评价体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等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新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下面就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方面提出实施意见。
1.教师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要求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结果,以及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需要构建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成绩分析等多种评价形式。
2.学生发展性评价
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学生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选择性、评价方法的个体差异性及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将评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四、模块教学的实施条件分析
1.理念上的转变
为正确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必须做到: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正确认识课程结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框架结构
3.师资的配备
模块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去完成,所以教师的自身职业素质将决定实施的成功程度。模块教学对教师的需求将有所增加,师生比例将会变大,因此实施该模式教学前一定要对师资进行调配。
五、实施模块教学的几点建议
1.正确领会课程理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正确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指明了方向。领会新课程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坚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详细解读课程模块说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块课程:必修课程含必修必选和必修选项两块。其中必修必选课程占2个学分,由水平五的田径类项目系列修得1学分(18学时),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修得1学分(18学时);必修选项课程占9个学分(162学时),内容从水平五的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中选修9学分。水平五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的必修内容,因此,每一位高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应达到此学习目标。选修课程,学校应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得更多学分;建议有志向体育运动及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再选择5个学分以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将水平六作为选修Ⅰ的学习内容,也可以选学水平五中其他运动项目中的模块。
3.准确合理地驾御新课程内容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该内容标准就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应达到的五个方面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而课程学习内容则由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等实际情况来选择、设计。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富菊.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具体化趋势反思[J].体育学刊,2003.5:11-13.
[3]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东教育出版社,2002.
[5]教育部.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团结出版社.
[6]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
[7]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