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伊石油项目遇阻

2009-06-24席志刚

凤凰周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油气伊拉克油田

席志刚

虽然遭遇“法律”障碍和当地农民阻挠,伊拉克驻华大使伊斯梅尔仍表示,伊拉克的石油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伊拉克政府和议会将会在伊拉克石油法草案中,逐步完善外国石油公司开采油气的权责。

在3月份剪彩过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开始着手开发的伊拉克南部艾哈代布油田,或因未获伊拉克议会的批准及当地农民的抗议再生变故。

“违反”伊拉克法律

《艾哈代布油田开发服务合同》是2003年海湾战争之后,中国石油公司同伊拉克签订的第一单石油合同,也是战后伊拉克政府与国外公司签订的对该国巨大但又摇摇欲坠的石油行业的首个合同。项目总投资约为32亿美元,合同期限23年,约定在3年内建成日产2.5万桶原油及6年内建成日产11.5万桶原油的产能。中国方面当时表示,希望该项目成为中伊石油合作的示范。

然而,事情并未完全朝着中国方面意愿的方向发展。4月17日,伊拉克议会油气委员会秘书长贾比尔(Jabir Khalifa Jabir)在该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公开发表意见,称中石油2008年11月10日与伊拉克政府签署的《艾哈代布油田开发服务合同》违反了伊拉克的法律,因为该合同的签署并没有获得伊拉克议会的批准。

除了中石油的这项石油合同,贾比尔还将主要矛头指向伊拉克石油部去年同壳牌公司签署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称与壳牌公司签署的石油协议违反伊拉克宪法,损害伊拉克的经济利益。贾比尔还表示,将竭尽全力取消这项协议,并把壳牌公司驱逐出伊拉克。

中石油的相关人士称,中国在伊拉克南部的艾哈代布石油项目获得了中伊两国政府的认可和通过,贾比尔的说法毫无道理,并且贾比尔并不只是针对中国的石油公司。

伊拉克驻华大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伊拉克和中石油的合作不会因贾比尔的言论发生任何改变,目前中国与伊拉克的石油项目合作和石油贸易往来是伊拉克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协议是中伊双方签署的,伊拉克通过了这个协议,而且中国方面也通过了协议。你知道伊拉克充满了不同的声音,但这并不表示伊拉克反对这个协议。”伊斯梅尔大使告诉记者,中国与伊拉克一直有着良好的邦交关系,两国之间没有冲突,中国需要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也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来销售石油产品。

“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由于这个原因,在接下来的5年还需要投入600亿美元来增加石油产量。”伊斯梅尔表示,伊拉克是个石油国家,石油是其支柱产业。但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该国石油产业遭遇到了一些困难,截至目前,伊拉克已经投入80亿美元以增加产量和更新技术设备用来恢复和振兴其摇摇欲坠的石油产业。

伊斯梅尔还表示,伊拉克的石油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但伊拉克政府和议会将会在伊拉克石油法草案中逐步完善外国石油公司开采油气的权责。

据了解,伊拉克的石油开发和外国投资一直缺乏法律依据源于针对伊拉克石油法的争执一直持续至今。

尽管伊拉克的石油法草案2008年2月就制订完成,但库尔德自治区以该草案在没有得到库尔德方面同意就被修改为由,拒绝为草案投赞成票。

清华大学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管清友认为,贾比尔的言论反映出伊拉克议会同政府内阁在国家油气资源政策上存在分歧。政府方面希望借助国外投资尽快加大勘探开采力度,提升伊拉克的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从而使得伊拉克恢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话语权:而伊拉克议会则担心外国石油公司会局部垄断伊拉克的油气市场,控制油气产品价格。

当地农民“愤怒”

中石油进驻艾哈代布油田后,管理人士曾预料,在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会遇到物流和安全方面的困难和开展工作会面临挑战,但没有料到他们的投资会遭遇当地农民愤怒的抗议。

“当地农民到油田现场抱怨我们的钻井工作损坏了他们的财产,要求获得赔偿,并要求安排他们的亲属做保安工作。”中石油方面表示。

由于要求未能得到完全满足,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伊拉克当地官员4月底和5月初发现,一些给油田供电的露天电缆在附近农田被切断。

“对于这件事,我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遭遇这样的问题,我想当地政府和中国公司两个方面都要致力于解决该问题。”伊斯梅尔表示,当地农民反对石油项目,要求补偿和提供工作机会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即使是在中国,石油开采也会给当地农民适当的补偿。

分析人士指出,艾哈代布油田附近的居民可能还没做好和国外大型投资者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准备。伊拉克当地官员称,当地居民基本没有这些经历。“这一争端并不是什么大事,中石油艾哈代布石油项目与农民间的问题被夸大了。”伊斯梅尔说,如果当地农民能证明自己的田地、房产等受到了损坏,他们就会得到补偿。

伊斯梅尔拒绝透露中石油艾哈代布石油项目的有关具体细节,但他表示,尽管有这些障碍,中石油的这个项目仍然进展得相对顺利。尽管中石油宣称其工作更为艰苦,但此项目取决于双方政府的决定,取决于伊拉克石油产业保护政策以及双方所签署的和约所带来的压力。

“在伊拉克石油项目中的外国公司都有可能遇到这个同样的问题,项目一开始就该和当地政府及农民合作,这样就不会遇到那些问题了。”伊斯梅尔称,在伊拉克投资石油项目的外国公司应该逐渐熟悉这一情况,更好地和当地政府合作,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由于外国投资者在伊合法权利和责任的石油法尚未得到伊拉克议会的批准,所以很多外国石油公司仍然在一些限制之内进行工作。”伊斯梅尔告诉《凤凰周刊》记者

面临英美油企压力

艾哈代布油田项目虽然让中石油走在了伊拉克石油国际合作开发的第一位,但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遭遇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国公司仍摆脱不了来自占据战略优势的西方跨国企业的直面竞争。据伊斯梅尔透露,在伊拉克去年入围艾哈代布油田项目竞标资格的45家外资企业中,美英等西方石油企业就占据了23家。

“中国进去了,但在短期内很难取得优势地位。”国内一位能源专家称,伊拉克方面出于和中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也出于平衡各方竞争以获取最大利益的考虑,让中石油获得了第一份合同。

“这表明中国已经挤进了战后的伊拉克,为以后获得更多油气资源打下了基础。”该人士表示,虽然如此,且合作项目已经开工,但依然面临西方石油企业施加的巨大压力。

“对中石油来说,一个油田服务合同产生的实际利益明显小于其战略意义,”分析人士表示,在艾哈代布油田谈判中,中石油宁可失去产量分成也要达成合作,显然是在借机抢先进入伊拉克。

据了解,伊拉克现有80个油田中,将有65个交由外国公司开发经营。伊拉克石油部已透露,将继续批准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该国油气项目开发。伊斯梅尔也表示:“我们需要关照自己的石油工业,确保能鼓励投资者前来这里。”

编辑 王何畏 美编 虎妹

猜你喜欢

油气伊拉克油田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安全环保探究
油田掠影
油田工人
一滴油的后面
油气改革之于油价
激战正酣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