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理解严复三字理论中的雅

2009-06-25黄银亚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信达雅雅言严复

黄银亚

摘 要: 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标准,尤其是“雅”的标准,百年来褒贬不一,翻译界各执一词。本文对“信、达、雅”进行重新解读,结合雅学以及对 “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对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进行正面肯定。

关键词: 严复 雅 翻译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对中国翻译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1898年,严复在他的《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后,“信达雅”之说便成了中国翻译所遵循的圣经。虽然这三个字的提出,为中国翻译界带来了一缕新的翻译气息,对翻译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引起了对翻译标准的激烈的讨论。尤其是对于严复三字理论中的“雅”,大家的意见更是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有人认为,严复的雅“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是片面的追求古雅。我个人认为,其实这种看法同样是片面的,如果把“雅”等同于使用汉以前的文体,那么这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显然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严复的雅,更是把三字论中的雅,孤立并且局限地进行分析。

或许是严复的三字论过于简单和精炼,致使大家都对它产生了许多误解。其实,谈起雅,可以追述到很久以前盛行的雅言。《尔雅》一向被视为训诂学之鼻祖,它是研究汉语词汇史,注释先秦西汉典籍的原始依据;它引出的“群雅”而形成“雅学”,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晋国公子到四方流亡,各辩士到各地游说,大家都没有感到语言方面不同而妨碍思想交流。从而可以说明,早在那时就已经有一种民族共同语(李行健,1985:18)。孔子首先主张使用“雅言”,他在教书及执行礼仪时,不用方言而用“雅言”。《论语·述而》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理,皆雅言也。”古人认为“雅言”就是正言,是古代的普通话,是当时全国各地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可见,严复的“雅”并不能那么单纯地理解成古雅,应该将它与时代、与历史相联系地去分析。

严复是我国近代思想界颇有影响的维新启蒙思想家,也是我国第一位介绍西方名著的翻译家,他想通过译书,打开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真正认识西方的精华。他所提出“信达雅”的理论,是统一完整的一个整体,因此,就不能过于独立地去理解“雅”,没有信达的基础,却一味地追求译文而雅,求雅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求信和达。“雅”是对艺术负责,既精炼又全面。严复所引《论语》中写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雅是应当有文采。“信达雅”的关系是互补的,“信”是核心,“达”和“雅”就是达到译文信的手段和方法。雅,同时也可以赋予典雅的意思,特指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构成的整体效果与原著相一致,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形式,也就是再现符合原文的典雅风格(袁志广,2001:34—35)。雅和达、信是融合贯通、自然结合、浑然天成、缺一不可的。将“雅”单独去释意,本身违背了严复当初提出这一理论的初衷。缺少雅的译文是枯燥无味,缺少灵魂的。译文的感染力和效果要能达到与原文一样的力度,还是得依靠“雅”。雅是翻译境界的最高层次,是含蓄而深远的,其含义是十分微妙的,决不能按其表面意思理解。雅并不是高深或讲修饰,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作为严复的翻译标准,同信、达一起的雅,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雅。

当然,严复提出的“尔雅”的标准,也是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服务对象的。“雅”如果这样加以理解,和现代的接受美学的观点颇为相似。接受美学这种理论把文学研究的中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充分考虑读者的反应。王佐良先生曾在《严复的用心》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严复之所以选择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也不只是从语言或风格着眼的。”翻译标准中的“雅”本质上是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力。他了解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心智即文化情态,也了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他寄希望于官僚和上层知识分子,想引起这些人来看他的译本的兴趣,最终达到“开民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目的。为了投其所好,严复采用了典雅的古文形式,可谓是一位苦心的译者。这时严复的“雅”中实际上已经体现了社会效益原则。所谓“社会效益原则”,也就是“读者观点”。可惜后来人多把它理解为一味装饰文字。严复的做法正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美善统一论中强调的文章的教化作用以及艺术的政治伦理功能的文学传统。严复采用“尔雅”的译法,一方面是出于“开民智”的主观自愿,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中国美学传统对其潜在的影响而形成的自发、两相作用,从而产生了一套独特的译法。“他从事翻译是有目的的,即要吸引士大夫们的注意……雅是严复的招徕术”。(林璋,2000:3)。

当前还有一种言论,即“原文不雅,怎么能让译文雅”?更有甚者还将“雅”改变为其他的字来代替。王佐良认为,严复的“雅”与“信”紧密相连,“雅”不是美化,而是一种努力,严氏要传达一种比词、句的简单含义更高更精微的东西:原作者的心智特点,原作的精神光泽。上世纪七十年代,刘重德在《试论翻译原则》中,用“切”来代替“雅”。八十年代,朱文振著的《翻译与语言环境》一书中,用“当”来代替“雅”。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对雅的进一步研究,但却失去了严复的本意。其实这种问题本身就是很牵强的。如果以此逻辑来推理,是否可以提出相同的疑问:若原文不信,何能让译文信?若原文不达,何能让译文达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现今的翻译标准都将不实用。更不用单独针对严复的雅而论。这样在没有结果的问题上徘徊,是毫无意义的。1790年,英国理论家泰特勒曾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和原作的性质相同。”其实在内容上与“雅”相比附。虽然两人处于不同地点、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但是他们提出了相似的理论,这很有力地证明了“雅”的正确性。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中提出雅是注重修饰和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叶君健认为“雅”属于风格的范畴,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雅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分。马祖毅的解释更为详尽,他不仅对雅言进行了研究(正如我先前提及的对雅言的分析),还谈到了雅的美学价值,无论何种文体,只要语言运用贴切、得体,符合美学的法则,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能产生一种美。“如果表现得不好,生活美反而转化为艺术丑,如果表现得好,生活丑可以转化为艺术美”。所以翻译标准中的雅,可以用高雅文学中的言语表达,也可以用来要求通俗文学翻译中的言语表达。总而言之,雅是用合乎当代规范的语言进行翻译,译文的艺术风格要与原文相当,给读者带来与原文相同的欣赏美感。

翻译是一件复杂且艰难的工作,它不仅要求翻译者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通晓各国的文化、历史、文学、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翻译工作的领悟能力。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严复还是克服艰难,做出了许多优质的译品,并且根据他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理论,为后人借鉴。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评价他的理论,决不能片面地否定和改变。

综上所述,“雅”作为雅言来论(那时的普通话)是没有瑕疵可挑的。倡导“信”、“达”的同时提出“雅”,是画龙点睛之笔,我们不仅应当从概念上,更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理解,去运用。同时,信达雅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将三者结合而论,才能准确地表达雅的意思和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应持积极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雅”,力求将雅进行到底,为翻译增加上“雅”的色彩。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2]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林璋.解读严复的信达雅.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0.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5]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一点看法.上海:中国翻译,1997.

[6]袁志广.严复的信达雅须再认识.北京:语言与翻译,2001.

[7]张培基,李宗杰.英汉翻译教程.上海: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信达雅雅言严复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信达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韩互译之技巧
诸子百家周游列国得会多少方言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对比浅析中西翻译标准
浅谈“信达雅”
——以翻译《沉默的大多数》为例
丁若镛《雅言觉非》考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