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09-06-23殷红燕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观察法电解质感官

殷红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观察是通过感官对外界现象或信息的感知活动,它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基本观察能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科学创新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之一,尤其是在今年使用的新教材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观察品质

观察品质是观察主体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直接影响观察效果的个体智力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

1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包括明确观察对象、条件、要求,以及观察的程序和步骤等,它对观察起着定向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心理学“注意”的规律,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轨道,做到观察现象时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例如,做“电解质溶液导电”实验时,若要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只要观察灯泡“亮与不亮”就可以了;若要形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则要观察灯泡的亮度不同,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清观察的目的:为什么要观察?要观察什么?如何观察等。

2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就是要综合运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多侧面获取化学现象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印象,例如,对金属钠一些性质的观察,取一小块钠,看到钠是固体;用小刀切纳的表面时,感到钠较软;当把一块钠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听到嘶嘶声,变成一个光亮的小球,而且迅速游动,还拌有一些气泡,这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不仅可以观察到钠的颜色、状态、硬度等多方面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可以观察到钠与水发生变化过程。

3观察的敏锐性

观察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查过程中,能抓住化学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将氢氧化纳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片刻沉淀上部变成灰绿色,直到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像这样稍纵即逝的现象,若没有精细入微的观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而只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二、教给学生灵活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对观察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观察受主客观多种条件的制约,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地强化现象的鲜明程度,克服感官的局限,增强观察的效果,因此,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1系统观察法

系统观察法是指对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观察的方法,在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对典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认可,可以采用这种观察方法,对高一新生,教师应指导他们:①怎样观察装置,要按照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以及从外部到内部的顺序观察,②怎样观察试剂,要用感官去感知所用试剂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③怎样观察实验操作,主要看安装仪器的顺序和方法、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其他操作步骤与方法等,④怎样观察实验现象,一般应包括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物理状态;反应条件:常温常压、微热、强热、点燃等;能量变化:能量的增减和表现形式;反应速率:剧烈还是缓慢等,对一个化学反应,只有这样指导学生,才能避免不同的人观察到不同的现象,也可避免只观察到刺激性强的现象而忽略瞬间即逝的细微变化。

2重点观察法

重点观察法就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实验现象进行重点观察,力求排除一切表面实验现象,抓住问题实质的观察方法,例如,用注射器进行“白磷燃烧的实验”,如果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就成了观察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其他现象就成为了观察的次要对象。

3对比观察法

对比观察法就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用相似的物质或用同一物质而改变反应条件,使不易分辨或不易观察的细微现象,在对比中得到明显化的观察方法,例如,在两个100mL注射器内各放入相同质量的(都是过量的)镁带,再分别同时注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可观察到产生气体的快慢(反应速率)是不同的(同中有异),但反应终了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却是相同的(异中有同),通过对比观察,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认识,同时,还加深了对弱电解质发生电离平衡移动的理解。

4重复观察法

对于典型的重要实验或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是容易发生错误的实验,往往需要采取重复观察法,如纳和水的反应是典型的重点实验,在讲“碱金属”一章时,已做过该演示实验,当讲到元素周期律时,为使学生认识同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应进行重复演示(与钾作比较);再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学生往往把它描述成白色火焰,为了消除这种错觉,应及时进行重复观察,以求获得具体、准确的感性认识。

猜你喜欢

观察法电解质感官
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挑战臭豆腐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洛伦兹力问题中运动半径的求解策略
函数值域(最值)的几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