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

2009-06-24朱寿宽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能力

朱寿宽

新课改的旗帜已经高高地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阵地上了,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的角色实现由维持型向创造型转变、由本体型向指导型转变、由再现型向研究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但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新与闯荡中,也有许多教师感到了无所适从甚至力不从心。究其根源。在于他们的能力结构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仍是那一种传统化的刀耕火种式的能力结构。那么,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过程当中,究竟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第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备端庄大方的仪表,整齐美观的书写,流畅自然的口语等一般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外,还应该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层面,大胆的探索精神,高超的创新能力,广博的人文关怀。用它们来彰显教师的无穷魅力,才能使学生感其才,亲其身,信其道,明其理,遵其教。一言以蔽之,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首先,语文老师要有学者风范。

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既有传统文学经典,又有现代艺苑奇葩;既有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又有思想品德的培养提升;选材纵贯古今,囊括中外,除了常见的山水、风物、人情、世故、旅游、探胜、感怀、伤世外,还涉及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时事要闻,政策评价。市场分析,经济预测等更是多不胜举。语文老师如果对上述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能驾驭或者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难以给予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为此,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轻松自如的驾驭各种题材、各种样式的作品,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感召力。博古通今,触类旁通的语文教师,能将语文课上得生动、深刻,收益无穷。学生可以从课堂上了解到大自然的奥妙,人生的真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最基层的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普级教育知识,这一类知识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第二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它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石钟山记》涉及到地理学,讲霍金涉及到物理学,讲《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等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三层知识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金顶——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事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

其次,语文老师要有作家风范。

高中语文教师不但要做阅读鉴赏的高手,还应成为写作的能手。前几年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近几年有所淡忘。其实教师写好下水作文,既对学生起了榜样示范作用,又充实提高了自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理解,精神上的收获也是不小的。随着网络的普及,纸质文学的霸权地位逐渐消退,网络文学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申请自己的文学博客或创建自己的教学论坛,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人生感悟,工作经验,广交文友、教友。那些好的作品会带来较高的点击率和较多的评论,无疑会提升我们的层次,也会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

第三,语文教师还需有一定的语文教科研能力。教师还应是研究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才能完成由“教师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方面:要有现代的语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不仅仅在课堂宣读教参中的参考答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地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要共同参与、平等对待、加强合作。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研究、剖析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面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等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从而使引导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洽。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课程整体设计能力,即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对于高中三年语文课堂上教师准备教什么,怎样教;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如何均衡、选择与综合,从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底。

另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处理教材和选择内容的能力。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它也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一个更广阔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允许教师把教材当作例子来处理,根据学生实际减少或者增添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引向现代化。未来化。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具备这些能力要求,那么他的语文教学活动无法与新课标的理念连接起来,无法与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链接起来,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三方面:要有吸引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的能力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管理。要有较强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语文教师就是教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的管理就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管理。而学生的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前提。教育学家夸美缪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就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马,才能了解眼前的一切事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关键在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出符合高中生学习欲望、心理、兴趣的精彩课堂。

进入网络时代,高中学生对于新知识新能力的渴望,对于新课程新课堂的追求较以往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首先,高中生都有一种从网络世界里汲取到更广泛、更深刻、更现代化、更生活化的知识来提升自己文化文学品位,增强自己适应时代、融入社会、推销自己、展现风采、张扬个性等诸多能力的心理冲动。其次,21世

纪凸现个性的时代特点,诱导着我们的高中生喜欢在那种更广阔、更民主、更和谐、更自由的空间里面去研究、探讨、创造知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师的出谋划策下建构自己设计出来的知识和能力的框架,不断自我调整、补充、完善。踏踏实实地构筑坚实的素养大厦。第三,高中生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喜欢也渴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延伸到历史或未来的生活场景当中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新。他们尤其想和教师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主体关系”。在一种相互尊重、理解、承认的环境里,师生都能坦诚相待,敞开胸怀吸纳对方,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包容对方,厌恶“师道尊严”和“师倨生恭”。正是这些微妙因素的变化,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多才多艺去影响学生,大胆而灵活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武器去鼓舞、影响学生,勇敢地摈弃满堂灌和填鸭式,帮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不至于迷航。

因此。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进课堂还是老一套(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那么他和学生之间一定存在隔阂,他的语文课一定是白话课、瞌睡课、灾难课,死气而且呆板。出现在学生眼前的除了一张严肃古板、老气横秋的脸外,就是一个单调枯燥的“黑白世界”,毫无现代教育技术演绎出的形象与鲜活:色彩绚丽,图文声并茂,直观动态,极富表现力和挑逗性,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无法牵引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积极创造。

第四方面:要有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要求教师具备开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

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用多媒体适度而灵活地代替黑板、粉笔、教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关键在于课件。

教师在反复比较、鉴别、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应亲自创作,既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又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避免非要把本来简明的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否则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设计课件时应该多方面讲究: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不宣过多,字体要醒目,文字和背景着色要搭配合理,文字的出现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渴望去了解文字的内容。这样才能印象深刻;声音可以渲染气氛,刺激注意力,但在课堂中应用时应注意声音的强度,一般宜采用舒缓的轻音乐,声音应与动画同步播放;动画要讲究新颖、适用。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整体内容要尽量追求新颖,贴近鲜活的生活实际。但是,语文多媒体课不能上得像一堂单纯的电影课,只有屏幕上丰富多彩,多媒体在不断变化,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

所以,语文教师要克服几个误区:1、“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代替教师写板书,只重视硬件,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2、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3、笼统、抽象地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媒体技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现代教育媒体对于语言积累、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联想和想象的培养无能为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最实在,语文学习还得靠读、背、写,多媒体、网络是中看不中用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设计和创造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这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的特点差距很大,我们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做到布局合理,学有所得,不能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如果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就无法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无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也达不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变成教学上的专家,校园里的学者、作家,学生的心理辅导师,才能体现出高中语文教师应有的风范,才能受到学生的亲睐,领导的肯定,社会的认同。否则,就是浪得虚名。

猜你喜欢

新课标高中语文能力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