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点浅见
2009-06-24姜德鲲
摘要在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材”,因此,职教工作者责任重大,专业课、文化课教学都要服务于这一办学目标。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语文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以适应专业学习、劳动就业和继续发展的需要;在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综合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如何针对学生实际,让语文教学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状分析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我在这里分组织者、参与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组织者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然而,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学管理、教材、考核,还是教学方法,虽然理论上、表象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而实际上大都与普高没什么两样,与职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还不匹配。
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基础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却陷入停滞不前、无足轻重或若即若离的境地。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片面,教学双失。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就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教育形式。正因为它是专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应用型教育,不少从事职业教育的领导与老师把它与基础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片面的理解为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教育,一味的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包括语文在内的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人为地割裂了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主要表现在课时安排明显不足,同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课堂上不愿听,趴桌子睡觉,课外更懒得理会。结果,教师应付差事,学生只求考试及格,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定位不准,目的模糊
如何给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定位,这确实是个难题。目前由于国内没有相对统一的职业教育教材,加上对语文教学的功能认识不统一,所以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就不足为奇了。有的学校偏重知识教学,有的学校偏重文学教学,有的学校偏重写作教学,有的学校偏重阅读教学。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虽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也不切实际。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实用性,更好的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方法单一,改革波澜不惊
与不断进行着改革的中学语文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就显得冷冷清清了,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的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体上仍采用过去的陈旧模式,读读讲讲,讲讲读读,现代信息传媒(多媒体技术、课件)的运用很少。升学压力小的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本应有明显的优势,但却事与愿违,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界的“不和谐音符”。究其原因,一方面说明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主体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足见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轻视程度。
(二)参与者
虽然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职业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己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下降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令人瞠目结舌。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源不稳,鱼龙混杂
由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双高热”的持续升温,职业院校的生源很不稳定。学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语文基础相当薄弱。反映在语文知识和技能上,其现状令人堪忧,一则小小的请假条中有三四个错字的学生不在少数,一篇文章读得结结巴巴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口头表达能力更是捉襟见肘。面对生源的这种状态,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是无可奈何,既然争不过“双高”,就惟有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2、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
中职院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一般同学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语文知识、能力问题,在这些学生看来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反复复解释、举例子,才能有所领悟。由于成绩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3、自卑感强,行动退缩
在中职院校中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类统称为“习得无助感”,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作出努力。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愿与其他人交往,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
4、封闭自己,有社交困难
除了家庭条件比较好和成绩优良的学生之外,有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社交困难。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和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害怕交往给经济带来负担,因而怯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交往能力缺陷与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相差甚远。
5、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
中职学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 “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上述所列,上面的仅仅是较突出的几个方面。要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要夯实基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
学生文化课底子薄,如果我们无视这一事实,必将使学生更加不适应,因此入学时有必要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必备的文化课知识补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夯实基础,对语言的感受主要依靠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须长期的阅读积累,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内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职校语文教学要与市场接轨
社会变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的流动,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也使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口语、应用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在实用性教学内容上花大力气,把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
第三,职校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应"专业化"
职校语文能力培养"专业化",指的是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实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学生的能力综合性和能力实用性。
以旅游专业为例,听说训练可以旅游景点的介绍为主要内容,通过朗读、复述,既训练学生普通话的语音、语调、语速,又使学生在感受文章的美的同时掌握景点的主要信息,进而更热爱自己的专业,激发学习的热情;而应用文写作中"合同"写作训练,可指导学生拟写旅行社与游客之间的旅游合同;"规章制度"写作训练可以旅行社规章制度、游客须知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第四,职业学校语文要创新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任务引领、参与互动、动态感悟
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对教学内容的静态分析转向让学生在动态情境、任务引领中感悟,通过文字资料、图片、影音文件等为学生创设社会生活的各种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想象与联想: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演绎各种社会情境,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加深感悟和理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主体、优化训练、创新评价、和谐关系
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在内容安排、目标制定上有层次性和递进性,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会,优化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病句修改比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演讲比赛、辩论赛、应用文写作比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大街小巷的广告牌、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标语上的错别字,开展“让文字也文明”的清理行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与之相应的,还应创新学生评价机制。教师再也不能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应关注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追求学生评价的完整性。
另外,由于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少有受表扬的经历,更多习惯于批评和指责,因此职校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尊重、宽容、爱护、鼓励,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合作的、互敬的师生感情关系,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
第五,生活指导是关键
首先,结合新生军训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进行沟通能力的讲座,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其次,可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心理信箱或心理咨询,随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全体教职工都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学生分忧。
总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只有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使职校学生具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语文素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上尽展自己的才华。
【作者简介】:姜德鲲,男,1980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克山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并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齐齐哈尔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于2007年度黑龙江省中职学校第三届省级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级教学新秀”;于2007年度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2008——2009年度龙江省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件《荷塘月色》在2008——2009年度龙江省中职学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于2008——2009年度龙江省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