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思路下的中小银行
2009-06-23张举
张 举
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民财富和金融资产的高速聚集,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有利的环境、搭建了坚实有力的平台。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不断崛起。
伴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中小银行已经或多或少地建立起支持其主要业务操作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开发和运维体系,信息技术的人员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大多数中小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制约着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些传统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初期阶段可能对网银建设缺乏重视,但是随着它们突破区域的限制,在这方面的关注度明显加强。尤其是当外资商业银行全方位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之后,国内商业银行明显感觉到,升级自身的IT系统能力成为IT部门面临的挑战。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由于资金和资源相对紧张,中小银行必须针对各自不同的经营特色与战略定位,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对信息化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分的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通过建立一个稳固可靠并且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和拓展性的信息技术环境来支撑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银行要想稳步立足于目前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之林,就需要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因地制宜,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为宗旨,适当借助外资,通过“引资引智”在现代金融信息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8年9月,上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一次性整体移植成功上线,上海银行在增强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在通过各项管理项目的建设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2009年1月,上海银行开始使用新的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原系统相比,新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全行员工人事信息与薪酬福利信息的数据联动,功能涵盖机构职务管理、员工信息管理、报表管理、系统管理、聘约管理、薪资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考勤休假管理、人力指标分析等各个方面。这也为上海银行的高效运营提供一定技术保证,促进了银行的健康发展。
温州银行正式成立之时,由于它是在整台温州市区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后建力而成的,系统不统一,也使得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最终温州银行是依靠引进一套新的IT系统,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当时摆在温州银行面前有两条路,一种是走产品模式,即选择一家IT厂商设计的产品,银行来适应这个产品;第二种方式则是选择一家IT厂商,按需开发。后来他们选择了与上海的一家IT厂商合作,发展与升级银行信息化系统。
部分中小银行还推出一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服务,形成多元化服务。融智成金,相伴成长,也逐渐成为中小银行抢夺业务市场的一大法宝,大多数中小银行都努力打造成为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银行,为不同行业和成长阶段的小企业提供包括开户结算、资金周转、购置房产、贸易融资、理财增值等在内的多项金融服务,而且还提供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
北京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与国际同行差距的本质还在于是否以客户为中心,在这方面中资和外资银行的出发点不尽相同。目前,有些国内银行做得不错,已经考虑到以客户为中心,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处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过度阶段。国内银行应该避免让网银成为产品在网上的堆积,应该更多地考虑客户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