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变调对汉字系统的几个影响及原因

2009-06-22程巧丽

现代语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多音字形声字

摘 要: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都不止一个声调,除了原始声调外的声调都称作变调。变调对汉语汉字体系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多音字;声调随意义的变化而变化,给形声字的出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变调对汉字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古代汉字一字多义多用,这就限制了汉字数量的发展。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更为精确的汉字来表意,汉字数量由此大大增加。产生变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引申有关,二是受汉字活用的影响。

关键词:变调 多音字 形声字 汉字数量 引申 活用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多数字是一字一调,但也有一些字是两调或多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读破或称破读(指的是一个字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改变读音,变调后成为两个不同的词)引起的,一般情况是由平声变读为去声,词性也多由名词变为动词。如“雨”:一指自然现象中的雨,名词,《说文·雨部》:“雨,水从云下也”;李商隐《风雨》诗:“黄叶仍风雨”。另外还指“下雨”,动词,《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二是通假引起的变调,如“责”既可以读zé,也可以读zhài,在“债”字产生之前,“责”通“债”,后来由于长期的通假,在“债”字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责”依然有两读;三是长期受文白异读、误读的影响而形成的变调,这也是语言历史变化的结果,如“雀”既读què又读qiǎo;四是由译音引起的变调,如可汗(kè hán)、般若(bō rǒu);还有一种变调是由假借引起的,“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能”字,《说文》注解曰“熊属,足亻 鹿,从肉,声 ”,但在古书中,他还可以假借为“而”字,也读“而”音,如《诗·衞·芄兰》中有两句“虽则佩觿,能不我知。”王引之加按语:“能乃语词之转,亦非才能之能也。‘能当读‘而”。这种情况也是最为复杂的,它不仅声调发生了变化,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只讨论声调上的变化。

变调对汉字系统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多音字。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字都不止一个声调,大多有平、去两读,读平声的往往是字的本音,读去声的一般是有别于本字的字或词。如“奔”的本字读平声,是“奔走”的意思,后来又产生了一个与这个意义有关的意义“投奔”,这个字被变读为去声,至此“奔”就有了两个读音,变成一个多音字。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中说:“以四声区分字义,远自汉始,至晋宋以后……盖字读本音者,多为静字,读变音者多为动字。”这种影响直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仍保留有痕迹。现代汉语里仍然有很多字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如“种、勾、称、调、中、间、当、倒、钉、分、供、秤”等。这些字都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至今仍然在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语言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声调的变化对形声字也有很大的影响。“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立个属名,再取一个音近字比拟读音,结合成这个字。因为形声字的声符可以是音近的,这就意味着形声字与声符以及形声字之间的读音并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可以是音近的。如“括、活、话、恬”,它们的读音就不同。有些形声字与声符相比,仅仅是声调不同。《新华字典》所载的7504个可分析出偏旁的字中,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就有753个。如“察(chá)、嚓(chā)、镲(chǎ)、擦(cā)、檫(chá)”;“勾(gōu、gòu)、购(gòu)、沟(gōu)、构(gòu)、钩(gōu)”。这两组形声字的声调就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字随着词义分化而产生变调,如“说”字有shuō、yuè、shuì三读,给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后来就另造一字“悦”来分担“说”的负担,而“说”(shuì)字由于长期以来没有产生与之对等的字,它的生命力也在逐渐衰弱,到了今天又和“说”(shuō)合流了。汉语体系中形声字的数量是最庞大的,声调的变化对区别同音字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形声字声调不统一的形象也反映出汉语语音的变化美。

声调变化对汉字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古代的汉字数量有限,一字多义、多性现象很普遍,给交际带来不便,后来人们便通过改变声调来区别不同的词义和词性。由于一字兼有数义,可作数用,使得很多词语就没必要再创造,在主观上限制了汉字数量的发展。如“钉”,有dīng、dìng两读。读dīng时是名词,《说文·金部》:“钉,炼饼黄金,”泛指铁钉;读dìng时是动词,指用钉子固定物体。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字,如“衣、食、王、女、扇、磨、妻”等有平、去两读,都有名、动两性。直到后来,随着这些词变调后意义相同、相近词的产生,它们作动词的意义逐渐被取代。如“穿”取代“衣”,“吃”取代“食”,而这些新产生的词又大大扩充了汉语的字数。古代汉语中除“元”部外,上、去声字都比较少,周祖谟在《魏晋音与齐梁音》一文中说:“从谐声系统看几乎都是平声字,随着语言发展,词语不断增多,势必要注意避免同音字而采取变换声调的办法,因而产生大量上去声字”。这些新产生的上去声字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变调的产生与引申有着直接的关系。词义的引申指的是由词的一个意义阐发出别的意义。当一个字产生了新的意义时,为了区别本义和引申义,人们往往采用改变声调的办法,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周祖谟在《四声别义创始之时代》中也说:“至若音调有殊者,则多为一义之转变引申,因词语之虚实动静及含义广狭之有不同,而分做两读。或平或去,以免混淆”。如“比”bǐ,亲近,亲密。《说文·比部》:“比,密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若比邻”中的“比”就是此义。后来由“亲密”义引申为“靠近、等到”,读音就变为bì。《史记·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中的“比”就是此义,引申后声调由上声变为去声。如“长”cháng,本义是“久远、久长”,与“短”相对。《说文·长部》:“长,久远也。”《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后来引申为“生长、增长”,读zhǎng。《汉书·食货志》:“日月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引申后声调由平声变为上声。再如“恶”,本义是“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读入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后来由此义引申为“丑恶”,与“美”相对,还是读入声,但是由“丑恶”进而再引申为“厌恶”的“恶”,指“讨厌,不喜欢”,则变读为去声。《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如“涨、种、重、传、少、朝”等。

引申引起的变调与由假借、异读或是译音引起的变调不同。一般由引申引起的变调后,词义与本义有一定的联系,因而意义也比较稳定,有的可以进入基本语汇发挥交际功能。而由假借、异读或译音引起的变调后,词义与本义之间没有关系。如“令、易”等,它们的意义一般是不稳定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意义会慢慢失去生命力。从现代汉语来看,除了人名、地名、方言之外,假借字、异读字、译音字几乎消失,这也可以说明古代有很多多音字而今天却相对减少这一现象。

变调与词的活用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古代汉字数量有限,为了适应不同的表达需要,人们经常采用活用的方式,使一词兼数用,既分担了词义的负担,又使表意更为明确,可以说活用在人们的交际中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些实词都可以活用。很多词活用后为了与其本义进行区别,也是采用改变声调的办法。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活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王”,《说文·王部》:“王,天下所归往也,”名词,读wáng。《水经注·江水》:“或王命急宣。”但是在《史记·陈涉世家》“大楚兴,陈胜王”一句中则为动词,读wàng,声调由平声变读为去声。类似的还有“雨、难、衣、冠、食、女、妻”等。动词之间也可以活用,如“饮”,本义是“喝酒”,读yǐn,但是在《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中意思则是“让某人喝酒”,读yìn,由上声变读为去声。类似的还有“见、处、传、藏、观、把、假”等。也有一些词活用以后读音并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形容词,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中的“异”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读音没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是这些形容词本身大都读去声,而一般变调都是由平声、上声变为去声的,却很少有由去声变为平、上的。

明确了以上变调的几种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多音字,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周祖谟.四声别义释例[A].问学集(上)[C]. 北京:中华书局,1996.

[4]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李思维,王昌茂.汉字行音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程巧丽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猜你喜欢

多音字形声字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趣味多音字(二十三)
把握汉字规律,轻松高效识字
趣味多音字(二十二)
你会读多音字吗?
形声字声符表意及其示源功能
趣味多音字(十七)
多音字也能出糗
我们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