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崩盘”

2009-06-22

现代语文 2009年4期
关键词:词义用法

李 晰

摘 要:本文探讨了“崩盘”在当代语境下词义和用法的新发展,并分析了“崩盘”词义近些年迅速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崩盘” 词义 用法

近年来,网络、报刊上频频出现“崩盘”一词。“崩盘”是对英语短语Stock market collapse或Stock market crash的意译,并非新词,其最初只限于金融领域,是一个股市术语。国内几部有影响的辞书均未收录该词。百度百科对“崩盘”的解释为:“现有的股民全部被套,没有新股民入场,当被套的股民开始只知道割肉卖股票,而不肯买股票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持续下跌,最终造成股市关门,即崩盘。”其实,对大多数非金融专业的人来说,可以把“崩盘”简单理解为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而不回升,最终导致股市运行中止。根据《汉语大字典》的注释,“崩”有“倒塌”义,“盘”有“价格”义。从字面上讲,“崩盘”即“价格大跌”。股市“崩盘”,股票“价格大跌”给人印象深刻,因此,用“崩盘”来意译Stock market collapse或Stock market crash是比较恰当的。

近些年,在网络、报刊等传媒语言中,“崩盘”的词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崩盘”已经走出股市,扩展到了其他领域。

首先,“崩盘”扩展到了股市以外的其他经济领域。在有形市场交易中,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导致交易中止,也叫“崩盘”。如:

(1)汽车预测机构J.D.Power周四发布报告称,受信贷危机及经济下滑影响,全球汽车市场或在2009年经历“崩盘”。(盖世汽车网(上海),2008年10月12日)

(2)大肆炒作留下了“后遗症”,普洱茶面临崩盘。一公斤普洱茶鲜叶跌到两元多,但是市场并不见好。(福建茶叶门户网,2008年12月14日)

(3)虽然房地产市场尚未见底,且无法预测“底部”情形,但类似崩盘的情况决不可能发生,行业的下行和复苏都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证券日报》2009年2月13日)

其次,“崩盘”还扩展到了非经济领域,且词义明显泛化。在非经济领域,事物遭到严重破坏或损害,以致其无法运行或发挥作用,甚至彻底消亡,也叫“崩盘”。如:

(4)他说:“如果此一长期趋势不变,所有鱼类与海鲜物种都会在我有生之年——二○四八年前崩盘。”(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5bf12010006d9.html)

(5)富豪榜成杀猪榜,纺织富豪上榜半月后企业崩盘。(《上海证券报》2008年12月9日)

(6)任志强华远崩盘在即,不但连续发不出工资,现在员工的午餐费也支付不起了。(北青网白领社区论坛,2009年2月1日)

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崩盘”还可以用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在传媒语言中,我们发现了情感崩盘、 爱心崩盘、信仰崩盘、精神崩盘等例子。如:

(7)单亲妈妈欲哭无泪,“代理爸爸”引发情感崩盘。(《楚天金报》2008年8月28日)

(8)父爱崩盘,枪口下的女儿血污警官耀眼人生。(《知音》2008年11月下半月版)

(9)在时代的推拥之中,信仰崩盘,物欲横流,已进入无精神的混乱时代。(http://www.jimmyspa.com/blog/haijiao911/86711/detailed.jimmy)

近年来,在网络语言中,“崩盘”的用法也有新发展。如“崩盘”可以缩减为“崩”,网络中有不少股市“大崩”“小崩”的例子;再如,“崩盘”可以作为定语修饰限定其他成分,构成固定的短语,像“崩盘价、崩盘年、崩盘货”等;又如,“崩盘”可以作为及物动词带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像“崩盘房价、崩盘楼市、崩盘车市”等。“崩盘房价”意思是使房价崩盘,其余两例与此相同。

在当代语境下,“崩盘”在词义方面能够迅速发展,新的词义能够迅速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崩盘”原初的词义具有发展、派生其他意义的基础。股市“崩盘”,通常伴随有股价下跌,股市运行秩序瘫痪、崩溃,股民心理极度恐慌等现象。这些现象通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成为“崩盘”词义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就是“崩盘”发展、派生其他意义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一旦具备合适的外部环境,“崩盘”就可能发展、派生出其他意义。实际上,近些年来“崩盘”在词义方面的发展,正是人们着眼于其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

其次,“崩盘”在语言表达上极具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说,“商品价格崩盘”和“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虽然都能传达“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的信息,但“商品价格崩盘”能给人以更切实的感受,使人联想到商品价格下跌带给商品所有者的恐慌、绝望和无奈。

再次,在顺利表情达意的前提下,语言使用者倾向于使用一些新异的词语,而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促进了一些新异词语的传播、接收和普及。在股市之外的很多领域,“崩盘”确实是一个新成员,对它的使用,最初可能只是临时性的,目的是给人以陌生感,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借助于网络等现代传媒,这种临时性的用法可能会很快被接受并且普及,甚至可能在其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用法。

近些年来,证券行业迅速发展,入市股民急遽增加,提升了一部分证券行业术语的知名度和使用频率,并促使其中的一部分向全民常用词转变。“崩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词义不断泛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它能否成为一个地道的全民常用词,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娴.网络语言考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魏慧萍.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4]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5]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乐耀.试论网络语言的自动调节能力[J].语言文字应用,2006,(4).

(李晰 临汾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041004)

猜你喜欢

词义用法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的”“得”“地”的用法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西行学院成语班(一)
大少不同
浅谈事件域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英语词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