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009-06-25周怡
周 怡
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必须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入手,探讨高校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充分开拓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及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世界形势的日益复杂,当前大学生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在这种情况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方法获得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并被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
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简要概述
隐性教育是美国教育学家、社会学家杰克逊(P.Jackson)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称之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大创新。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受教育者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以非教育面貌出现,从内容、方法、效果上都有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它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1)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即把强制性的教育目的巧妙地隐藏在“非教育”的其他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无压力和无反感地潜移默化接受教育者所倡导的思想观念,进而实现教育目的。①
(2)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即把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发挥非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部门、单位的合力作用实现教育目的。
(3)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即由于隐性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隐藏于各种活动中,教育者没有给受教育者以任何明确的、直接的外部强加意图,使受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自愿、自主地选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自发状态。
(4)教育过程的愉悦性,即教育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直观思维、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强制性地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5)教育效果的持久性,即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而起作用的,隐性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相比显性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隐性教育的效果要稳固得多。
2 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其理由依据如下:
(1)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所面临国际国内现实挑战的需要。从国际形势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输出其文化产品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侵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等思想,严重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从而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加之我们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使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极大的损害,广大群众对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从而也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②
(2)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显性教育在冲破人们的心理壁垒方面存在的缺陷。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看,人们要形成某种思想品德的前提是不反感也不拒绝这种思想品德,愿意去了解、分析它,只有这样才能去选择、接受、内化这种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某种思想品德能否进入受教育者的头脑和视野,首先要冲破受教育者的心理壁垒。由于显性教育目的的明确性,直白性、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往往引起受教育者的自然反抗和抵触情绪,于是便会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条件反射地拒绝教育者提出的直接要求。③然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成为一个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淡化了大学生的被教育者的角色意识,赋予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地消除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3)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成功教育经验的启示。虽然国外许多国家并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但他们在公民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中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并创造了丰富的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地方式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如美国的高校教育中,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后发现,隐性教育法在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被普遍运用。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隐性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高校也应重视发挥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 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培养教育者的隐性教育观。教育者的隐性教育观是指存在于教育者个人的头脑中的,高度个体化的,教育者自身没有意识到并且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难以与他人共享的,却付诸于其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教育观念。教育者的隐性教育观是教育者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它对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要培养教育者的隐性教育观。教育观念是一个信念系统,对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的影响支配作用极其明显,如果教育者自己的观念出现偏差,那么在传授观点时会误导受教育者。其次,要有计划的培养和培训,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对教育者的知识体系要求不断更新,要培训教育者不仅懂得专业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如何更好的去教育,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再次,要引导教育者保持一种对自己认识的兴趣和自我觉察的敏感性,有效地发现自己、解读自己,进而调整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2)塑造教育者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教育主客体之间积极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教育者的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将极大地影响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一个学校客观物质条件再好,如果教育者自身观念落后,理论素质、道德素质低下、教育技术缺乏,会使一切教育资源无用武之地。教育者注重自我修为,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是高校有效发挥隐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重要基础。④
(3)树立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目的、是灵魂、是高层次的。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参与大学精神建设活动可促使大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精神能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由于长期置身于大学精神形成的浓郁的精神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能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与这种大学精神的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
(4)开发利用校园教育环境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人与环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一定的环境氛围,对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氛围的功能是以逐渐渗透、潜移默化为基本特征的。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健康情趣的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对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单单在儿童上学和回家的路途上,他们受的思想教育,就比在学校里呆几个小时所受的教育都强烈、鲜明的多。”⑤例如校园中的壁画题词、名言警句、花草树木、每时每刻都在向大学生的感知通路传递着真善美;学校中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激越着大学生的青春情怀;校风、校训、校徽等大学标识让大学生去认识一所大学、体会大学的文化底蕴。因此,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安全文明的生活氛围,优美的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5)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鼓励支持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回归,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关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很好体现。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会促进教育者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还会促进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并情不自禁地将其转化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会促使教育者在无意识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情操的陶冶,从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陶冶中逐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6)积极利用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构筑更广阔的互动平台。网络应成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载体。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方便学生迅速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各种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大学生拓展思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它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网、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处理人际、社会关系。⑥比如在校园网上可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设校长信箱,心理咨询老师信箱,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领导、老师沟通、交流、咨询、反映情况等,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也可以利用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为契机,在网上开张专题谈论;此外,还可以针对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网上引导,有关专家、教授可以通过网络向同学解答、辅导台海问题、中美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的疑惑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