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宿舍氛围的改善

2009-06-22崔志义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0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团体层面

崔志义 张 焰

[摘要]试图采用团体辅导方式从整体视角改善宿舍氛围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宿舍氛围的含义和形成机制{然后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团体辅导的方式改善大学生宿舍氛围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氛围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71--7597(2009)1020172--01

在过去的宿舍关系研究中,多数研究者都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即从个人应对和人际互动视角分析宿舍关系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比如早期姚本先(1995)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探析。笔者将试图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范式分析宿舍氛围形成的内在机制,探究氛围如何从整体上影响宿舍关系,并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改善宿舍的氛围。

一、大学生宿舍关系改善的新视角:对宿舍氛围的改善

(一)宿舍氛围的含义

目前,对宿舍氛围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笔者对前人定义辨析,将大学生宿舍氛围从两个层面定义:(1)客体层面。氛围被定义为“宿舍成员衣着相貌、生活用品的摆设、卫生状况和宿舍制度等物理特性的结合”。(2)主体层面,具体分为个体和群体层面。个体层面认为氛围是“个体对宿舍的认知,并影响个体的行为”。这种知觉只代表个人对宿舍氛围的知觉,影响宿舍个体行为,但会通过成员间相应的情绪传递影响宿舍整体氛围;群体层面认为氛围“存在于宿舍全部成员共同知觉中”。宿舍氛围是由客体和主体(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的交互综合而成。

(二)宿舍氛囤的内在机制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Tubbs的小群体互动理论认为,小群体互动即背景相关因素(人格、性别态度等)、内在因素(领导关系,群体规范,沟通)和结果(氛围,问题解决)相互影响;背景因素先于群体存在,最先对群体产生影响,不同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群体产生影响,结果对背景因素和内在因素产生反作用[1]。根据上述理论,笔者对宿舍氛围的形成机制进行如下思考:不同背景的成员相聚同一宿舍,由于脾气、性格和兴趣的差异,彼此根据自己经验在短期内形成对其他成员(领导)的个人知觉,该知觉又作用于个体的心理认同,情感流露和行为方式:通过长期沟通和模仿,个人知觉部分的变成群体知觉。背景因素、个体知觉和群体知觉交互作用形成宿舍氛围,宿舍氛围反过来又会影响前三者:氛围伴随宿舍规范最终沉淀为宿舍文化,宿舍的氛围和文化分别从表层和深层共同影响宿舍关系。

二、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宿舍氛围的可行性

关于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宿舍氛围是可行性,笔者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

(一)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1、团体动力学。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动力的作用始终贯穿团体活动过程中,是团体效能发挥的基础和条件[2]。团体不是有各个个体特征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的那种关系,每一个成员的心理活动均处在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场中,引起团体变化而改变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的多[3]。在团体辅导改善宿舍氛围中,团体目标、团体规范和领导者的影响力等因素起到动力性作用。在团体成立的初期,成员刚到团体时,对于从团队中获得什么的目标是模糊的。甚至有些成员的目标和团体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那么领导者通过一些介绍性练习,像“每个人对团体的期望是什么?或许每个人可轮流分享”的提问,澄清成员对团体的期望,同时将成员关注的焦点投入到团体目标。否则会出现成员尝试做出努力的目标和团体目标相悖,团体的凝聚力和氛围效果都会大大降低。

2、人际沟通理论。“人际沟通决定人际关系的发展”。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人际沟通常通具有两大功能:信息传递和人际协调[4]。信息传递是指通过沟通可以交流消息、经验、思想和感情等;人际协调是指通过沟通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协调各自的行为,保持良好的融洽关系。团体辅导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际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5]。团体活动中的相互沟通能否深入,取决于成员彼此能否自发而深入的表达此时此地的感受和反应。如果每个人都能分享内心深处的体验和冲突,其他成员就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团体内部的关系的讲更加紧密,氛围更加良好。因此,在每次团体辅导开始,领导者可以通过分享一周来自己最开心和最难过、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事情的活动,帮助成员练习体验、表达和倾听的能力,为工作阶段成员真实自如地表达感受,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好准备。

(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

1团体辅导创造良好的环境。现实生活中,宿舍氛围出现问题,成员往往将真实的想法隐藏在个体知觉中,没有合适的场所帮助成员通过交流沟通无法扩大群体知觉进而解决问题。人都有安全和归属的需要,尤其是大学生阶段,期望建立亲密感又甘愿忍受孤独,回避问题。面临这样的特殊群体,团体辅导恰恰给成员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在团体辅导中,领导者言语和非言语(眼神和语气)传达对成员信任的态度,成员对自己问题解决的期望和对领导者的一定程度移情等因素汇聚,通过“信任之旅”等活动的参与、分享和反馈,非常有利于团体成员建立信任,分享感受,增加团体凝聚力。

2团体辅导帮助问题的症结的解决。宿舍氛围不良,往往是由于某些生活事件引起成员认知偏差和沟通不畅。进一步深究发现,真正原因是由于成员生活经验不同导致处事风格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无形的,成员无法靠自身的感知去纠正,唯一方法就是彼此问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团体辅导正是基于沟通理论,以团体活动为媒介,通过模拟现实的生活事件来帮助成员在台作和交往中解决沟通问题。例如在团体安全温馨环境中,成员可以匿名写出“目前自己在宿舍中最大的困境是什么?”,然后领导者随机抽出问题,大家轮流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如此一来。原来个体知觉上分歧在团体中汇聚,通过彼此分享,成员沉重心理得到释怀,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利于良好氛围形成。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团体层面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人际沟通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技工院校幼师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横看成岭侧成峰