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与情境:换宿舍的背后

2009-06-25陈庆升

科教导刊 2009年28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寝室障碍

陈庆升

摘要本文结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换宿舍事件,认为换宿舍的背后表明学生正在经历困境,要放在学生所处的情境中去考察。在学生工作中,要视这些困境为“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归因为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干预的对象除了学生本人外,还包括宿舍、家庭、学校等各个层次系统,主张运用多元面向的干预策略,建立支持系统,同时促进认知改变。

关键词认知行为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宿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对辅导员来说,围绕“宿舍”这个话题产生了诸多故事。而“换宿舍”无疑是十分常见的要求。虽然换宿舍的案例很多,但对此的研究似乎不多。表面上都是要求换宿舍,但背后很多都可以归结为睡眠问题。本文关注的是因作息、噪声等影响睡眠问题引起的换宿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睡眠是一种生理上的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同时,宿舍也是满足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的重要场所。经文献检索发现,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有许多,绝大多数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将睡眠障碍视为一种病症,加以治疗。宣泄负面情绪,调整不良认知,予以行为指导,辅以药物治疗。那么,宿舍里的睡眠障碍仅仅是一种“病态”吗?仅针对个体的认知行为方法对集中住宿的大学生的睡眠障碍有效吗?

1 认知与行为的解释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受学习过程中个人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影响的。认知行为治疗分为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改变学生对睡眠的态度和看法为目标。分三个阶段:确定非理性认知、指出和挑战非理性认知、用合理的观念代替非理性的认知。行为治疗是针对学生睡眠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如定时上床和起床等。行为学派强调此时此地和当下行动,基于学习观点,认为人可以舍弃旧的不良行为和学习新的因应行为。如果不合理的认知能够改变,则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认知无法顺利改变,那么就要借助于行为治疗的训练。

在接触到的换宿舍的个案中,学生大多都有不合理的认知。不合理认知的形成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其他因素。有的不合理认知较易改变,但是有的难以改变,但仍难以应用行为治疗,一方面行为治疗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行为治疗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定时的作息时间、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集体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有的甚至就是由于规律的作息时间被打破才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

2 情境维度的引入

认知行为理论是着眼于个人心理的理论,它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没有考虑到“人在情境中”这个基本的前提。上大学前后,学生所处的情境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因睡眠问题而提出“换宿舍”的诉求正是对所处新的情境不满的一种表达。这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方面,情境对人的影响。很想换宿舍的同学都有共同的感觉,他们所处的情境在大学前后发生了变化,不同的情境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是宿舍,在中观层面,是学校,在宏观层面,是整个社会。他们不停的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处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

另一方面,人对情境的适应。新的情境引起了不适的感觉,人会本能的加以拒斥,思想上难以接受,于是就表现为对情境的不适应。上大学后,学校离家遥远,主要在学校里生活,要学会与很多的人相处。有一部分同学暂时远离了父母的呵护,原来的支持系统突然弱化,有必要建立新的支持系统。

上大学以后,家庭的支持是有的家长容易忽视的。普遍的想法是孩子已经大了,而且离自己比较远,也管不到,孩子有许多事情也不跟家长说。因此,大学生的家庭支持系统往往是比较弱化的,但是,家庭的情感支持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家庭是大学生的坚强后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学校的支持主要是学生工作系统,辅导员、班导师等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工作人员。学校支持系统能给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最为实际的指引,是学生遇到问题最有效的倾诉渠道,因此要保证这个渠道的畅通。

寝室是大学生活最私密的场所,寝室关系在学生工作中尤为重要。寝室关系不好会影响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寝室关系和氛围能给大学生有效的社会支持。

“人在情境中”告诉我们生活世界的纷繁与复杂,也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分析当下所处的“情境”。如果出现生活适应问题,就说明人与所处的情境出现了不协调,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理地加以调整。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寝室障碍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